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24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运用,该中药由熟地、太子、山药、茯神、天冬、麦冬、朱砂、炙甘草等17味中药材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从本质上治疗本病的生理发病根源,心理疗法的治疗是从本病的症状出发对患者进行外在的言语和行为治疗,通过培育患者的自信心、乐观心境、美好希望、韧性品格等积极心理资本,使患者积极地面对现实,改变其不良自我认知,缓解其对社交场合的害怕情绪,减轻患者社交恐惧时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减少恐怖性回避行为的发生,改善其社会功能损害的状况,从而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增强社会适应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个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整合中医疗法和心理疗法在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优势而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运用。
技术介绍
社交恐怖症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主要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交往情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惧怕的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恐惧的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可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患者的核心症状是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和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患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怕被人注视,担心出丑,故产生害羞、胆怯、局促不安、尴尬和笨拙。严重者表现出面红耳赤、出汗、心慌、震颤、呕吐和眩晕等。病情较轻者害怕见生人,较重者可能因恐惧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少数患者与家人接触也很害羞。因此,患者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心理学研究发现,遗传、教养方式、父母的指导、社会等一些因素交互对患者社交恐惧的水平产生影响。如果儿童生长在一个过分敏感或神经质的环境中,其焦虑和恐惧的等级较高。其母亲的养育方式更为重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母亲操控、限制的越多,日后子女的焦虑水平越高。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常逐渐起病,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有的患者在一次羞辱的社交挫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熟地100份,太子参80份,山药80份,茯神80份,天冬50份,麦冬50份,远志50份,酸枣仁50份,龙眼肉50份,枳实50份,竹茹50份,朱砂5份,丹参50份,当归50份,五味子30份,山楂50份,炙甘草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熟地100份,太子参80份,山药80份,茯神80份,天冬50份,麦冬50份,远志50份,酸枣仁50份,龙眼肉50份,枳实50份,竹茹50份,朱砂5份,丹参50份,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斌李玉霞段蕾詹玲利潘博郝卫平刘畅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