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斯晨专利>正文

湿伞收纳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45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03
湿伞收纳桶,由圆桶(1)、搁伞桶(2)、垫盘(3)、第二圆孔(4)和第一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搁伞桶(2)与圆桶(1)的上沿相接,搁伞桶(2)的底部密封,但有6颗第二圆孔(4),搁伞桶(2)的中部嵌入一个垫盘(3),垫盘(3)的中央有第一圆孔(5),且第一圆孔(5)的周围有开槽。提供了一种可放置湿伞,并将雨水导流入圆桶的湿伞收纳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伞收纳桶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伞收纳桶。
技术介绍
湿伞会将地面弄湿,一般的水桶安放湿伞,因为水桶容量有限,雨伞将显得非常杂舌L不方便归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湿伞会将地面弄湿,一般的水桶安放湿伞,因为水桶容量有限,雨伞将显得非常杂乱,不方便归置的问题,提供一种湿伞收纳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湿伞收纳桶,由圆桶⑴、搁伞桶(2)、垫盘(3)、第二圆孔(4)和第一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搁伞桶(2)与圆桶(I)的上沿相接,搁伞桶(2)的底部密封,但有6颗第二圆孔(4),搁伞桶(2)的中部嵌入一个垫盘(3),垫盘(3)的中央有第一圆孔(5),且第一圆孔(5)的周围有开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放置湿伞,并将雨水导流入圆桶的湿伞收纳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桶,2、搁伞桶,3、垫盘,4、第二圆孔,5、第一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湿伞收纳桶,由圆桶(I)、搁伞桶(2)、垫盘(3)、第二圆孔(4)和第一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搁伞桶(2)与圆桶(I)的上沿相接,搁伞桶(2)的底部密封,但有6颗第二圆孔(4),搁伞桶(2)的中部嵌入一个垫盘(3),垫盘(3)的中央有第一圆孔(5),且第一圆孔(5)的周围有开槽。提供了一种可放置湿伞,并将雨水导流入圆桶的湿伞收纳桶。

【技术保护点】
湿伞收纳桶,由圆桶(1)、搁伞桶(2)、垫盘(3)、第二圆孔(4)和第一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搁伞桶(2)与圆桶(1)的上沿相接,搁伞桶(2)的底部密封,但有6颗第二圆孔(4),搁伞桶(2)的中部嵌入一个垫盘(3),垫盘(3)的中央有第一圆孔(5),且第一圆孔(5)的周围有开槽。

【技术特征摘要】
1.湿伞收纳桶,由圆桶(I)、搁伞桶(2)、垫盘(3)、第二圆孔(4)和第一圆孔(5)组成,其特征在于:搁伞桶(2)与圆桶(I)的上沿相接,搁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斯晨
申请(专利权)人:张斯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