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友兴专利>正文

防刮脚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37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刮脚的鞋,其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与鞋底在边界处相连接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开口处为鞋口,鞋口或鞋面内侧设置有一防刮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在鞋面或鞋口的内侧面设置一防刮层,防刮层为柔软的弹性材质构成,能与人体皮肤平滑接触,可以防止脚与鞋子摩擦使脚的皮肤受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刮脚的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刮脚的鞋。
技术介绍
生活中,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新买的鞋子会磨脚,尤其是皮鞋或者女生穿的高跟鞋,磨脚更是严重。为什么鞋子会磨脚呢?我们对鞋子磨脚的原理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了鞋子磨脚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的鞋子鞋面材料一般为皮质或者塑胶,其表面过于粗糙、过硬或者会和皮肤粘在一起,这样,鞋面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和摩擦不够顺滑,多次摩擦之后,就会使皮肤受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鞋子由于鞋面与皮肤接触或摩擦不够顺滑,导致皮肤易受损伤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鞋面与人体皮肤能够顺滑接触的防刮脚的鞋。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刮脚的鞋,其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与鞋底在边界处相连接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开口处为鞋口,鞋口或鞋面内侧设置有一防刮层。优选地,该防刮脚的鞋与脚后跟对应的区域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刮层。优选地,该防刮层为一柔软的弹性层。优选地,该弹性层由聚硅氧烷类有机硅聚合物涂覆于鞋面的内侧面而成。`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绑带,绑带呈环状,置于鞋底后端,与鞋底相连接,绑带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刮层。优选地,绑带分为前绑带和后绑带,前绑带和后绑带分别为单条、两条或多条绑带单体构成,绑带单体呈平行或交错设置。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鞋跟,鞋跟连接于鞋底后端及鞋底底部。优选地,鞋面为条状、块状或者条状和块状的组合的面料构成。本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在鞋面或鞋口的内侧面设置一防刮层,防刮层为柔软的弹性材质构成,能与人体皮肤平滑接触,可以防止脚与鞋子摩擦使脚的皮肤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刮脚的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鞋面。图2是图1所示的防刮脚的鞋的鞋面断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刮脚的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刮脚的鞋10,包括鞋面101和鞋底103,鞋面101与鞋底103在边界处相连接,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105,该包容空间105与人体脚形相对应。鞋底103形状与人体脚的脚掌相对应,呈板状。鞋面101为皮质或者各种人造皮革材料构成的面料,其与脚背及脚跟相对应,鞋面101在包容空间105的开口处设置鞋口 1011,鞋口 1011用于脚伸进该防刮脚的鞋10的包容空间105内。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10的鞋面断层结构示意图,该鞋面分为鞋面层1013和防刮层1015两层,防刮层1015置于鞋面101内侧面,其为柔软的材质构成,可以是通过在鞋面层1013内侧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聚硅氧烷类有机硅聚合物的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凝固后形成防刮层1015。因为脚穿上鞋子后,与脚发生相对摩擦频率最大的区域是鞋口 1011周边的区域,尤其是与脚后跟对应的区域,该区域是最有可能损伤脚的,所以防刮层1015还可以只分布在鞋口 1011周围的区域,或者是与脚后跟对应的区域即:将聚硅氧烷类有机硅聚合物的弹性材料只涂覆在鞋口 1011周围的区域或者脚后跟对应的区域,鞋面101内侧其它区域不涂覆。本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10还可以具有多种变形结构,如鞋面101可以是多个条状或块状的面料与鞋底103相连接构成,鞋底103的后端还可以设置较高的鞋跟(图未示)作为女式高跟鞋。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款防刮脚的鞋20,其包括鞋面201、绑带207、鞋底203及鞋跟209,鞋面201与绑带207分别连接于鞋底203的上侧,鞋跟209连接于鞋底203的底部。鞋底203分为上端面2033、下端面2035、前端2037及后端2039,上端面2033对应人脚,朝上侧,下端面2035对应地面,朝下侧,前端2037对应脚趾及脚掌部分,后端2039对应脚跟部分。鞋面201及绑带207分别连接于鞋底203的上端面2033,且分设于鞋底203的前、后端2037、2039,分别与脚掌、脚跟相对应。鞋跟209连接于鞋底203的下端面2035,且置于鞋底203的后端2039。鞋面201与鞋底203前端2037相包容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205,用于容纳人脚的脚趾和脚掌部分,鞋面201在包容空间205的开口处设置鞋口 2011。脚趾和脚掌可从鞋口 2011伸进该包容空间205。绑带207分为前绑带2071和后绑带2073,前后绑带2071、2073相包围,并通过扣头(未标号)相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它通用连接方式连接,可以将该防刮脚的鞋20与人脚跟部位箍紧。前绑带2073为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带状结构的绑带单体(未标号),后绑带2071只有一条绑带单体。本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20的鞋面201及绑带207均为双层结构,内表面均涂覆有一层柔软的防刮层(图未示),其为柔软的材质构成,可以是通过在鞋面201及绑带207的内侧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聚硅氧烷类有机硅聚合物的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凝固后形成的。也可以只在鞋口 2011及绑带207的内侧面设置该防刮层。本技术提供的鞋子还可以具有多种变形结构,绑带207可以是各种变形的结构设计,前、后绑带2071、2073可以分别是单条、两条或者多条绑带单体构成,该多条绑带单体可以是平行或者交错形成各种设计风格。鞋面201也可以是由多条条状或多块块状的面料,或者条状与块状面料的组合与鞋底203相连接构成。具备这种防刮层结构的鞋子可以是各种男士皮鞋,女式高跟鞋,凉鞋等。本技术提供的防刮脚的鞋10、20在鞋面101、201或鞋口 1011、2011的内侧面设置一防刮层1015,防刮层1015为柔软的弹性材质构成,能与人体皮肤平滑接触,可以防止脚与鞋子摩擦使脚的皮肤受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刮脚的鞋,其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与鞋底在边界处相连接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开口处为鞋口,其特征在于:鞋口或鞋面内侧设置有一防刮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刮脚的鞋,其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与鞋底在边界处相连接形成一开口的包容空间,开口处为鞋口,其特征在于:鞋口或鞋面内侧设置有一防刮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刮脚的鞋,其特征在于:该防刮脚的鞋与脚后跟对应的区域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刮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刮脚的鞋,其特征在于:该防刮层为一柔软的弹性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刮脚的鞋,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层由聚硅氧烷类有机硅聚合物涂覆于鞋面的内侧面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刮脚的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兴
申请(专利权)人:刘友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