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21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包括耐热防水层、耐热隔热层和阻燃舒适层;所述耐热防水层位于防护手套的最外层、所述耐热隔热层位于所述耐热防水层下方,所述阻燃舒适层位于所述防护手套的最里层,并且所述耐热隔热层与所述阻燃舒适层之间通过绗缝的方式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耐热隔热层以及阻燃舒适层在防护手套的套口处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内表面,耐热防水层裁片间的缝合处热压有一防水贴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防护手套在兼具耐高温、隔热、防水、防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型性好、符合人体工效学、穿戴舒适等优点,可用于危险条件下作业时手及手臂的热防护,极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
技术介绍
劳动防护手套是一种使双手免遭或减轻劳动作业伤害的个体防护产品。目前,劳动防护手套大多为单一功能或两种功能,如隔热手套、防静电手套、阻燃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耐油手套、防酸碱手套、防切割手套、耐高温手套、防化手套等为单一功能手套,阻燃防切割手套、耐高温隔热手套为两种功能手套。但作业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有时并不是单一的作业危险,如在高温蒸汽环境中,则要求手套不仅具有耐高温、隔热功能,还要求具有防水功能。如果再有可能接触带电体时还要求具有抗静电功能。这就要求有一种多功能手套,同时具有耐高温、隔热、防水、防静电功能,而且穿戴舒适,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效学。CN201869829U公开了一种保暖隔热手套,由娃胶隔热层和耐高温棉质保温层组成,硅胶隔热层外有凹凸花纹,起到防滑作用。CN201986746U和CN101999768SA公开了一种复合阻燃面料,具有阻燃隔热功能,由耐火纤维层、耐火隔热层和舒适层组成。耐火纤维层含有陶瓷纤维材料,耐火隔热层含有耐热玻璃纤维,舒适层为织物纤维材料。涤纶、锦纶66、氨纶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天然棉纤维的混纺织物。CN200962868Y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防护手套,由连续玄武岩纤维织物外层和棉布内层以及玄武岩纤维填充物组成,具有耐高温、隔热性能。CN102615912A和CN202017148U公开了一种纳米隔热手套面料,由纳米隔热涂层和机织面料组成,具有隔热、防水作用。CN202098018U公开了一种纳米防辐射手套面料,从外到内由纳米隔热涂层、机织面料和防辐射层组成,具有隔热、防水、防辐射作用。上述专利产品有的不具有防水功能,在高温热湿环境中时,水分的渗透会造成产品隔热性能的急剧降低;有的不具有耐高温和防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同时具有耐高温、隔热、防水、防静电功能,用于危险条件下手及手臂的热防护,结构设计合理、成型性好、符合人体工效学、穿戴舒适。本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包括耐热防水层1、耐热隔热层2和阻燃舒适层3 ;所述耐热防水层I包括经过防水处理的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以及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下表面贴覆的防水贴膜12 ;所述耐热防水层I位于防护手套的最外层、所述耐热隔热层2位于所述耐热防水层I下方,所述阻燃舒适层3位于所述防护手套的最里层,并且所述耐热隔热层2与所述阻燃舒适层3之间通过绗缝的方式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1、耐热隔热层2以及阻燃舒适层3在防护手套的套口处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I内表面、耐热防水层裁片之间的缝合处热压有一防水贴条13。耐热防水层的防水处理和防水贴膜可保证手套外层具有防水性能,在耐热防水层裁片缝合好后,在其缝合处的内表面沿着缝合痕迹再热压一层防水贴条,可以避免由于手套缝合间隙和缝线原因而导致的渗水,从而进一步保证手套的防水功能。较优的,所述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分4、袖筒5,以及连接所述袖筒和手掌部分的手腕收紧处6 ;所述手掌部分4包括拇指41、食指42、中指43、无名指44、小指45和手套背部46,所述手套背部46的耐热防水层I上设有三条褶裥47,所述三条褶裥47的一端分别位于食指42和中指43间的指叉处、中指43和无名指44间的指叉处、无名指44和小指45间的指叉处,所述三条褶裥47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手腕收紧处6,并且所述三条褶裥47之间彼此不相交。本技术所述褶裥的长度为从指叉处到手腕收紧处的距离;所述褶裥的宽度为0.38 0.62cm。褶裥的设计符合人体工效学,方便于手背部的扩张,使使用者在劳动作业时更为舒适。耐热防水层:较优的,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采用耐高温纤维与防静电纤维的混纺纱线织造而成,其中防静电纤维混纺比例为1.2 3%,耐高温纤维混纺比例为97 98.8%。本技术所述混纺比例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更优的,所述耐高温纤维采用芳纶类纤维。较优的,所述防静电纤维为碳纤维。更优的,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所采用的耐高温纤维与防静电纤维的混纺纱线的细度范围为3072 4072,优选为3272。本技术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的静电半衰期不大于2.0s。较优的,所述防水处理所采用的试剂为有机氟类助剂。所述防水处理为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防水处理工艺具体为:浸轧(两浸一轧,轧余率 70-80%)-预烘(90 120°C)-焙烘(160 180°C,1.5 5min)-定型。较优的,所述防水贴膜选自聚四氟乙烯膜或聚氯乙烯膜,贴覆在耐高温防静电织物的内表面,具有耐热防水的作用,实现耐静水压值不低于20kPa。更优的,所述防水贴膜厚度为0.018 0.025mm。耐热隔热层:较优的,所述耐热隔热层由I 3层水刺无纺布构成,隔热值不低于0.3克罗。更优的,所述耐热隔热层厚度为0.5 0.8mm。优选的,所述水刺无纺布由耐高温纤维制成,纤维的细度为1.5D 3.3D,长度为35mm 70_。更选的,所述耐高温纤维为芳纟仑类纤维制成。阻燃舒适层:较优的,所述阻燃舒适层为耐高温纤维与阻燃粘胶混纺平纹织物,其中耐高温纤维混纺比例为40 60%,余量为阻燃粘胶。更优的,所述平纹织物用混纺纱线细度为30s 40s。更优的,所述耐高温纤维采用芳纶类纤维。最优的,所述芳纶类纤维为芳砜纶纤维。所述防水贴条与耐热防水层的防水贴膜材料相同,选自聚四氟乙烯膜或聚氯乙烯膜,具有耐热防水的作用。所述防水贴条厚度为0.018 0.025mm。本技术最后一方面还公开了前述多功能防护手套作为劳动防护手套的应用。本技术的多功能防护手套在兼具耐高温、隔热、防水、防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型性好、符合人体工效学、穿戴舒适等优点,可用于危险条件下作业时手及手臂的热防护,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多功能防护手套缝合处的面料截面图(1.耐热防水层2.耐热隔热层3.阻燃舒适层11.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2.防水贴膜13.防水贴条)图2:多功能防护手套结构示意图(4.手掌部分5.袖筒6.手腕收紧处41.拇指42.食指43.中指44.无名指45.小指46.手套背部47.褶裥)图3:多功能防护手套使用时褶裥展开结构示意图(4.手掌部分5.袖筒6.手腕收紧处41.拇指42.食指43.中指44.无名指45.小指46.手套背部47.褶裥)图4:多功能防护手套面料非缝合处截面图(1.耐热防水层2.耐热隔热层3.阻燃舒适层11.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2.防水贴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防水层(1)、耐热隔热层(2)和阻燃舒适层(3);所述耐热防水层(1)包括经过防水处理的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以及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下表面贴覆的防水贴膜(12);所述耐热防水层(1)位于防护手套的最外层、所述耐热隔热层(2)位于所述耐热防水层(1)下方,所述阻燃舒适层(3)位于所述防护手套的最里层,并且所述耐热隔热层(2)与所述阻燃舒适层(3)之间通过绗缝的方式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1)、耐热隔热层(2)以及阻燃舒适层(3)在防护手套的套口处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1)内表面,耐热防水层裁片间的缝合处热压有一防水贴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防水层(I)、耐热隔热层(2)和阻燃舒适层(3);所述耐热防水层(I)包括经过防水处理的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以及所述耐高温防静电织物(11)下表面贴覆的防水贴膜(12);所述耐热防水层(I)位于防护手套的最外层、所述耐热隔热层(2)位于所述耐热防水层(I)下方,所述阻燃舒适层(3)位于所述防护手套的最里层,并且所述耐热隔热层(2)与所述阻燃舒适层(3)之间通过绗缝的方式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I)、耐热隔热层(2)以及阻燃舒适层(3)在防护手套的套口处连接;所述耐热防水层(I)内表面,耐热防水层裁片间的缝合处热压有一防水贴条(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分(4)、袖筒(5),以及连接所述袖筒和手掌部分的手腕收紧处(6);所述手掌部分(4)包括拇指(41)、食指(42)、中指(43)、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凤张富丽章建程袁雷明李小啸郝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