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宇东专利>正文

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87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43
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主要包括:单体硬滴桶、排气膜和过滤膜,所述的单体硬滴桶为一次注塑成形的带有上口,下口和侧口的硬质透明单体结构,在该单体硬滴桶上同时密封安装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两种膜材,其中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侧壁上,封堵侧口,PES(聚醚砜)过滤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的底部,封堵下口,最终实现由单体硬滴桶塑料、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等三种材料的三个零件共同合围而成的桶形腔壁并带有过滤和排气双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核心目的是以最少的零件数量、最简单的结构和纯物理的密封方式,同时完成排气膜和过滤膜在一个单体上的安装并实现排气和过滤功能,实现环保、节省资源和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输液器中的滴斗以及其上所使用的排气膜和过滤膜组合装配以及零件数量,化学污染等控制问题,特别是涉及了一种以最少零件构成的无胶粘剂的环保形组合结构,提出了一种由单体硬质滴桶、排气膜和过滤膜(简称:一桶两膜)合围而成的完整腔壁结构,即在一个单体硬质滴桶零件上同时安装排气膜和过滤膜两种膜材,并且由上述的三种材料共同构成滴桶的完整形态的内腔壁。将两种不同的膜材料按照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的功能安装在滴桶上,使得硬质滴桶与两种膜在加工、储存和使用时不仅实现结构保护的功能、在制造上减少过多零件组装的复杂过程,还要杜绝粘接剂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和有毒化学成分(环己酮,丙酮,丁酮等粘接剂残留物)在人体内的残留和蓄积。
技术介绍
输液器使用排气膜精密过滤膜是最近5-10年开始发展,特别是使用PES (聚醚砜)和PTFE(聚四氟乙烯)膜,是最近开始的。因为PES效果好,通透性强,化学稳定,特别是医学领域,形成了主流,但是其自身的脆裂性一直是使用上的短处,一般过滤器是在2个零件上分别安装排气膜和过滤膜,然后再组合到一起,但对于滴桶的加工,也可以将滴桶分解成2部分,模拟过滤器加工过程,但是一般滴桶多为软性材料制造,对于排气膜一般也采用粘接密封处理,可能会导致排气膜变形破裂泄露,安装有PES过滤膜的硬质零件在与软质滴桶粘接时,不仅会有粘接剂的残留,还会因粘接剂进入过滤膜二失效减小过滤面积,影响使用。采用焊接方式,目前多用超声焊接,其他热焊接方式商不成熟。超声焊接对膜的破损有直接影响,目前的从底侧安装PES过滤膜的方式不论是粘接还是焊接都会产生安全问题、资源浪费的问题和环保污染的问题。以前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1110034956.X专利为本人早期设计,其中采用了上下2个硬质结构分别安装过滤膜和排气膜,然后再将两个带有滤膜的下部零件与带有排气膜的滴瓶零件焊接在一起,在制造过程中,虽然没有用粘接剂粘接,但是因为过滤膜与加工头距离过近,过滤膜靠近能量聚焦点,焊接时容易导致过滤膜的破损二报废,另外组件装卸加工过程繁琐,废品率高,还有就是2个结构装配时容易产生碎屑颗粒,存留在结构中,容易被液体冲入血管内引起栓塞。以前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1010276561.6的专利设计,在结构上说,是在滴斗侧壁安装排气组件和排气膜,用于排气,根据结构解析,采用的是一般粘接,最早是用于玻璃瓶输液时代的排气管的空气过滤接头上,由于不必承受过高的水压力而没有强调密封结构,该普通的排气结构如果安装在滴斗上,将要承受水压,通过以往的实验验证,该结构会发生液体泄漏,另外,在滴斗侧壁安装排气孔的结构,早在100年前的玻璃滴瓶时代(学名叫:莫菲氏滴瓶)就存在,该专利设计仅仅是将用于排气管上的排气膜结构转移到滴斗侧壁上,没有考虑到现时所要要求的密封性,另外,根据该专利所表达的图示,排气膜安装在滴斗侧壁的排气孔外,不构成滴斗内壁的组成部分,在使用上存在积液的问题,在该专利设计的底部,直接就是出液口,没有过滤功能。而本专利所设计的就是在一个单体滴斗上同时安装两片膜,各司其职地发挥功能,同时以最少的零件数量完成更多的使用任务和安全环保需求。之前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1010293954.8的专利设计,采用的滴斗时上下开口,下端开口上安装一个底盖,过滤膜安装在底盖上,然后再将底盖与滴斗下口按照传统工艺粘接密封(根据图示和现有产品工艺结构对比,结论是粘接),假如采用焊接方式,目前成熟的是超声焊接,如果从底部焊接,声波的聚焦点与PES膜过近,会产生击破PES过滤膜的问题。另外其滴斗侧壁所带排气膜安装模式也是采用了传统的排气管的空气过滤接头的无压力标准设计,以一般的粘接工艺实现固定和密封,根据实际验证,该结构不适合压力条件下的密封,即在一定压力下,该种粘接密封没有对排气膜产生合理的持久密封压力,同时加工时容易将胶水侵入排气膜上,导致排气失效。该专利所述结构复杂,胶水污染严重,残留化学物必定对人体有害。该专利设计结构复杂,零件过多,组装不可靠,带有化学粘接剂的污染和残留,即实现两种膜安装在滴斗上时,需要过多的零件支持和工艺保障,成本必然高,使用安全性必然低。以前所公布的专利号为ZL95216819.7的专利结构是最简单的过滤器,设计目的是排气流畅,是上世纪90年代的设计理念,过滤膜是原始的纤维结构(当时没有PES膜),2个零件以对合粘接方式将过滤膜固定在中间。与本文所述单体硬滴桶只有材料上有可比性,当时一般采用PVC材料制造过滤器,本文所述的单体硬滴桶本质上作为滴瓶使用,要便于肉眼观察,还要同时有排气和过滤两个基本功能,还要杜绝粘接剂以及残留,所以本专利技术满足同时的多种安全需要,包括制造过程和使用环节,同时减少零件,也是减少废弃物数量和加工过程的污染。现有一般的输液器的滴斗与过滤器是分离式的,串联在输液管路上,滴斗仅仅就是不带有任何膜材的零件,下游过滤器内单独安装过滤膜和排气膜,总体零件过多,普遍使用胶粘剂,滴瓶材料多使用含有DEHP(增塑剂)的PVC(聚氯乙烯),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环保、健康和节省形的设计结构,降低社会综合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零件过多,组装过程容易损毁PES (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 (聚四氟乙烯)排气膜密封不可靠,以及很多环节带有胶粘剂残留等缺陷,经过大量新结构实验的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由” 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核心目的是以最少的零件数量、最简单的结构和纯物理(不使用化学粘接剂)的密封方式,同时完成排气膜和过滤膜在一个单体上的安装并实现排气和过滤功能,节省了下游的过滤器装置和避免了过滤器装配到输液器总成上的胶粘剂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要包括:单体硬滴桶、排气膜和过滤膜,所述的单体硬滴桶为一次注塑成形的带有上口,下口和侧口的硬质透明单体结构,在该单体硬滴桶上非化学粘接形式同时密封安装PES (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 (聚四氟乙烯)排气膜两种膜材,其中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侧壁上,封堵侧口,PES(聚醚砜)过滤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的底部,封堵下口,最终实现由单体硬滴桶塑料、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等三种材料的三个零件共同合围而成的桶形腔壁并带有过滤和排气双功能。单体硬滴桶为不含氯成分的非PVC(聚氯乙烯)的医用级透明PC(聚碳酸酯)材料制造,也可以用其他的经过验证的材料制造。上述的排气膜和过滤膜均以物理性的热焊或挤压密封形式共同安装封堵在单体硬滴桶的侧口和下口上。排气膜2从单体硬滴桶I的侧口 5的外侧进入滴瓶安装在内壁上,过滤膜从单体硬滴桶内安装,构成完整的桶形内腔壁的三种材料的组合形式确定是PC(聚碳酸酯)和PES(聚醚砜)和PTFE(聚四氟乙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主要包括:单体硬滴桶1、排气膜2和过滤膜3,所述的单体硬滴桶I为一次注塑成形的带有上口 4,下口 6和侧口 5的PC(聚碳酸酯)材料的或其他经过验证的医用级硬质透明单体结构,在该单体硬滴桶I上非化学粘接形式同时密封安装PES (聚醚砜)材料的过滤膜3和PTFE (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主要包括:单体硬滴桶、排气膜和过滤膜,所述的单体硬滴桶为一次注塑成形的带有上口,下口和侧口的硬质透明单体结构,在该单体硬滴桶上以非化学粘接形式同时密封安装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两种膜材,其中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侧壁上,封堵侧口,PES(聚醚砜)过滤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的底部,封堵下口,最终实现由单体硬滴桶塑料、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等三种材料的三个零件共同合围而成的桶形腔壁并带有过滤和排气双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一桶两膜合围的腔壁结构,主要包括:单体硬滴桶、排气膜和过滤膜,所述的单体硬滴桶为一次注塑成形的带有上口,下口和侧口的硬质透明单体结构,在该单体硬滴桶上以非化学粘接形式同时密封安装PES(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聚四氟乙烯)排气膜两种膜材,其中PTFE (聚四氟乙烯)排气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侧壁上,封堵侧口,PES (聚醚砜)过滤膜安装在单体硬滴桶的底部,封堵下口,最终实现由单体硬滴桶塑料、PES (聚醚砜)过滤膜和PTFE (聚四氟乙烯)排气膜等三种材料的三个零件共同合围而成的桶形腔壁并带有过滤和排气双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宇东
申请(专利权)人:贾宇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