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53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12:34
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具备:可平行移动地支撑管道的平行移动机构和以角度可调节的方式支撑管道的角度调整机构。平行移动机构具备:偏心套,供管道穿过,在与X方向正交的Z方向调节所述管道的位置;和Y方向调整机构,在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Y方向调整偏心套的位置。角度调整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支撑管道并具有第一曲面;和第二部件,具有形状与第一曲面对应的第二曲面并通过第二曲面与第一曲面滑接而由第二曲面支撑所述第一部件。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以XZ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通过第一曲面相对于第二曲面滑动而调节管道的角度。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预载荷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航空器的内部配置有燃料供给用管道等多根管道。为了支撑这种管道,在航空器内设置管道支撑结构。对于管道支撑结构,要求抑制施加于管道的预载荷。而且,航空器有时会因飞行时受到的升力等而变形。特别,主翼部分容易因升力等作用时产生的载荷而弯曲。由于航空器的机体的变形,管道在管道支撑结构部分承受载荷。在预载荷存在于管道的情况下,对于管道,除了因机体的变形而产生的载荷,还施加预载荷量的载荷。而且,航空器反复起降。对于配置于航空器内的管道,将被反复施加因机体的变形而产生的载荷。从这种观点来看,对于航空器用的管道支撑结构,与其他用途的管道支撑结构相比更加需要进行预载荷的抑制。图1是概略地表示配置于航空器内的管道的图。如图1所示,在航空器100的主翼内配置有管道103。并且,在主翼内设置有区划主翼的内部空间的结构壁102。管道103以贯通结构壁102的方式延伸。在结构壁102上安装有管道支撑结构109。管道103由管道支撑结构109支撑。图2是表示管道支撑结构109的概略图。图2中定义了 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管道103沿X方向延伸。结构壁102以与YZ平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管道支撑结构109具有支架104、垫片105、以及夹具106。支架104被折弯并具有固定于结构壁102的固定部和沿管道103延伸的安装面。夹具106为支撑管道103的部分,配置于支架104的安装面上。垫片105用于在Z方向调整夹具106的位置,安装于支架104的安装面和夹具106之间。若采用这种结构,则通过使用具有适当的厚度的部件作为垫片105,能够在上下方向(Z方向)调节夹具106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预载荷。并且,通过使用具有适当的折弯角度的部件作为支架104,能够调整管道103相对于结构壁102的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预载荷。另一方面,作为其他的关联技术,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58 - 200891号公报)中公开有自调心复式连接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多个雌接头经由球面支承部可向任意方向摇动地安装于雄块;与雄接头嵌合的多个雌接头经由球面支承部可向任意方向摇动地安装于雌块;在雄块以及雌块设有定心用嵌合部;以及将雄块和雌块保持于结合位置的锁定部件3可移动地安装于雄块以及雌块的任何一方。而且,作为其他的关联技术,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 - 292817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调心机构的轴颈轴承。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由支撑环、轴承、油槽部以及向油槽部供给高压油的机构构成的、支撑环的内表面和轴承的外表面之间的支撑部以球面形成的轴颈轴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 - 2008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 - 2928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图2所示的例中,为了调整Z方向的位置,必须准备具有多种厚度的垫片105。并且,Z方向的夹具106的位置根据垫片105的厚度来决定而不能连续地调节。因此,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会在管道103上产生些许预载荷。同样地,在图2所示的例中,为了调整管道103的安装角度,必须准备折弯角度不同的多种支架104。因此,增加支架104所需要的制造成本。而且,需要准备仅折弯角度不同但相似形状的多个支架104,容易发生安装错误。此外,不能连续地调节管道103的角度而广生些许预载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预载荷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此外,专利文献I中存在关于设置于海底的石油生产设备等使用的自调心复式连接器的记载,但关于用于支撑配置于航空器的内部的管道的管道支撑结构却没有记载。并且,专利文献2中存在关于支撑涡轮等大型旋转机械的旋转轴的轴颈轴承,但关于用于支撑配置于航空器的内部的管道的管道支撑结构却没有记载。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为支撑在航空器内以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管道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该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具备可平行移动地支撑所述管道的平行移动机构;以及以角度可调节的方式支撑所述管道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平行移动机构具备:偏心套,供所述管道穿过,在与X方向正交的Z方向调节所述管道的位置;以及Y方向调整机构,在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Y方向调整所述偏心套的位置。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支撑所述管道,具有第一曲面;以及第二部件,具有形状与所述第一曲面对应的第二曲面,用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滑接,用所述第二曲面支撑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以XZ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通过所述第一曲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曲面滑动而调节所述管道的角度。根据该专利技术,由于管道穿过偏心套,所以能够通过使偏心套旋转而在Z方向调节管道的位置。由于使用偏心套,所以能够连续地调节Z方向的管道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预载荷的发生。并且,在使用偏心套而调节Z方向的位置的情况下,Y方向的位置也发生偏移。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Y方向调整机构,能够调节Y方向的位置。即,随着偏心套的旋转而产生的Y方向的位置偏移能够通过Y方向调整机构校正。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部件用第二曲面可滑动地支撑第一部件的第一曲面。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以XZ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通过使第一曲面相对于第二曲面滑动而连续地调节管道的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预载荷的发生。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预载荷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表示配置于航空器内的管道的图。图2是表示管道支撑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道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管道支撑结构的YZ截面的截面图。图5是从Y方向侧观察管道支撑结构时的图。图6是管道支撑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A是用于说明角度调整功能的说明图。图7B是用于说明角度调整功能的说明图。图8是用于说明Z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用于说明Y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管道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管道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YZ面的管道支撑结构的截面图。图13是XZ面的管道支撑结构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管道支撑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5A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角度调整功能的说明图。图15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角度调整功能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说明管道3的角度调整动作的图。图17A是用于说明Z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图。图17B是用于说明Z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图。图18A是用于说明Y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图。图18B是用于说明Y方向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图。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管道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20是YZ面的管道支撑结构的截面图。图21是XZ面的管道支撑结构的截面图。图22是管道支撑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并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管道支撑结构用于支撑配置于航空器的主翼内的管道。该航空器的主翼为CFRP (碳纤维强化塑料)制。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管道支撑结构30的立体图。图3中定义了相互正交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该管道支撑结构30安装于结构体I。并且,结构体I固定于航空器机体且为平板状,并以与XZ平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管道支撑结构30在结构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26 JP 2010-2399611.一种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支撑航空器内以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管道, 所述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可平行移动地支撑所述管道的平行移动机构;以及 以角度可调节的方式支撑所述管道的角度调整机构, 所述平行移动机构具备: 偏心套,供所述管道穿过,在与X方向正交的Z方向调节所述管道的位置;以及 Y方向调整机构,在与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Y方向调整所述偏心套的位置,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具备: 第一部件,支撑所述管道,具有第一曲面;以及 第二部件,具有形状与所述第一曲面对应的第二曲面,通过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滑接而由所述第二曲面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以XZ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方式形成, 通过所述第一曲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曲面滑动来调节所述管道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曲面以及所述第二曲面为顺沿以Y方向为中心轴的圆筒的外周面而形成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管道与所述偏心套的内周面接触而被支撑, 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与所述偏心套接触并经由所述偏心套支撑所述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器用管道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鞍座,该鞍座与所述偏心套的外周面抵接而支撑所述偏心套, 所述第一曲面形成于所述鞍座,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支撑所述鞍座的支架, 所述支架具有安装部和固定部,并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被折弯, 所述第二曲面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以与固定于航空器机体的结构体重叠的方式配置并紧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敬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