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267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锁体内,包括保险回位片和设置在保险回位片上并可相对其左右滑动的保险导向片,在保险回位片侧部设有第一侧边,在第一侧边上设有内连接孔,在保险导向片侧部位于第一侧边的外侧设有第二侧边,在第二侧边上与内连接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外连接孔;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当外连接孔和内连接孔相对时可插入而将保险回位片、保险导向片连为一体的活动锁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盗性能好、可调控制的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插芯式防盗门锁是一种常用的锁,现有的插芯锁一般包括锁体、面板、与把手连接的方芯,在锁芯内设有方舌,斜舌,保险舌。现在的插芯锁存在如下缺点:方舌,斜舌,保险舌同时由方芯驱动,保险舌不能脱离方芯的控制,这样锁的可调控制比较差。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盗性能好、可调控制的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锁体I内,包括保险回位片7和设置在保险回位片7上并可相对其左右滑动的保险导向片5,在保险回位片7侧部设有第一侧边71,在第一侧边71上设有内连接孔711,在保险导向片5侧部位于第一侧边71的外侧设有第二侧边51,在第二侧边51上与内连接孔711相对的位置设有外连接孔511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当外连接孔511和内连接孔711相对时可插入而将保险回位片7、保险导向片5连为一体的活动锁销10。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调节杆12,在活动锁销10与保险导向片5之间设有锁销复位弹簧8,在转动调节杆12中部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活动锁销10外端伸入后而使保险导向片5、保险回位片7分离的解锁缺口 121,在转动调节杆12中部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后可将推动活动锁销10依次插入到外连接孔511、内连接孔711内的推动壁122。所述保险回位片7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锁体I内的保险舌连接片3上,保险舌连接片3上固定有保险舌6,在保险舌连接片3设有第一条形滑孔32,在锁体上固定有插入到该第一条形滑孔32内的第一限位杆33。在保险舌连接片3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杆18,在所述保险回位片7上设有供第二限位杆18穿过的第二条形滑孔73,第二条形滑孔73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杆18的外径。在保险导向片5上第二条形滑孔73的上方设有第三条形滑孔52,所述第二限位杆18上端从第三条形滑孔52穿过,第三条形滑孔52的长度大于第二条形滑孔73的长度。在保险导向片5上设有供所述锁体内的传动组件钩住的挂钩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叠放在一起的保险回位片、保险导向片可连为一体或分离,使用时,将保险回位片活动装在固定有保险舌的保险舌连接片上,将保险导向片与锁体上的传动组件活动连接,就可以实现保险舌与方芯的联动或分离,达到可调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在防盗门锁上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去顶盖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在防盗门锁结构后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保险导向片与保险回位片固定连接一体时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保险导向片与保险回位片分开时的结构图。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锁体I内,包括保险回位片7和设置在保险回位片7上并可相对其左右滑动的保险导向片5,在保险回位片7侧部设有第一侧边71,在第一侧边71上设有内连接孔711,在保险导向片5侧部位于第一侧边71的外侧设有第二侧边51,在第二侧边51上与内连接孔711相对的位置设有外连接孔511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当外连接孔511和内连接孔711相对时可插入而将保险回位片7、保险导向片5连为一体的活动锁销10。使用时,本调节机构安装在防盗门锁上,防盗门锁包括有锁体1,在锁体I侧部设置有面板2,在锁体I内设有可向左伸出面板2外的斜舌101、方舌102、保险舌6,在保险舌6上固定连接到所述保险舌连接片3上,在保险舌连接片3上设有下缺口 31,在下缺口 31的一侧壁上设有锁定卡位311,在所述锁体内装有旋钮16,在旋钮16上设有伸入下缺口 31内转动后可卡住锁定卡位311而限制保险舌6缩入锁体内的卡头161,在卡头161上连接有导向弹簧17,导向弹簧17另一端固定在锁体上;本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调节杆12,在活动锁销10与保险导向片5之间设有锁销复位弹簧8,转动调节杆12的一端可转动地装在锁体上,转动调节杆12的另一端伸出面板,在转动调节杆12中部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活动锁销10外端伸入后而使保险导向片5、保险回位片7分离的解锁缺口 121,在转动调节杆12中部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后可将推动活动锁销10依次插入到外连接孔511、内连接孔711内的推动壁122。在锁体I内固定有限位架9,在限位架9上与外连接孔5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供所述活动锁销10穿过的销孔。所述保险回位片7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锁体I内的保险舌连接片3上,保险舌连接片3上固定有保险舌6,在保险舌连接片3设有第一条形滑孔32,在锁体上固定有插入到该第一条形滑孔32内的第一限位杆33。在保险舌连接片3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杆18,在所述保险回位片7上设有供第二限位杆18穿过的第二条形滑孔73,第二条形滑孔73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杆18的外径。在保险导向片5上第二条形滑孔73的上方设有第三条形滑孔52,所述第二限位杆18上端从第三条形滑孔52穿过,第三条形滑孔52的长度大于第二条形滑孔73的长度。在保险导向片5上设有供所述锁体内的传动组件200钩住的挂钩53。所述传动组件200包括与方芯22活动连接的逃生杆21,逃生杆21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传动片20,传动片20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回位片19,回位片19另一端与所述的保险导向片5上的挂钩53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推动活动锁销10使其依次插入到外连接孔511、内连接孔711内,使保险导向片5与保险回位片7固定连接一体。当把手开启锁体时,带动着方芯22转动,方芯22连接着逃生杆21,逃生杆21连接着传动片20,传动片20的后端连接着回位片19,回位片19连接着保险导向片5,保险导向片5通过活动锁销10与保险回位片7相连接,保险回位片7固定在保险舌连接片3上,保险回位片7拉动旋钮16,旋钮16透过导向弹簧17的弹力顺时针转动,带动着保险导向片5 —起水平往右移动,由于保险导向片5固定在保险舌连接片3上,固保险舌连接片3也水平往右移动,使保险舌回位从而实现达到逃生功能。当活动锁销10移动退出外连接孔511、内连接孔711,使保险导向片5与保险回位片7分离。当把手开启锁体时,带动着方芯22转动,方芯22连接着逃生杆21,逃生杆21连接着传动片20,传动片20的后端连接着回位片19,回位片19连接着保险导向片5,但由于保险导向片5与保险回位片7不相连接,不能拉动旋钮16顺时针转动,保险导向片5与保险舌连接片3不能水平往右移动,使保险舌不能回位,逃生功能失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锁体(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回位片(7)和设置在保险回位片(7)上并可相对其左右滑动的保险导向片(5),在保险回位片(7)侧部设有第一侧边(71),在第一侧边(71)上设有内连接孔(711),在保险导向片(5)侧部位于第一侧边(71)的外侧设有第二侧边(51),在第二侧边(51)上与内连接孔(711)相对的位置设有外连接孔(511);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当外连接孔(511)和内连接孔(711)相对时可插入而将保险回位片(7)、保险导向片(5)连为一体的活动锁销(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锁体(I)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回位片(7)和设置在保险回位片(7)上并可相对其左右滑动的保险导向片(5),在保险回位片(7)侧部设有第一侧边(71),在第一侧边(71)上设有内连接孔(711),在保险导向片(5 )侧部位于第一侧边(71)的外侧设有第二侧边(51 ),在第二侧边(51)上与内连接孔(711)相对的位置设有外连接孔(511);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当外连接孔(511)和内连接孔(711)相对时可插入而将保险回位片(7)、保险导向片(5)连为一体的活动锁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插芯式防盗门锁上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调节杆(12),在活动锁销(10)与保险导向片(5)之间设有锁销复位弹簧(8),在转动调节杆(12)中部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活动锁销(10)外端伸入后而使保险导向片(5 )、保险回位片(7 )分离的解锁缺口( 121 ),在转动调节杆(12 )中部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后可将推动活动锁销(10 )依次插入到外连接孔(511)、内连接孔(7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宏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