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5394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选择便于管理,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等菜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选择种子播种,幼苗需做遮阴处理;当沙冬青长出真叶时开适当的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苗木长势好,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容器苗出圃;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起苗前浇水,防止容器破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容器育苗有着其它育苗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幼苗出苗整齐,苗木大小均匀,在移植造林中不易伤根,造林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沙冬青育苗
,尤其涉及。本方法提供了沙冬青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选择与配置、容器苗培育方法、抚育管理及出圃规格等。
技术介绍
沙冬青,渐危种。常绿灌木,高I至2米。分布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等地海拔1000至1200米低山地带。为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花开4、5月,7月果熟。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孑遗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是一种常绿灌木,是白垩纪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分布在沙漠、荒漠等极端干旱地区,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有少量分布,中国野生沙冬青集中分布在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近年来,由于牛羊的踩踏等众多因素,中国野生沙冬青受到了很大破坏,人工繁育沙冬青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科研院所利用野生沙冬青籽进行人工繁育,但沙冬青的出苗率只有30%。由于人工繁育改变了沙冬青的生长环境,加上沙冬青的根嫩、细、脆,而且根系繁大,栽植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损失,容器苗栽植到荒滩中无法成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育苗地选择,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等菜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cm处,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选择种子播种,为了防止幼苗暴晒,降低成活率,需做遮阴处理;当沙冬青长出真叶时开适当的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苗木长势好,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容器苗出圃;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起苗前浇水,防止容器破碎。进一步,育苗地选择,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等菜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苗床为南北走向,与步道相间分布,苗床宽1.2m,长5米,步道宽0.4m,长度与苗床长度相同;育苗地及周围排水良好,肉水不积,外水不淹。进一步,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cm处,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然后浇透水,让基质充分吸水,隔3日后播种。进一步,种子选择与处理方法为:种子准备:精选I级沙冬青种子,并检疫;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后,摊薄阴干;种子催芽:将种子放入80°C温水侵种催芽。浸种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自然冷却后浸泡12h,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容器中,在20-25°C条件下催芽,待有1/3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进一步,播种及处理方法为:播种期:5月上旬为沙冬青最适宜播种期;此时平均气温为18.5°C,基质温度为19°C,适宜沙冬青的萌发和生长;播种量:每个容器播种3-5粒种子;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地播在容器中,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后及时覆上风积沙土,覆土厚度为1-1.5cm ;处理:为了防止幼苗暴晒,降低成活率,需做遮阴处理。进一步,苗期管理方法为:水肥管理: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要求,不断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施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沙冬青幼苗不耐水淹,要浇水要适时适量;播种后不再浇水,等90%以上幼苗出土后,每天早晨喷水一次,使表层土壤湿润;苗木生长20天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基质干燥程度适时适量浇水;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以防生理干旱。间苗,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每一容器内保留2 3株幼苗,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以防根系外露及积水致病;兔子、野鸡喜食沙冬青幼苗,因此要在苗圃周围设立围栏。进一步,容器苗出圃方法为:起苗运苗,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前浇水,防止容器破碎;用锋利工具切断穿出容器的根系,不能硬拔,严禁用手提苗茎。苗木在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运输损耗率不得超过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容器育苗有着其它育苗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幼苗出苗整齐,苗木大小均匀,在移植造林中不易伤根,造林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I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沙冬青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选择与配置、容器苗培育方法、抚育管理及出圃规格等。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干旱荒漠区沙冬青室外及温室容器育苗。2 2引用标准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 6001育苗技术规程GB 7908林木种子LY 1000 -91容器育苗技术3 3育苗容器3.1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3.1.1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有利于沙冬青苗木生长,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搬运不易破碎等。3.1.2育苗容器选择沙冬青育苗容器选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容器直径5cm,高15cm,在容器的中部打8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为2_3cm。4 4育苗基质4.1基质选配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经过多次的试验筛选,最终选出固定沙丘风积沙土为最佳育苗基质。这种基质理化性质良好,透水、通气,而且多年没有人为干扰,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少,幼苗的成活高、生长健康。但它的粘结性较差,苗木运输时容易散开。为此,选择风积沙土与锯末混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因为,锯末具有粘结性,且具有营养,将其按3:1比例混合,将混合土作为育苗的最终基质。4.2基质消毒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对基质采用3 %的硫酸亚铁进行消毒,翻拌均匀后,用薄膜覆盖24h以上,然后装入容器中。5 5容器育苗5.1育苗地选择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等菜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苗床为南北走向,与步道相间分布,苗床宽1.2m,长5米,步道宽0.4m,长度与苗床长度相同。育苗地及周围排水良好,内水不积,外水不淹。5.1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cm处,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然后浇透水,让基质充分吸水,隔3日后播种。5.2 播种5.3.1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准备:精选I级沙冬青种子,并检疫。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后,摊薄阴干。种子催芽:将种子放入80°C温水侵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育苗地选择,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选择种子播种,为了防止幼苗暴晒,降低成活率,需做遮阴处理;当沙冬青长出真叶时开适当的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苗木长势好,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容器苗出圃;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起苗前浇水,防止容器破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育苗地选择,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 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 选择种子播种,为了防止幼苗暴晒,降低成活率,需做遮阴处理; 当沙冬青长出真叶时开适当的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 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 苗木长势好,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容器苗出圃; 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起苗前浇水,防止容器破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地选择,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 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没种过蕃茄、薯类等菜类的土地作为育苗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苗床为南北走向,与步道相间分布,苗床宽1.2m,长5米,步道宽0.4m,长度与苗床长度相同;育苗地及周围排水良好,内水不积,外水不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将消过毒的基质在干燥的情况装入容器,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cm处,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然后浇透水,让基质充分吸水,隔3日后播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选择与处理方法为: 种子准备:精选I级沙冬青种子,并检疫; 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后,摊薄阴干; 种子催芽:将种子放入80°C温水侵种催芽。浸种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自然冷却后浸泡12h,种皮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增尉秋实张进虎何芳兰李得禄张元恺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治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