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善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03236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通过把电脑终端设备的执行代码驻留在BIOS上,当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执行代码运行,从而引起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获取到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地址信息,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这些信息,服务器端在启动了服务器端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信息,通过程序判断该电脑终端设备所在的具体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查找、定位、跟踪。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通过服务器端计算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野外调绘系统的工作比较繁杂,有时容易丢失电脑终端设备。由于调绘系统调绘数据涉及安全性,而且电脑终端设备如果采用平板电脑,其价值高,因此,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使机密数据失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从而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位置信息,计算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把电脑终端设备的执行代码驻留在BIOS上,当电脑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BIOS自动触发驻留在其上的执行代码运行,从而引起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获取到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地址信息,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这些信息,服务器端在启动了服务器端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信息,通过程序判断该电脑终端设备所在的具体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查找、定位、跟踪。其中,所述电脑终端设备包括PC机或平板电脑。其中,所述IP地址信息包括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MAC地址、时间信息。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位置信息,计算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用到的简化了的P2P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通过把对互联网访问的执行代码(通常比较简练)烧刻到BIOS上,在电脑终端设备操纵系统启动的情况下,此段代码被激活,然后查询电脑终端设备的互联网连接情况,代码便能获取电脑终端设备的IP信息:内网、外网的IP地址,MAC地址、获取时间等,然后把此IP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在已启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IP信息,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的判断、定位、跟踪便能确定出电脑终端设备在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的具体位置名称,从而实现IP地址的硬件查找、定位、跟踪。一般电脑终端设备都支持TCP/IP网络协议,并能够通过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获取相关的IP信息数据。其次电脑终端设备的主板上都剩余有空间,足够把相关的网络代码烧刻到上面。再一个是电脑终端设备与服务器端的通信通过端到端的P2P技术,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三点是构成此专利技术的基本要点。通过结合这三方面的技术,可以满足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技术应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信息,计算定位出其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在数据未被删除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以电脑终端设备A为例:当烧刻有IP代码的电脑终端设备启动,同时激活代码的执行情况下,电脑终端设备A peer向服务器端监控程序发出查询请求,并和服务器连接上,接着把电脑终端设备A的IP相关信息注册到服务器端,这样服务器端便存在电脑终端设备A peer的信息。这样,服务器端便能分析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A peer的大致空间位置。同时,为了方便查询在服务器端的所有注册进来的电脑终端设备A peerIP信息,建立一个特殊的Xpeer端,它有权下载所有服务器端的注册进来的电脑终端设备A peer信息,通过它可以定位所有电脑终端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这是一个简化了的P2P模型,因为每个电脑终端设备A peer端并不需要相互通信,同时,存在一个特殊的Xpeer端有权监控、管理所有的电脑终端设备A peer端,它可以和服务器端Server进行相互通信。服务器端(Server)服务监控程序:是一个运行在服务器端的程序,它用来监控、接收客户端(烧刻有IP定位模块代码的电脑终端设备)发送来的消息数据。接着服务器端程序对此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到电脑终端设备IP信息数据(包括外网、内网的IP)、MAC地址、时间信息等。通过IP信息,便能判断出电脑终端设备所在的大致的空间位置。客户端(Client)程序:此程序被烧刻到电脑终端设备的BIOS上,当电脑终端设备开始启动时,由于客户端程序代码被烧刻到了 BIOS上,客户端程序便被激活运行,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这段代码便能收集电脑终端设备的信息,然后发送到服务器端。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语,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或者端到端的网络连接技术。如目前使用广泛的MSN、QQ,以及一些网络下载,如BT等都使用了 P2P技术。 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进行自动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把电脑终端设备的执行代码驻留在BIOS上,当电脑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BIOS自动触发驻留在其上的执行代码运行,从而引起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获取到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地址信息,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这些信息,服务器端在启动了服务器端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信息,通过程序判断该电脑终端设备所在的具体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查找、定位、跟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进行自动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把电脑终端设备的执行代码驻留在BIOS上,当电脑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BIOS自动触发驻留在其上的执行代码运行,从而引起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获取到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地址信息,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这些信息,服务器端在启动了服务器端监控程序的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毅
申请(专利权)人:林善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