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成龙专利>正文

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33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包括倒棱机机架1、砂轮2、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和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其特点是砂轮倒棱机的砂轮2磨削位置的前方,设置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置于螺道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表面带压力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迫使棒材圆钢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自旋转而不产生平移滑动移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
技术介绍
棒材特别是圆钢砂轮倒棱机已经广泛被使用。因为在钢铁厂生产过程中,棒材圆钢由于锯切或剪切后,其二端存在较大的飞边、毛刺及剪切马蹄形,有些较严重,无法适应后道探伤要求且影响外观质量,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因此必须对棒材圆钢的两端用砂轮磨削倒棱。为了保证极高的速度和效率,用高效自动的磨削机械是必须的。现有的棒材圆钢砂轮倒棱机结构是包括磨削圆钢端面棱角的砂轮和螺旋支承输送辊道,棒材圆钢搁在螺旋支承输送辊道上,随着螺旋支承输送辊的旋转,圆钢随着螺旋支承辊的转动作轴向运动及旋转进给滚动,砂轮对到达一定位置的圆钢端面棱角进行磨削,这是一种连续输运传送棒材圆钢的砂轮倒棱机。但现有的棒材圆钢砂轮倒棱机在使用中仍有不足之处当支承螺旋输送辊推动棒材圆钢作轴向旋转滚动并向前推进时,会因螺旋输送辊与圆钢棒材侧面的磨擦力不够而使得圆钢自旋转力不够,圆钢或棒材不能正常旋转而产生平移滑动移位,这就无法对圆钢整个圆周的棱角进行磨削,从而形成磨磨削平面而产生报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迫使棒材圆钢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常自旋转而不产生平移滑动移位的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包括倒棱机机架、砂轮、螺旋支承输送辊道和限制棒材轴向移动的挡板,其特点是砂轮倒棱机的砂轮磨削位置的前方,设置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传动带与置于螺旋支承输送辊道上的棒材表面带压力接触,并能调整其线速度与不同规格圆钢旋转速度保持同步。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对运动过程中的棒材圆钢配合其旋转速度形成带强制性的搓动,迫使圆钢端部在存在飞边、毛刺、剪切角弯曲的情况下通过砂轮磨削区域时其自转与移位速度能与支承输送辊保持同步,能强行均速地通过,保证砂轮对圆钢端部整个圆周的棱角进行磨削,满足倒棱的要求。从而使圆钢倒棱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砂轮、螺旋支承辊道、挡板以及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传动带位置关系图。图3为图2的A-A剖示图。图4为图2的B-B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本技术为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主要由倒棱机机架1、砂轮2、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以及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组成。砂轮2装置于机架1上,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置于砂轮2前方,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置于砂轮2下方,与倒棱机机架1相连。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设置于砂轮2磨削位置的前方,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置于螺道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表面带压力接触,如图3。如图1、4,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由传动带6-1、带轮6-2、支架6-3、弹性元件6-7、摆臂6-4、和变频电机6-5、减速机6-6组成。带轮6-2装置于支架6-3上,主动带轮与减速机6-6相连,减速机6-6与变频电机6-5相连,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棒材圆钢,支架6-3与摆臂6-4一端铰接,摆臂6-4另一端铰接在倒棱机机架1上,这样支架可以上下移动。如图4,为了调节柔性传动带对棒材的压力,支架6-3中间设置有弹簧6-7,调节弹簧6-7的压缩量,即可调节传动带6-1对棒材4的压力。如图2,传动带6-1与砂轮2轴线平行设置,与棒材4轴向带角度放置。传动带6-1正好压住置于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与棒材4表面接触。传动带6-1的线速度可调,由变频电机6-5经减速机6-6驱动带轮6-2,以适应不同规格、不同转速圆钢磨削速度的要求。传动带6-1为传动皮带,其材质可用橡胶类或塑料类均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柔性压带传动装置是有动力的传动带,由变频电机经减速驱动,柔性传动带的线速度调整到棒材圆钢表面旋转的线速度,利用其磨擦力加强棒材圆钢的自旋转力,形成强制性的搓动,在砂轮对棒材或圆钢端面形成有压力的磨削时能强制棒材均速通过,形成对圆钢整个圆周的棱角进行磨削,满足倒棱的要求。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即可调整柔性带对圆钢的压力大小。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包括倒棱机机架(1)、砂轮(2)、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和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其特征在于砂轮倒棱机的砂轮(2)磨削位置的前方,设置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置于螺道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表面带压力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包括传动带(6-1)、带轮(6-2)、支架(6-3)、摆臂(6-4)和动力装置(6-5、6-6)),带轮(6-2)装置于支架(6-2)上,与动力装置(6-5、6-6)相连,支架(6-3)与摆臂(6-4)一端铰接,摆臂(6-4)另一端铰接在倒棱机机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其特征在于支架(6-3)中间设置有弹性元件(6-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砂轮(2)轴线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棒材(4)轴向带角度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棒材(4)轴向带角度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包括倒棱机机架1、砂轮2、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和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其特点是砂轮倒棱机的砂轮2磨削位置的前方,设置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置于螺道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表面带压力接触。本技术能迫使棒材圆钢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自旋转而不产生平移滑动移位。文档编号B24B9/02GK2635281SQ0322185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成龙 申请人:刘成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的棒材砂轮倒棱机,包括倒棱机机架(1)、砂轮(2)、螺旋支承输送辊道(3)和限制棒材(4)轴向移动的挡板(5),其特征在于砂轮倒棱机的砂轮(2)磨削位置的前方,设置有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柔性压带传动装置(6)的传动带(6-1)与置于螺道支承输送辊道(3)上的棒材(4)表面带压力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成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