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89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9
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方法为:a.在熔体制备罐中将硫酸氢铵、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以及一种或几种硫酸盐或硫酸氢盐加热融化;b.将步骤a所述的熔体加入混合罐;c.向混合罐的熔体中加入氯化铵;d.将步骤c的熔体加入氯化氢发生釜,升温至140~250℃,释放出氯化氢气体;e.将释放完氯化氢的熔体加入氨气发生釜,继续加热至250~320℃,释放出氨气;f.将释放完氨气的熔体返回混合罐,重复循环步骤c~e,连续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该工艺流程短、生产操作控制简单、反应温度低、能耗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
技术介绍
氯化铵是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时产出的副产品。目前,我国氯化铵的消费主要是以铵氮的形式加入复合肥,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麻类、蔬菜等作物,但是对少数的农作物如对干旱少雨地区以及对氯离子敏感的作物(如烟草、橙、桔、甘蔗等)不宜使用。而且,氯化铵作为氮肥只利用了其中的氮元素,有价值的氯元素却被白白浪费掉,还可能对土壤造成不良的影响。氯是化学工业产品中重要的元素,其基础产品如氯化氢和盐酸是无机化工和有机化工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氯化铵既是经济问题又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从氯化铵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何将氯化铵成功分解或转化成更有价值的产品,以实现资源深度利用和制碱工业副产氯化铵的有效转化无疑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氯化铵分解成功也必将对纯碱、烧碱、盐酸和盐湖镁资源开发利用产生深远影响。在专利GB743295A和GB716754中,在220°C 270°C时,向一种酸性硫酸盐熔体中加入氯化铵,在流体中通过热的稳定的惰性有机剥离蒸汽(如三氯苯)来剥离熔体中的氯化氢,在流体中通过更高温度(330°C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a.在熔体制备罐中将硫酸氢铵、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一种或一种以上硫酸盐或硫酸氢盐加热融化;???b.将步骤a所得的熔体加入混合罐,?c.向混合罐的熔体中加入氯化铵混合;d.将步骤c混合后的熔体加入氯化氢发生釜,在140~250℃下反应0.5~5h,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e.将释放完氯化氢后的熔体加入氨气发生釜,在250~320℃下反应0.5~4h,释放出氨气;???f.将释放完氨气后的熔体返回混合罐,重复循环步骤c~e,连续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凡梁雪松朱严谨李德高杨亚斌李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