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4119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上设置有缓降器和绳索释放装置,上述缓降器的缓降绳索从缓降器中延伸出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可控制绳索释放装置将上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所述建筑的最高楼层或中间楼层可控制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提供使用,所述缓降绳索释放下来延伸到中间楼层的窗户旁或阳台旁或建筑对外的开口旁提供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世界第二高塔,540米高的俄罗斯奥斯坦金诺电视塔火灾,导致俄罗斯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全部停播,莫斯科所有寻呼台和内务部、莫斯科急救系统的通信中断,4人困在电梯里死亡,多人受伤,电视塔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震惊世界,高层建筑的火灾一直都在牵引着人们视线,但在火灾时消防电梯的可靠性问题更值得深思。还有现有消防救生采用的举臂登高消防车,一般可实施53米高的火灾扑救和救人,即大约相当于15层的高度,一旦15楼以上高层发生火灾,除徒步拎水带上楼灭火,更多的时候消防官兵只能望“火”兴叹,更别提上楼救人。消防云梯车的登高是有极限的,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至5级,消防云梯车就无法升高作业。这样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或有人员被困,消防云梯就难以发挥作用,一般情况被困人员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逃生,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全,消火栓门存在被居民用杂物堵住等各种现象,更是给救火逃生带来阻力。总之,传统的高楼逃生,电梯是禁止和危险的,走楼梯存在被火势和浓烟阻断的危险,还有采用自救逃生的各种缓降器、救生设备又是不安全、稳定的,使用上还存在心里障碍,更何况由于各种因素包括缓降器的安全性问题、缓降器的存放问题、缓降器的维保问题、缓降器的挂钩影响室内美观问题均造成购买缓降器或逃生器的家庭或使用者不多。如使用者准备了缓降器,但发生火灾使用时,依然存在问题,使用者需在很短时间内安装固定好缓降器,这对使用造成不便并且容易出错,特别问题是发生火灾时我们常把缓降器安装固定在窗户旁或阳台旁,这时楼下的消防车会集中对着窗户或阳台喷水灭火,而大多数缓降器或逃生器是摩擦式的最怕水的渗入,这会减小摩擦力造成缓降器或逃生器的失效,还有发生火灾时火焰常常向窗户外或阳台外延伸蔓延,火焰的高温同样会使缓降器或逃生器失效。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和日益密集,楼房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在发生火灾等危急情形下,人们行之有效的逃生手段却非常少,而消防救生的手段和救生高度又受限制,如今研究开发高楼救生逃生的有效方法成为迫切的问题,我们急需有效的高楼火灾救援逃生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房逃生的通道,当发生火灾或地震或其它需要及时离开建筑时,所述建筑可提供一种通道,让人及时地安全地从高楼逃离到地面或安全平台或其它楼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所述建筑的逃生系统包括在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上设置有的缓降器和绳索释放装置,上述缓降器的缓降绳索从缓降器中延伸出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可控制绳索释放装置将上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所述建筑的最高楼层或中间楼层可控制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提供使用,所述缓降绳索释放下来延伸到中间楼层的窗户旁或阳台旁或建筑对外的开口旁提供使用,上述缓降绳索是钢丝绳,缓降绳索刷涂有防火涂料。其中,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控制系统采用下列方案之一:上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内或外侧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通电开关、与通电开关的可动件或动触头或连接片或按钮控制臂连接的控制拉绳,容纳控制拉绳并设置在外墙内的从上至下的预埋管,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上述预埋管内从上至下延伸至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上述控制拉绳通过转盘改变方向并可在预埋管内移动;上述控制系统包括与执行机构连接的控制拉绳、预埋管、开关盒体,上述预埋管预埋在外墙内从上至下设置,上述控制拉绳通过转盘改变方向并在上述预埋管内从上至下延伸至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上述控制拉绳可在预埋管内移动;上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内或外侧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通电开关,通电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在通电开关与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有开关电线,开关电线设置在外墙内的从上至下的预埋管内,上述开关电线从屋面层或避难层自上向下在预埋管内延伸到上述楼层的开关盒体内并与通电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驱动机构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上述驱动机构采用液压驱动;上述驱动机构采用气压驱动;上述驱动机构采用弹簧驱动;上述驱动机构采用人工驱动。其中,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执行机构采用下列方案之一:上述执行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箱盖、转轴、设置在箱盖上的转盘、用来卷绕缓降绳索的转轴或用来容纳缓降绳索的托板,上述电机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上述箱盖围绕转轴转动到所述建筑的外墙外侧并释放缓降绳索;上述执行机构采用机械手,机械手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可抓拿起所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并移动到外墙外侧释放上述缓降绳索;上述执行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可转动齿轮、用来送放缓降绳索的输送板、与输送板可转动连接的用来容纳缓降绳索的可开启的托板,上述输送板连接在可转动齿轮的连轴上,可转动齿轮设置在齿轮轨道上,可转动齿轮与齿轮轨道的齿轮吻合,上述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输送板上并通过链带与可转动齿轮连接,电机可通过链带带动可转动齿轮转动,可转动齿轮可带动上述输送板在齿轮轨道上向外墙的外侧运动,当托板运行到外墙的外侧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托板向下打开,缓降绳索就随托板的打开而下落至所述建筑的各个中间楼层,输送板上设置转动滚筒,缓降绳索绕过转动滚筒而下降,转动滚筒的位置保证缓降绳索不会受到电机和可转动齿轮的阻碍以及可以减小缓降绳索改变方向时的摩擦力;上述执行机构包括托板、顶杆,上述顶杆支撑住上述托板,顶杆可转动让失去支撑的托板可围绕一根转轴向下方转动,设置在上述托板上的缓降绳索就可滑落下来;上述执行机构采用循环带,循环带套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外周,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电机可带动上述主动滚筒滚动并带动循环带循环转动,当循环带设置在外墙内侧边缘时,循环带转动时设置在循环带上的缓降绳索就可沿外墙的外侧垂落下来。其中,所述缓降器包括支撑结构一、金属环形轨道、磁铁,上述支撑结构一固定设置有上述金属环形轨道,紧贴金属环形轨道的两个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磁铁,磁铁固定在支撑结构二上,上述支撑结构二固定在一根转轴上,上述转轴可转动,转轴上连接卷绕设置有一卷缓降绳索,上述缓降绳索的一端从所述缓降器中延伸出来并形成所述的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其中,所述建筑从屋面层或避难层向下设置有贯通的预埋管,预埋管在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处连接设置有开关盒体,上述预埋管在上述开关盒体处截断,开关盒体设置有可开启的盒盖,在上述预埋管内设置有控制拉绳或电线,通电开关设置在屋面层或避难层,通电开关的触动机构设置在通电开关旁,触动机构与上述控制拉绳的一端连接,控制拉绳从屋面层或避难层向下通过设置在墙体或外墙内的预埋管向最高楼层或中间楼层延伸并延伸进上述开关盒体内,打开上述盒盖可拉动控制拉绳并带动上述触动机构使通电开关闭合通电,上述控制拉绳可从屋面层或避难层延伸到下方楼层的开关盒体内提供使用,另外设计方案是通电开关设置在上述开关盒体内,上述开关盒体内的通电开关连接有上述电线,电线从开关盒体向上在上述预埋管内延伸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逃生系统包括在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上设置有的缓降器和绳索释放装置,上述缓降器的缓降绳索从缓降器中延伸出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可控制绳索释放装置将上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逃生系统包括在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上设置有的缓降器和绳索释放装置,上述缓降器的缓降绳索从缓降器中延伸出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可控制绳索释放装置将上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沿外墙侧从上至下释放下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控制系统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内或外侧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通电开关、与通电开关的可动件或动触头或连接片或按钮控制臂连接的控制拉绳,容纳控制拉绳并设置在外墙内的从上至下的预埋管,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上述预埋管内从上至下延伸至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与执行机构连接的控制拉绳、预埋管、开关盒体,上述预埋管预埋在外墙内从上至下设置,上述控制拉绳通过转盘改变方向并在上述预埋管内从上至下延伸至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内或外侧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通电开关,通电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下方的楼层的开关盒体内,在通电开关与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有开关电线,开关电线设置在外墙内的从上至下的预埋管内,上述开关电线从屋面层或避难层自上向下在预埋管内延伸到上述楼层的开关盒体内并与通电开关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驱动机构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液压驱动;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气压驱动;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弹簧驱动; 上述驱动机构采用人工驱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释放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上述执行机构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上述执行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箱盖、转轴、设置在箱盖上的转盘、用来卷绕缓降绳索的转轴或用来容纳缓降绳索的托板,上述电机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上述箱盖围绕转轴转动到所述建筑的外墙外侧并释放缓降绳索; 上述执行机构采用机械手,机械手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可抓拿起所述一卷或一束缓降绳索并移动到外墙外侧释放上述缓降绳索; 上述执行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可转动齿轮、用来送放缓降绳索的输送板、与输送板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连江县迅捷技术孵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