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路专利>正文

单杠杆式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2482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推车,公开了一种单杠杆式手推车。其包括车架和车轮(8),车架包括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第二钢管(2)固定连接有横梁(9),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横梁(9)之间相互垂直;第一钢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吊钩(6),横梁(9)的两端设有车轮(8);第二钢管(2)的一端设在第一钢管(1)的中心点和第一钢管(1)连接吊钩(6)处的端点之间,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设在横梁(9)的中心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视野开阔、运输及转向灵活,安全节能,可以大大节省钢模的调运成本,还能灵活调节钢模方向位置、校正模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单杠杆式手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吊车或装载机等起重设备完成钢模的调运,但是吊车一般笨重、不够灵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杠杆式手推车,主要运用于公路桥梁体系工程建设中的单块钢模(以高125cm长150cm重量约100公斤的桥梁防撞栏钢模为例)的调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的单杠杆式手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单杠杆式手推车,包括车架和车轮,车架包括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下方,第二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的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横梁之间相互垂直;第二钢管的一端设在第一钢管的中心点和第一钢管连接吊钩处的端点之间,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设在横梁的中心点;第一钢管的一端固定设有吊钩,横梁的两端设有车轮。作为优选,车架还包括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所述第三钢管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上,所述第四钢管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均设在横梁的中心点。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起支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的长度相同。作为优选,第一钢管和第四钢管之间设有加强杆。作为优选,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吊钩、第二钢管和横梁之间通过套管连接或者焊接。作为优选,第一钢管远离吊钩的一端设有控制绳。作为优选,第一钢管是长6000mm,直径50mm,壁厚0.8mm的无缝钢管,第二钢管是长1760mm,直径50mm,壁厚0.8mm的无缝钢管,第一钢管连接吊钩一端的端部距离第二钢管1550mmo作为优选,车架还包括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二者均是长度为2000mm的无缝钢管;所述第三钢管的一端连接在横梁的中心点,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上,所述第四钢管的一端连接在横梁的中心点,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上。作为优选,横梁长度为1360mm,车轮的直径为700mm。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视野开阔、运输及转向灵活,安全节能。可以大大节省钢模的调运成本,还能灵活调节钢模方向位置、校正模板,使得钢模板立模、安装达到规范要求。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模板的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单杠杆式手推车,包括车架和车轮8,车架是整个手推车的基础结构,由无缝钢管和带肋钢筋焊接而成,车架包括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第三钢管3和第四钢管4,第一钢管I的重量约为5.88kg,可以承受0-100公斤的钢模重量。第一钢管I水平放置时,第二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I下方,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9,所述的第一钢管I和第二钢管2、第二钢管2和横梁9、横梁9和第一钢管I之间相互垂直;第三钢管3的一端连接在横梁9的中心点(即车轮轴中心点),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I上,所述第四钢管4的一端连接在横梁9的中心点,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I上。第一钢管I的一端设有吊钩6,横梁9的两端设有车轮8。吊钩6长度约40mm,采用直径为18_圆钢筋弯曲而成。与第一钢管I连接处加焊加强筋,吊钩6的中心线与第一钢管I垂直。第一钢管I是长6000mm,直径50mm,壁厚0.8mm的无缝钢管,第二钢管2是长1760mm,直径50mm,壁厚0.8mm的无缝钢管,第一钢管I连接吊钩6 —端的端部距离第二钢管2为1550mm。第三钢管3和第四钢管4均是长度为2000mm的无缝钢管;所述横梁9长度为1360mm,车轮8的直径为700mm。第一钢管1、第三钢管3、第四钢管4形成等腰三角形。第一钢管I和第四钢管4之间设有加强杆5连接。加强杆5为长度1700mm的钢筋,其一端连接在第四钢管4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I上靠近控制绳7的一端。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第三钢管3、第四钢管4和吊钩6相互之间的连接都是固定连接,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或者焊接。横梁9和第二钢管2之间也是如此连接。第一钢管I远离吊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绳7,控制绳7采用锦纶类(如尼龙或者腈纶)双头固接,长度12米。起吊钢模时,放松控制绳7,吊钩6放下。套牢钢模后,慢慢向下均匀用力拉控制绳7,使模板脱离地面,完成起吊工序。此时模板重心在前,操作手分出一人掌握支架和平稳,保持钢模悬空状态。另两人开始操纵第一钢管1,助推手推车前行,多人相互合作,滚动推车,调运钢模至指定地点立模。由于采用杠杆式原理和车轮结构,此手推车车子推进时能360度转弯迥转,特别适用于场地挤、通道小的施工现场。杠杆原理的应用,钢模起吊和移位时既省力又不占场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杠杆式手推车,包括车架和车轮(8),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第二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1)下方,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9),所述的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横梁(9)之间相互垂直;第一钢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吊钩(6),横梁(9)的两端设有车轮(8);第二钢管(2)的一端设在第一钢管(1)的中心点和第一钢管(1)连接吊钩(6)处的端点之间,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设在横梁(9)的中心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杠杆式手推车,包括车架和车轮(8),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第一钢管(I)和第二钢管(2),第二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I)下方,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9),所述的第一钢管(I)、第二钢管(2)、横梁(9)之间相互垂直;第一钢管(I)的一端固定设有吊钩(6),横梁(9)的两端设有车轮(8);第二钢管(2)的一端设在第一钢管(1)的中心点和第一钢管(I)连接吊钩(6)处的端点之间,第二钢管(2)的另一端设在横梁(9)的中心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杠杆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车架还包括第三钢管(3)和第四钢管(4),所述第三钢管(3)的一端连接在横梁(9)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I)上,所述第四钢管(4)的一端连接在横梁(9)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钢管(I)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杠杆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管(3)和第四钢管(4 )均设在横梁(9 )的中心点。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杠杆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管(3)和第四钢管(4)的长度相同。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杠杆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管(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路
申请(专利权)人:刘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