给纸机构和包括给纸机构的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728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2:06
可结合到成像设备中的给纸机构包括可旋转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一侧以覆盖部分纸张传送路径的盖子单元,位于设备主体中的第一供给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盖子单元中并且当盖子单元关闭时面向第一供给部件并且与第一供给部件一起夹住记录介质并且沿着纸张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的第二供给部件,以及布置在主体中以引导第二供给部件的引导部件。当关闭盖子单元时引导部件引导第二供给部件沿着接近第一供给部件的第一方向运动,并且当打开盖子单元时引导部件引导第二供给部件沿着与第一供给部件分开的第二方向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给纸机构和包括给纸机构的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一些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设计成在转印辊附近成形成纸张传送路径,使得纸张传送路径能够暴露在设备的外面,为了容易除去保持在转印辊附近的卡纸。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085815 (JP-2011-085815-A)和 2004-020574(JP-2004-020574-A)公开了这样的构造,其中可操作地缩回的转印盖子单元布置在成像设备的外表面上,并且转印辊布置在该转印盖子单元的内表面上。类似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0-231321 (JP-2000-231321-A)公开了这样的构造,其中不仅转印辊而且一对同步辊其中的一个布置在这种转印盖子单元的内表面上。例如,如JP-2000-231321-A所公开的,通过将辊的各自可转动轴固定地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并且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2011-085815-A、JP-2004-020574-A和日本专利号 4613538 (JP-4613538-B)(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 2006-030643 (JP-2006-030643-A))所公开的,通过将辊的各自可转动轴可摆动地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转印辊和同步辊可以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当辊的可转动轴固定地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时,该转印盖子单元通过凸出的和凹进的接合结构(例如,JP-2000-231321-A的图3中所示的主体定位销38和盖子凹进部分37)应正确地定位在至少四个点(顶、底、左和右)。相反,当辊的可转动轴可摆动地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时,转印盖子单元应具有转动支撑机构(例如,JP-2011-085815-A的图2中所示的接纳部件216、支撑轴部件218和压缩弹簧220)。如JP-2011-085815-A所公开的,通过缩小二次转印单元和位于该二次转印单元上方的定影单元(参考JP-2011-085815-A的第段)使得成像设备的主体很紧凑。因此,使二次转印单元的经过路径(transitpath)不同于转印盖子单元的经过路径,以在打开和关闭转印盖子单元时临时地降低二次转印单元的绝对高度,因而避免与定影单元相干扰。其后,二次转印单元被提升(见图6和9)。为了实现这种经过路径,二次转印单元由转动支撑机构支撑于转印盖子单元。但是,由于转动支撑机构,该二次转印单元可以不是转印盖子单元结构的部件,并且转印盖子单元的刚度减小。而且,如JP-2011-085815-A所公开的,转动支撑机构具有高度的设计自由度,但是具有复杂的构造,因此,用于将具有高度设计自由度的二次转印单元定位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定位机构应当位于至少四个位置(顶、底、左和右)处(用于图2中的主体定位部件230的切口 232的二次转印单元引导轴228和用于主体定位凸起部236的二次转印单元定位部件234的切口 238)。在JP-2004-020574-A所公开的成像设备中,连接于主体的直线引导部件朝着连接于主体的驱动辊直线地引导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的转印辊的旋转轴。在直线引导部件的前缘的开口位于稍低的位置,并且转印辊的经过路径变成在开口中间的下面,但是转印盖子单元的关闭动作基本与转印盖子单元的经过路径对齐。也就是,JP-2004-020574-A的构造不设计成避免与配置在主体中的部件相干扰,因此为了主体部件的紧凑布局而不与转印辊的经过路径相干扰,提供相对少的空间自由度在JP-2000-231321-A中所公开的成像设备中,转印辊和同步辊两者都能够通过打开转印盖子单元而被暴露,这能够容易去除在该辊附近的卡纸。而且,由于转印辊和这对同步辊各自的旋转轴固定地连接于转印盖子单元,因此不需要上面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但是,这些辊的经过路径基本匹配转印盖子单元的经过路径,因此,为了主体部件的紧凑布局而不与转印辊的经过路径相干扰,JP-2000-231321-A的构造提供相对少的空间设计自由度。还有,在JP-4613538-B (JP-2006-030643-A)中所公开的成像设备中,转印辊和同步辊的经过路径基本上与转印盖子单元的经过路径相同,因此当试图实现该成像设备的紧凑布局时将产生关于与主体的部件(例如,光导鼓和中间转印带)相干扰的同样的问题。而且,成像设备的机构由于转印引导部件和转印盖子单元的操作杆的排列而变复杂,这也导致另一个关于转印辊和同步辊的旋转轴的定位精度的问题。类似于JP-2011-085815-A,当转印辊和同步辊可摆动地设置在转印盖子单元的内表面上时,在驱动辊和同步辊配置在主体中的情况下,需要定位转印辊和同步辊的简单机构或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描述一种新颖的给纸机构,其包括盖子单元、第一供给部件、第二供给部件和引导部件。该盖子单元可旋转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一侧,以覆盖部分纸张传送路径。第一供给部件位于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第二供给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盖子单元中,并且当该盖子单元被关闭时面向第一供给部件。第一进给部件和第二供给部件夹住记录介质并且沿着纸张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引导部件布置在主体中以引导第二供给部件。当关闭盖子单元时该引导部件引导第二供给部件沿着接近第一供给部件的第一方向运动,并且当打开该盖子单元时沿着与第一供给部件分开的第二方向运动。上面所述的给纸机构还可以包括旋转臂,以支撑第二供给部件。第二供给部件可以在盖子单元关闭时根据该旋转臂和引导部件的协同作用沿着第一方向运动,在盖子单元打开时根据该旋转臂和引导部件的协同作用沿着第二方向运动。当第二供给部件被引导部件引导时,该第二供给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被弹性部件偏置。第二供给部件可以支撑在旋转臂的前缘处,并且旋转臂的底端可以由盖子单元支撑,以便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可旋转的。被调节部分可以形成在旋转臂的侧表面上,以在第二供给部件的宽度方向上接触形成在盖子单元上的调节部件。被调节部分和调节部件之一可以包括斜面以减少被调节部分和调节部件之间的活动(play)。旋转臂的被调节部件和在该旋转臂的前缘处的可移动的第二供给部件的支撑部分可以布置成沿着该第二供给部件的宽度方向偏离。加压杠杆可以布置在弹性部件和旋转臂之间。该弹性部件的偏置力可以经由该加压杠杆和旋转臂沿着第一方向施加。该加压杠杆相对于旋转臂的偏置力在第二供给部件不被引导部件引导的非引导状态下可以释放。加压杠杆由形成在盖子单元上的枢轴可旋转地支撑。盖子单元的调节部件可以由该枢轴的前缘形成。 由于可移动的第二供给部件处在非引导状态,旋转臂可以接触安装在盖子单元上的止动件表面,以调节其位置。上面所述的给纸机构还可以包括沿着纸张传送方向布置在第二供给部件上游的给纸引导装置。该给纸引导装置的下游端可以与第二供给部件接合。盖子单元的经过路径可以是直线或弧线之一。上面所述的给纸机构还可以包括位于主体中并且沿着纸张传送方向在第一供给部件下游的第三给纸部件,以及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盖子单元中、沿着纸张传送方向在第二给纸部件下游并且在盖子单元关闭时面向该第三给纸部件的第四给纸部件。该第三供给部件和第四供给部件可以夹住记录介质并且沿着纸张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通过在打开或关闭盖子单元时沿着第二方向运动,第二供给部件避免与所述第三供给部件干扰。而且,本专利技术描述了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给纸机构,包括:盖子单元,所述盖子单元可旋转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一侧,以覆盖部分纸张传送路径;第一供给部件,所述第一供给部件位于所述成像设备的所述主体中;第二供给部件,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所述盖子单元中,并且当所述盖子单元关闭时面向所述第一供给部件,所述第一供给部件和所述第二供给部件夹住记录介质并且沿着纸张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和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布置在所述主体中,以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其中当关闭所述盖子单元时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沿着接近第一供给部件的第一方向运动,其中当打开所述盖子单元时所述引导部件还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沿着与所述第一供给部件分开的第二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2 JP 2011-281630;2012.03.27 JP 2012-07181.给纸机构,包括: 盖子单元,所述盖子单元可旋转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一侧,以覆盖部分纸张传送路径; 第一供给部件,所述第一供给部件位于所述成像设备的所述主体中; 第二供给部件,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所述盖子单元中,并且当所述盖子单元关闭时面向所述第一供给部件, 所述第一供给部件和所述第二供给部件夹住记录介质并且沿着纸张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和 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布置在所述主体中,以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 其中当关闭所述盖子单元时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沿着接近第一供给部件的第一方向运动, 其中当打开所述盖子单元时所述引导部件还引导所述第二供给部件以沿着与所述第一供给部件分开的第二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机构,还包括旋转臂,以支撑所述第二供给部件, 其中在所述盖子单元关闭时,所述第二供给部件根据所述旋转臂和所述引导部件的协同作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其中在所述盖子单元打开时,所述第二供给部件根据所述旋转臂和所述引导部件的协同作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给纸机构, 其中当所述第二供给部件被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时,所述第二供给部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被弹性部件偏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给纸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供给部件支撑在所述旋转臂的前缘处,并且所述旋转臂的底端由所述盖子单元支撑,以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可旋转的。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的给纸机构, 其中被调节部分形成在所述旋转臂的侧表面上,以在所述第二供给部件的宽度方向上接触形成在所述盖子单元上的调节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的给纸机构, 其中所述被调节部分和所述调节部件之一包括斜面以减少所述被调节部分和所述调节部件之间的活动。7.根据权利要求6的给纸机构, 其中所述旋转臂的被调节部件和在所述旋转臂前缘处的所述第二供给部件的支撑部分布置成沿着所述第二供给部件的宽度方向偏离。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的给纸机构, 其中加压杠杆布置在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旋转臂之间,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偏置力经由所述加压杠杆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光孝本多春之西井敏兼堀田浩史木村一平难波正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