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迪彬专利>正文

去油的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825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油的壶,它包括壶体(1),壶管(6),手柄(5),其特征是:该壶管(6)的底端与壶体(1)下端的外壁相固定,壶管(6)的上端为出汤口,其下端为进汤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管(6)的出汤口尺寸设置如下:当壶体容积为0.5L≤L≤1.0L时,出汤口口径<5mm;当壶体容积为1.0L<L≤1.5L时,出汤口口径<6mm;当壶体容积为1.5L<L≤2.0L时,出汤口口径<7mm;当壶体容积为2.0L<L≤3.0L时,出汤口口径<8mm;当壶体容积为3.0L<L≤4.0L时,出汤口口径<9mm;当壶体容积为4.0L<L≤5.0L时,出汤口口径<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分离油和汤,同时能过滤汤中的较大杂质,减少人们喝汤时对油脂的摄入,提高了人们的饮食健康程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去油去渣的壶,一种能去掉浮在肉汤表面的油和汤中的渣的餐具。二
技术介绍
人们从容器中盛汤时,都会将汤表面的油一同盛出来,由于无法去掉浮在汤表面的油,喝汤时不得已连油带汤一同喝下去,这就增大了脂肪摄入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虽然有大量的去油方面的专利出现,但去油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油的壶,该壶能去掉肉汤中的渣,而且能完全去掉肉汤中的油,去油效果良好。该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油的壶,包括壶体(1)和壶管(6),所述壶管(6)为直通的管状结构,该壶管(6)的底端与壶体⑴下端的外壁相固定,壶管(6)的上端为出汤口(8),其下端为进汤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管(6)的出汤口(8)口径尺寸设置如下:当壶体容积为0.5L≤L≤0.9L时,出汤口口径< 5mm ;当壶体容积为0.9L < L≤1.5L时,出汤口口径< 6mm ;当壶体容积为1.5L < L≤2.0L时,出汤口口径< 7mm ;当壶体容积为2.0L < L≤3.0L时,出汤口口径< 8mm ;当壶体容积为3.0L < L≤4.0L时,出汤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去油的壶,包括壶体(1)和壶管(6),所述壶管(6)为直通的管状结构,该壶管(6)的底端与壶体(1)下端的外壁相固定,壶管(6)的上端为出汤口(8),其下端为进汤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管(6)的出汤口(8)尺寸设置如下:?当壶体容积为0.5L≤L≤1.0L时,出汤口(8)口径<5mm;?当壶体容积为1.0L<L≤1.5L时,出汤口(8)口径<6mm;?当壶体容积为1.5L<L≤2.0L时,出汤口(8)口径7mm;?当壶体容积为2.0L<L≤3.0L时,出汤口(8)口径<8mm;?当壶体容积为3.0L<L≤4.0L时,出汤口(8)口径<9mm;?当壶体容积为4.0L<L≤5.0L时,出汤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4 CN 201110460187.X;2012.02.23 CN 2012101.去油的壶,包括壶体(I)和壶管(6),所述壶管(6)为直通的管状结构,该壶管(6)的底端与壶体(I)下端的外壁相固定,壶管(6)的上端为出汤口(8),其下端为进汤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管(6)的出汤口(8)尺寸设置如下: 当壶体容积为0.5L≤L≤1.0L时,出汤口(8) 口径< 5_ ; 当壶体容积为1.0L < L≤1.5L时,出汤口(8) 口径< 6謹; 当壶体容积为1.5L < L≤2.0L时,出汤口(8) 口径7_ ; 当壶体容积为2.0L < L≤3.0L时,出汤口(8) 口径< 8_ ; 当壶体容积为3.0L < L≤4.0L时,出汤口(8) 口径< 9_ ; 当壶体容积为4.0L < L≤5.0L时,出汤口(8) 口径< 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的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壶体(I)内的上端设置有与壶口大小相适配的滤网(2),滤网(2)呈圆筒形,网(2)的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结构,滤网(2)上的滤孔(3)的直径小于进汤口(7)和出汤口(8)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的壶,其特征在于:壶管(6)的外面套有锥形的加固管(9),加固管(9)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迪彬
申请(专利权)人:姜迪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