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及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07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多条热管中形成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使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使其向外散热;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通过多条热管内形成的多条传热路径,将热源的热量通过多条热管散发出去,减少了每条热管的负担,热管传热性能好,并且位于冷源处的多条热管中至少有一条为有效热管,因此冷源为有效的冷源,散热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散热方法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而过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为此,如何将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等热源的热量及时排出成为业内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一个热源上装设一个热管散热器的方法来及时排出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该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和装设于热管上的散热器,使用时将热管尾端安置于热源上,将热管填充端安置于散热器上。由于热管尾端和填充端均有几毫米到二十几毫米长的无效段,因此装设在无效段区域的散热器换热效率极低,并且一个热源的发热量超过一条热管最大热通量,使得多热源系统中每个热管的负担无法均衡。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如下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将热管I和热管2的尾端分别置于热源I和热源2上,而将热管I和热管2的填充端共同安置于一个散热器上,采用这种方式,一条热管对一个热源进行散热,并且两个热管的无效段位于散热器的同一侧,但是,采用这种方案,位于热管无效段的散热器不起散热作用,造成散热效能低下,并且两个热管不能对所负担的热量进行分配。为了使上述方案中位于散热器上的两个热管的无效段减少,现有技术中还采用如图2所示的解决方案,其将一条热管串联通过热源I和热源2,然后在热管的填充端安置一个散热器,但是,这种方案中仍然存在热管填充端的无效段的散热器无效,因此散热效能低下,并且受热管的最大热通量限制而使一条热管无法负担更多热源的热量,因此这种方案只适用于功耗较低的系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通过多条热管内形成的多条传热路径,将热源的热量通过多条热管源源不断传递到冷源并与其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管的散热效率,且使得每条热管的负担减小,传热性能好,并且位于冷源处的多条热管中至少有一条为有效热管,因此冷源为有效的冷源,散热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散热方法的散热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多条热管中形成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使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使其向外散热;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其中,所述传热路径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的端部至该条热管的填充端的端部之间的热管构成。优选的,每个所述传热路径的吸热段与每条热管的蒸发段相对应,每个所述传热路径的散热段与每条热管的冷凝段相对应。特别是,每条热管的蒸发段位于热管的封尾端,每条热管的冷凝段位于热管的填充端。或者,每条热管的冷凝段位于热管的封尾端,每条热管的蒸发段位于热管的填充端。优选的,所述所有吸热段的一部分并排相向的共同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优选的,所述每条热管的蒸发段的端部远离蒸发段所通过的热源,以便所述蒸发段的无效段远离所述热源。优选的,使所述所有散热段向外散热通过在每条热管的冷凝段设置一冷源的方法。其中,所述每条热管包括管壳、紧贴于管壳内壁的毛细结构和充满毛细结构的工质。优选的,将所有蒸发段和所有冷凝段分别并排相向设置后的所述多条热管构成环形。优选的,将所有蒸发段和所有冷凝段分别并排相向设置后的所述多条热管构成螺旋形。优选的,所述冷源为焊接于所述每条热管冷凝端的散热器或设置于所述每条热管冷凝端附近的风扇或两者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管壳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近似圆形、近似椭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散热方法的散热装置,其包括:多条热管;多条热管中形成的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其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其中,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I)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多条热管内分别形成多条传热路径的方法,使得热源热量传递到多条传热路径的吸热段后,可以通过多条传热路径快速传递到散热段,从而提高热管的散热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冷源处的多条热管中至少有一条为有效热管,因此冷源为有效的冷源,因此散热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的每条热管的蒸发段的端部均远离蒸发段所通过的热源,从而使蒸发段的无效段分别远离其所通过的热源,进而提高热管的散热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热源处设置有多条热管的吸热段,因此每条热管的负担小,散热效率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管散热器的第一种布置方式图2为现有技术的热管散热器的第二种布置方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中多条热管的布置方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热管管壳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中多条热管的布置方式图;图6为图5所不的热管管壳的横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2、3、5、9_热源;4_散热器;6-管壳;7_毛细结构;8-工质;10、20-热管;11、21—传热路径;12、22—蒸发段;13、23_冷凝段。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多条热管I中形成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使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11;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使其向外散热;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方法中采用由多条热管内形成的多个传热路径的方法将CPU、GPU等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散发出去,从而保证CPU、GPU等元器件正常、可靠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热管包括管壳6、紧贴于管壳6内壁的毛细结构7和充满毛细结构7并密封于管壳6内的适量的工质8,热管的一端为封尾端,另一端为填充端。其中,管壳由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其可以采用铜材料,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其它材料,如铝、钢、碳钢、不锈钢、铁、镍、钛等及其合金或导热性能好的高分子材料等,且管壳6的横向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近似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的多边形。而紧贴于管壳内壁的毛细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毛细结构,如沟槽型毛细结构、丝网型毛细结构及烧结型毛细结构等。充满毛细结构7的工质通常为流体,其可以采用水、氨水、甲醇、丙酮或庚烷等液体作为工质,也可以在上述液体中添加铜粉、纳米碳材等可导热的微粒,从而增加工质的导热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多条热管中,每条热管内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如图3、5中箭头所示方向),且每条传热路径均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的端部至填充端的端部之间的热管构成,当多条热管内形成多条传热路径后,通过将上述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共同安置于一个冷源上的方法使散热段向外散热,从而使与传热路径中散热段位置对应的热管的填充端或封尾端形成冷凝段,再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共同安置于一个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多条热管中形成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使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使其向外散热;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多条热管中形成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至填充端的多条传热路径,使每条热管均具有一条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的传热路径; 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散热段并排相向设置且使其向外散热; 将多条传热路径中的所有吸热段并排相向的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以便通过每条传热路径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每个散热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路径由每条热管的封尾端的端部至该条热管的填充端的端部之间的热管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热路径的吸热段与每条热管的蒸发段相对应,每个所述传热路径的散热段与每条热管的冷凝段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吸热段的一部分并排相向的共同安置于一个或多个热源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热管多路径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热管的蒸发段的端部远离蒸发段所通过的热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张祥营梁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