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3243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旁通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二通阀;制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吸气感温包,设置在压缩机的吸气端,用于检测压缩机吸气端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吸气感温包相连接,第一输出端与二通阀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在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二通阀开启,并控制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同时兼顾除霜效果和设备成本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保证除霜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环境温度普遍偏低的地区,使用热泵空调制热时,室外机换热器上很容易结霜,霜层会对换热器换热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霜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空调机都要进入除霜模式,除掉霜层。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空调机,需要在制热时通过四通阀换向转制冷模式进行除霜。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吸气管温度会非常低,通常保持在_25°C以下,压力IBar左右,很容易造成压缩机液击,影响压缩机寿命。同时,吸气温低,吸气压力低,冷媒流量就较小,压缩机消耗功率不高,除霜所需热量的基本来源得不到保证,影响除霜速度。公告号为CN 201819346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5月4日,名称为“一种空调器”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除霜效率较高的空调器结构。该空调器是在压缩机排气端和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由二通阀控制通断的旁通支路,并且又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由二通阀控制通断的旁连接支路。当需要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将两个二通阀都打开,从而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直接通过旁通支路和连接支路,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除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由于需要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增加由二通阀控制通断的旁连接支路,这就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同时降低了空调的性价比。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同时兼顾除霜效果和设备成本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同时兼顾除霜效果和设备成本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包括进气端以及第一出气端、第二出气端和第三出气端三个出气端,其中,进气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出气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二出气端相连接;旁通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二通阀,第一节流元件与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接,二通阀连接在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或二通阀与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连接在二通阀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制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三出气端相连接,电子膨胀阀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吸气感温包,设置在压缩机的吸气端,用于检测压缩机吸气端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吸气感温包相连接,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二通阀相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在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二通阀开启,并控制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电加热器,设置在四通阀的第一出气端和压缩机的吸气端之间的管道上。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管感温包,设置在第二换热器的换热管上,用于检查第二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温度。进一步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其中,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室内管感温包相连接,第三输出端与内风机相连接,其中,在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且室内管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内风机和二通阀开启,并控制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进一步地,第一节流元件包括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除霜控制方法,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器,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判断空调器的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5,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3 ;S503:控制空调器的二通阀开启,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以及S505:控制空调器继续制热运行。进一步地,在步骤S503之后,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07:判断空调器的室内管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9,如果否,则控制空调器的内风机保持关闭,然后执行步骤S511 ;S509:控制空调器的内风机开启,然后执行步骤S511 ;S511:判断空调器的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三预设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3,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507 ;以及S513:控制空调器的二通阀关闭,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调到节流开度,空调器的内风机和外风机开启。进一步地,步骤S503包括步骤S504和S506,其中,S504:控制空调器的内风机和外风机关闭,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S506:在步骤S504预设时间后,控制空调器的二通阀开启。进一步地,步骤S513包括步骤S510和S512,其中,S510:控制空调器的外风机开启,空调器的二通阀关闭,S512:在步骤S510预设时间后,控制空调器的内风机开启,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调到节流开度。进一步地,预设时间为30秒。进一步地,步骤S506还包括:控制空调器的电加热器开启。进一步地,步骤S512还包括:控制空调器的电加热器关闭。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增加旁通单元,在需要除霜时,通过系统增加的旁通单元和能够控制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的控制器,来实现高效率的除霜,不必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增设二通阀及其连接管路,从而在保证化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空调器的性价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同时兼顾除霜效果和设备成本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保证除霜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和具体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旁通单元22、制热单元24、吸气感温包、室内管感温包和控制器。四通阀2,包括进气端以及第一出气端、第二出气端和第三出气端三个出气端,其中,进气端与压缩机I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出气端与压缩机I的吸气端相连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端与四通阀2的第二出气端相连接。旁通单元22,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和二通阀6,第一节流元件7与压缩机I的排气端相连接,二通阀6连接在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或二通阀6与压缩机I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7连接在二通阀6和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在空调器化霜时,通过增加的第一节流元件7和二通阀6构成热气旁通回路,实现四通阀2不换向除霜,提高房间的舒适性。制热单元24,包括第二换热器5和电子膨胀阀4,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与四通阀2的第三出气端相连接,电子膨胀阀4连接在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之间。吸气感温包,设置在压缩机I的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包括进气端以及第一出气端、第二出气端和第三出气端三个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相连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出气端相连接;旁通单元,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二通阀(6),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相连接,所述二通阀(6)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或所述二通阀(6)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7)连接在所述二通阀(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制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5)和电子膨胀阀(4),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出气端相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4)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之间;吸气感温包,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端,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1)吸气端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吸气感温包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二通阀(6)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4)相连接,在所述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二通阀(6)开启,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4)达到最大开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⑴; 四通阀(2),包括进气端以及第一出气端、第二出气端和第三出气端三个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端与所述压缩机(I)的吸气端相连接; 第一换热器(3),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出气端相连接; 旁通单元,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二通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与所述压缩机(I)的排气端相连接,所述二通阀(6)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或所述二通阀(6)与所述压缩机(I)的排气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7)连接在所述二通阀(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 制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5)和电子膨胀阀(4),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出气端相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4)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之间; 吸气感温包,设置在所述压缩机(I)的吸气端,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I)吸气端的温度;以及 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吸气感温包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二通阀(6)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4)相连接,在所述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二通阀¢)开启,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4)达到最大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加热器(8),设置在所述四通阀(2)的第一出气端和所述压缩机(I)的吸气端之间的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管感温包,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换热管上,用于检查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换热管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室内管感温包相连接,第三输出端与内风机相连接,其中,在所述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室内管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内风机和所述二通阀(6)开启,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4)达到最大开度。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熊军段亮孟琪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