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968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液体注入管,液体注入管的前端置于引流管前端的管体内部,与引流管同轴设置,液体注入管的尾部伸出引流管管壁,与引流管形成一定的夹角;沿引流管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套管,在连接套管内部设置有单向导流叶片;引流管的尾部上设置有限流夹,引流管的末端与引流袋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了急救环境条件下的颅内引流术和颅内液体注入手术一体化手术操作需要。有效避免病人手术过程中变换体位,颅内压力变小时,引流管内的液体倒流的现象。实现了引流管能够在单向导流叶片的控制下自动密封倒流液体,从而确保的病人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内引流器,它能有效防治引流液体倒流且可以满足做颅内液体注入术的需要。
技术介绍
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开颅手术属高难度、高风险、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手术之一。术者常规在手术创面、创腔或相关部位放置引流管,是手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它是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的重要措施。现有的颅内引流管,在给病人做颅内引流手术时不能同时做颅内液体注入手术;与此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当病患变换体位,颅内压力发生变化,特别是颅内压力变小时,弓丨流管内的液体会出现倒流状态,很容易引起颅内感染,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国内颅内引流管相关产品均为其它产品结构改造后的再利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颅内引流术实现一体化包装、一次性使用、便携等急救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尽早做好调查和防治工作,研究出一种既能减少病人痛苦、降低病人费用,又能节省护理用物和时数,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的颅内引流管,这是我们医护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者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液体注入管,液体注入管的前端置于引流管前端的管体内部,与引流管同轴设置,液体注入管的尾部伸出引流管管壁,与引流管形成一定的夹角;沿引流管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套管,在连接套管内部设置有单向导流叶片;引流管的尾部上设置有限流夹,引流管的末端与引流袋相连。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所述的引流管和液体注入管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引流管的前端上管壁开设有一个引流孔。所述的液体注入管的尾部设置有与液体注入管口相配合的封盖。所述的引流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刻度;引流管的内径为3mm,长度为25 30cm。所述的引流袋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排气孔。本技术的一体式颅内引流管,由于引流袋、引流管很好地连接在一起,满足了急救环境条件下的颅内引流术和颅内液体注入手术一体化手术操作需要。与引流管相连的连接套管内设置的单向导流叶片,有效避免病人手术过程中变换体位,颅内压力变小时,引流管内的液体倒流的现象。实现了引流管能够在单向导流叶片的控制下自动密封倒流液体,从而确保的病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引流袋,2、排气孔,3、限流夹,4、单向导流叶片,5、连接套管,6、引流管7、封盖,8、液体注入管口,9、液体注入管,10、引流口,11、通孔。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包括引流袋1、引流管6和液体注入管9,液体注入管9的前端置于引流管6前端的管体内部,与引流管6同轴设置,引流管6和液体注入管9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11,引流管6的前端上管壁开设有一个引流孔10。液体注入管9的尾部伸出引流管6管壁,与引流管6长度方向形成25° -45°夹角;沿引流管6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套管5,在连接套管5内部设置有单向导流叶片4。单向导流叶片4,当颅内液体通过引流口 10进入至引流管6内部时,液体的流动将单向导流叶片4打开,引流液体流出。当病患变换体位,颅内压力变小时,引流管6内的液体倒流,将自动带动单向导流叶片4自动密封,从而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引流管6的尾部上设置有限流夹3,用于调节引流液体的流速。引流管6的末端与引流袋I相连。引流袋I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排气孔2。液体注入管9的尾部设置有与液体注入管口 8相配合的封盖7,便于实施液体注入手术过程中注入液体。本技术的引流管6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刻度;引流管6的内径为3mm,长度为25 30cm。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引流管6管壁上方的刻度,准确讲引流管的顶端部分插入颅脑内的所需深度,调整限流夹3,将颅脑内的积气和积液排出。当搬运患者过程中,可以将限流夹3调节至关闭状态,以防止意外。如果手术过程中需要同时向病患的颅内注入液体,则打开封盖7,用注射器通过液体注入口 8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通过液体注入管9注入至病患的卢页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包括引流袋(1)、引流管(6)和液体注入管(9),其特征在于:液体注入管(9)的前端置于引流管(6)前端的管体内部,与引流管(6)同轴设置,液体注入管(9)的尾部伸出引流管(6)管壁,与引流管(6)形成一定的夹角;沿引流管(6)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套管(5),在连接套管(5)内部设置有单向导流叶片(4);引流管(6)的尾部上设置有限流夹(3),引流管(6)的末端与引流袋(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包括引流袋(I)、引流管(6)和液体注入管(9),其特征在于:液体注入管(9 )的前端置于引流管(6 )前端的管体内部,与引流管(6 )同轴设置,液体注入管(9)的尾部伸出引流管(6)管壁,与引流管(6)形成一定的夹角;沿引流管(6)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套管(5),在连接套管(5)内部设置有单向导流叶片(4);引流管(6)的尾部上设置有限流夹(3),引流管(6)的末端与引流袋(I)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颅内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胡世颉曹宝萍胡学安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