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毛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460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对被清洗面造成擦伤痕迹或细微损伤,并且能够发挥高清洗性能的使用于各种清洗刷、各种清扫刷的刷毛材料。该刷毛材料(1),将由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多根近似柱状的单丝线(2、3)熔融接合,具有通过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4)形成的接合部(5),集束形成复丝状,同时,能够通过外力将接合的上述单丝线(2、3)从上述接合部(5)或者上述接合部(5)附近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搭载在汽车和车辆等使用的钢板清洗装置、清洗汽车和车辆等的自动洗车机、各种玻璃清洗机等的旋转刷上使用的刷毛材料,和餐具清洗刷、食品清洗刷等各种清洗用刷上使用的刷毛材料,各种清扫用刷毛材料。
技术介绍
对于使用于清洗、清扫等的各种刷毛材料,相对应其使用目的,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改进。例如,有一种由截面有多个凹凸的多叶式截面单丝刷毛构成,至少在其一端的末梢,具有经多叶式截面的边界部分分支成的多个末梢分支部的打磨用刷毛材料(专利文献I)。另外,有一种刷毛材料,其截面由多个芯部和将所述多个芯部连接的结合部构成,至少长度方向的一端在上述结合部被分割(专利文献2)。该刷毛材料,通过任意的设定结合部与芯部的厚度差,能够将刷毛的硬度设定的非常高。另外,还有一种刷辊的刷`毛材料,在刷毛材料的主体圆周面上将纤维以螺旋状缠绕或者以线绳编织状编织设置并使树脂固化,以进行覆盖。上述覆盖使用公定含水率为聚酰胺纤维3倍以上的纤维的复丝纱完成(专利文献3)。另外,还有一种刷毛材料,对刷毛材料两端末梢部的规定长度,通过具有规定旋转速度的分割刀片或旋转切刀的细切割加工机,进行细切割加工,形成末梢分支部(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特开2009-17272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7-5049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3-129347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7-2448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中,要形成末梢分支部,需要使其承受一定程度大的机械应力(去毛刺和打磨抛光等的机械应力),因此对于轻度的清洗和磨刷、清扫等小的机械应力来说,存在末梢分支部难以成形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刷毛材料因为是具有多叶式截面的单丝,根据机械应力加载方式的不同,会造成末梢分支部的形成状态参差或不均一等问题发生。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中,因为末梢分支部被限定在结合部上,存在难以形成微小的末梢分支部的问题。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中,由于覆盖物脱落而容易产生异物,清洗时去除的异物积存在刷毛材料主体圆周面上的覆盖物的编织孔内,造成异物容易转移至被清洗物上的问题。而且,存在制造工程复杂,刷毛材料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技术中,在用细切割加工机的旋转切刀加工软质构件时,软质构件会避开切刀,因此不能固定地接触切刀,会造成末梢分支部产生参差,难以均一切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廉价地提供一种刷毛材料,其不会对被清洗面造成擦伤痕迹或细微损伤,同时,能够使用于发挥高清洗性能的各种清洗刷、各种清扫刷。(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刷毛材料,其具有由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多根近似柱状的单丝线熔融接合的结合部,集束形成复丝线,同时,能够通过外力将接合的上述单丝线从上述接合部或者上述接合部附近分离,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单丝线的外周形成的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形成上述接合部。从而能够由单丝线形成末梢分支部,由于从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分离,形成均一的末梢分支部,所以能够发挥高清洗性能。另外,由于从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分离,相比单丝线之间在相互的外周接合的情况,可以以更小的外力均一且恰当的分离。因此,通过分离时施加在刷毛材料上的外力的冲击,就能够使刷毛材料在不被损伤的情况下发挥高清洗性能。另外,因为由单丝线形成末梢分支部,刷毛材料能够犹如毛笔笔触般极其顺滑的与被清洗面接触,发挥高清洗性能。再者,集束形成的复丝线,相比末梢分支部,刷毛具有更高的硬度,能够发挥高耐久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刷毛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刷毛材料截面为,在中心部具有外周形成有大致突起状的延伸部的单丝线,在该中心部的单丝线周围形成有多根单丝线,所述多根单丝线与形成于上述中心部的单丝线外周的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分别具有接合部,同时,邻接的上述多根单丝线具有相互接触的接触部或者非接触的空间部。从而,由于具有接合部和接触部或者非接触的空间部,复丝状态下截面易于变形,能够通过没有接合的接触部吸收、分散外力。另外,能够通过非接触的空间部保持水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刷毛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刷毛材料的材质使用尼龙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这些材质的树脂,能够通过挤出机容易的加工成刷毛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刷毛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刷毛材料的截面为,在单丝线的外缘形成表皮层,同时,具有在邻接的上述单丝线的表皮层之间相互接合的接合部。从而,由于由表皮层形成的接合部,其表皮层彼此容易剥落、接合弱,所以能够由外力轻易的分离。(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发挥高清洗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没有接合的接触部或者非接触的空间部吸收、分散外力。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容易地进行刷毛材料的加工。另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使通过外力分离为单丝线变的容易。附图说明图1: (a)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立体图;(b)表示同实施方式的中央单丝线的立体图;(C)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周围单丝线的立体图;(d)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形成末梢分裂部状态的立体图;(e)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形成前端部状态的立体图。图2: (a)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截面图;(b)是相同部分扩大截面图;(C)是未形成接合部情况的截面图;(d)是相同部分扩大截面图。图3: Ca)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截面图;(b)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截面图;(C)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截面图;(d)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 (a)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刷毛材料的通道刷的截面图;(b)表示在同通道刷形成前端部状态的截面图。图6:使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刷毛材料的刷辊的部分主视图。图7: (a)是装载刷辊的清洗装置的立体图;(b)是(a)的A_A截面图。符号说明l、la、lb、ll、21、31、41、51、61、71、133 刷毛材料2、12、22、32、42、52、62、72 周围的单丝线3、13、23、33、43、73 中央的单丝线4,14,24,34,44a,44b,54,64,74 延伸部5,15,35,45a,45b,55,65,75 接合部6、133a 分支部7、133b末梢分支部8、133c 前端部9、19 表皮层36空间部46 孔部56 凹陷部66 中空部76螺旋状部209 中空部130、130a 通道刷131带状体132 芯线136单丝线230清洗装置231、231a、231b 刷辊232 刷部233旋转轴234驱动单元235 喷嘴236 配管237 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a)为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 (b)为表不第I实施方式的中央单丝线的立体图。另外,图1 (C)为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周围单丝线的立体图,图1Cd)为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形成末梢分支部状态的立体图。而图1 (e)为第I实施方式的形成前端部状态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刷毛材料1,以围绕截面近似圆形的中央单丝线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截面近似圆形的周围的单丝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刷毛材料,其具有由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多根近似柱状的单丝线熔融接合的接合部,集束形成复丝线,同时,能够通过外力将接合的上述单丝线从上述接合部或者上述接合部附近分离,其特征在于:该刷毛材料,通过在上述单丝线外周形成的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形成上述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1 JP 2011-2791281.一种刷毛材料,其具有由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多根近似柱状的单丝线熔融接合的接合部,集束形成复丝线,同时,能够通过外力将接合的上述单丝线从上述接合部或者上述接合部附近分离,其特征在于:该刷毛材料,通过在上述单丝线外周形成的近似突起状的延伸部形成上述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毛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刷毛材料截面为,在中心部具有外周形成有大致突起状的延伸部的单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川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光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