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弹出瓶塞,涉及一种热水瓶用瓶塞,在内柱体(18)的外缘面中部设有环形凹陷面(16),所述环形凹陷面与内柱体圆孔(11)的下部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开口(12),在至少三个开口的外部分别设有顶块(13),涨缩控制杆(5)下端压在弹簧(7)上,压柱(4)外部面处于外螺纹管(3)的光孔(2)内,外螺纹管连接圆孔上部设置的内螺纹(8),在涨缩控制杆的外缘面上中部设有V形槽(6),涨缩控制杆的V形槽(6)在压缩弹簧后对应顶块的V形凸出(15);橡胶套(22)的内环(19)套在内柱体的环形槽(10)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涨缩控制杆控制顶块,使得环形凸起条对瓶口的锁紧,确保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瓶塞不会出现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弹出瓶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瓶用瓶塞,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弹出瓶塞。
技术介绍
公知的,保温瓶作为一种水温保护的容器,在很多家庭或单位办公场所使用,在保温瓶的瓶胆里面装入的热水在倒出来一些时,在瓶胆里形成一定的空间,这时空间内膨胀的蒸汽会使木质瓶塞跳起;这时瓶胆内的压力大于大气压,所以瓶塞抵挡不住瓶内热空气的压力,造成瓶塞跳起使瓶胆里的热水快速降温;市售保温瓶的瓶塞为软木材料,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保温瓶瓶胆的瓶口部位为圆形,使得保温瓶的瓶口与瓶塞的接触面为线接触,有些做工较差的保温瓶瓶胆的瓶口为非圆形结构,在受到瓶内热空气压力时更是起不到保温作用,使用软木材料的瓶塞时,需要用力下压,以便使瓶塞变形形成与瓶口匹配的结构,这时一旦瓶胆存在厚薄不均匀时“有时会出现裂痕”,便会造成瓶胆爆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弹出瓶塞,本专利技术通过涨缩控制杆控制顶块,使得环形凸起条对瓶口的锁紧,确保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瓶塞不会出现弹出。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弹出瓶塞,包括橡胶套、内柱体、顶块、弹簧、涨缩控制杆、压柱和外螺纹管,橡胶套的上口内面设有内环,在橡胶套的外缘面中部设有复数条环绕的环形凸起条;所述内柱体上部设有挡环,在靠近挡环处设有环形槽,内柱体的上端面中部至内柱体的下部设有圆孔,在内柱体的外缘面中部设有环形凹陷面,所述环形凹陷面与内柱体圆孔的下部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开口,开口与开口之间为连接柱,在 至少三个开口的外部分别设有顶块,在顶块的内侧面中部分别设有V形凸出,在圆孔下部设有弹簧,涨缩控制杆下端压在弹簧上,涨缩控制杆的上端面中部设有缩颈的压柱,压柱外部面处于外螺纹管的光孔内,在外螺纹管是上部外缘面上设有环绕的提起环,外螺纹管连接圆孔上部设置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管下端面压在涨缩控制杆的上端面外檐上,在涨缩控制杆的外缘面上中部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与顶块的V形凸出结构匹配,涨缩控制杆的V形槽在压缩弹簧后对应顶块的V形凸出且形成至少三个顶块的收缩;橡胶套的内环套在内柱体的环形槽上,橡胶套的腔体包裹所述内柱体,内柱体环形凹陷面中的顶块外部面对应橡胶套的环形凸起条。所述的防弹出瓶塞,压柱和涨缩控制杆设置为一体。所述的防弹出瓶塞,在橡胶套外缘面中部设置的复数条环形凸起条中部的环形凸起条直径略大于上下的环形凸起条直径。所述的防弹出瓶塞,所述至少三个顶块的外缘面对接后形成圆形,在两两顶块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台阶,由台阶形成顶块的对接风靠近中部缝隙宽而靠近外缘缝隙窄,所述两两顶块的台阶内面顶在开口与开口之间的连接柱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弹出瓶塞,在本专利技术插入瓶胆口时,利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夹住外螺纹管上的提起环,大拇指压住压柱,使涨缩控制杆的V形槽对应顶块的V形凸出,顶块外部面内缩,相应的橡胶套上的环形凸起条内缩,本专利技术插入瓶胆口放好后,大拇指和食指和中指松开,受到弹簧的作用,涨缩控制杆向上运行,同时涨缩控制杆的V形槽上行并迫使顶块的V形凸出向外发力,橡胶套上的环形凸起条锁紧瓶胆口 ;当瓶胆内气体上升时,上升的气体在环形凸起条的作用下无法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瓶塞弹出;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环形凸起条中部的环形凸起条直径略大于上下的环形凸起条直径,可以适应瓶胆口的不规范“椭圆度不规范”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有效的规避了现有瓶塞外弹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在图中;1、提起环;2、光孔;3、外螺纹管;4、压柱;5、涨缩控制杆;6、V形槽;7、弹簧;8、内螺纹;9、挡环;10、环形槽;11、圆孔;12、开口 ;13、顶块;14、台阶;15、V形凸出;16、环形凹陷面;17、连接柱;18、内柱体;19、内环;20、环形凸起条;21、腔体;22、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在图1、2、3中所述的防弹出瓶塞,包括橡胶套22、内柱体18、顶块13、弹簧7、涨缩控制杆5、压柱4和外螺纹管3,橡胶套22的上口内面设有内环19,在橡胶套22的外缘面中部设有复数条环绕的环形凸起条 20 ;所述内柱体18上部设有挡环9,在靠近挡环9处设有环形槽10,内柱体18的上端面中部至内柱体18的下部设有圆孔11,在内柱体18的外缘面中部设有环形凹陷面16,所述环形凹陷面16与内柱体18圆孔11的下部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开口 12,开口 12与开口 12之间为连接柱17,在至少三个开口 12的外部分别设有顶块13,在顶块13的内侧面中部分别设有V形凸出15,在圆孔11下部设有弹簧7,涨缩控制杆5下端压在弹簧7上,涨缩控制杆5的上端面中部设有缩颈的压柱4,压柱4外部面处于外螺纹管3的光孔2内,在外螺纹管3是上部外缘面上设有环绕的提起环1,外螺纹管3连接圆孔11上部设置的内螺纹8,所述外螺纹管3下端面压在涨缩控制杆5的上端面外檐上,在涨缩控制杆5的外缘面上中部设有V形槽6,所述V形槽6与顶块13的V形凸出15结构匹配,涨缩控制杆5的V形槽6在压缩弹簧7后对应顶块13的V形凸出15且形成至少三个顶块13的收缩,所述至少三个顶块13的外缘面对接后形成圆形,在两两顶块13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台阶14,由台阶14形成顶块13的对接风靠近中部缝隙宽而靠近外缘缝隙窄,所述两两顶块13的台阶14内面顶在开口 12与开口 12之间的连接柱17上;橡胶套22的内环19套在内柱体18的环形槽10上,橡胶套22的腔体21包裹所述内柱体18,内柱体18环形凹陷面16中的顶块I外部面对应橡胶套22的环形凸起条20 ;在橡胶套22外缘面中部设置的复数条环形凸起条20中部的环形凸起条20直径略大于上下的环形凸起条20直径。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弹出瓶塞,使用时,利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夹住外螺纹管上的提起环I,大拇指压住压柱4,压柱4在外螺纹管3的光孔2中向下,所述涨缩控制杆压迫弹簧7收缩,使涨缩控制杆5的V形槽6对应环形凹陷面16中顶块13的V形凸出15,V形凸出15滑入涨缩控制杆5的V形槽6,顶块13外部面内缩,相应的橡胶套22上的环形凸起条20也内缩,在本专利技术插入瓶胆口放好后,大拇指和食指和中指松开所述压柱4、提起环1,受到弹簧7向上发力的作用,涨缩控制杆5向上运行,同时涨缩控制杆5的V形槽6上行并迫使顶块13的V形凸出15向外产生作用力,橡胶套22上的环形凸起条20便锁紧瓶胆口 ;当瓶胆内气体上升时,上升的气体在环形凸起条20的作用下无法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瓶塞弹出;有效的防范了现有瓶塞外弹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弹出瓶塞,包括橡胶套(22)、内柱体(18)、顶块(13)、弹簧(7)、涨缩控制杆(5)、压柱(4)和外螺纹管(3),其特征是:橡胶套(22)的上口内面设有内环(19),在橡胶套(22)的外缘面中部设有复数条环绕的环形凸起条(20);所述内柱体(18)上部设有挡环(9),在靠近挡环(9)处设有环形槽(10),内柱体(18)的上端面中部至内柱体(18)的下部设有圆孔(11),在内柱体(18)的外缘面中部设有环形凹陷面(16),所述环形凹陷面(16)与内柱体(18)圆孔(11)的下部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开口(12),开口(12)与开口(12)之间为连接柱(17),在至少三个开口(12)的外部分别设有顶块(13),在顶块(13)的内侧面中部分别设有V形凸出(15),在圆孔(11)下部设有弹簧(7),涨缩控制杆(5)下端压在弹簧(7)上,涨缩控制杆(5)的上端面中部设有缩颈的压柱(4),压柱(4)外部面处于外螺纹管(3)的光孔(2)内,在外螺纹管(3)是上部外缘面上设有环绕的提起环(1),外螺纹管(3)连接圆孔(11)上部设置的内螺纹(8),所述外螺纹管(3)下端面压在涨缩控制杆(5)的上端面外檐上,在涨缩控制杆(5)的外缘面上中部设有V形槽(6),所述V形槽(6)与顶块(13)的V形凸出(15)结构匹配,涨缩控制杆(5)的V形槽(6)在压缩弹簧(7)后对应顶块(13)的V形凸出(15)且形成至少三个顶块(13)的收缩;橡胶套(22)的内环(19)套在内柱体(18)的环形槽(10)上,橡胶套(22)的腔体(21)包裹所述内柱体(18),内柱体(18)环形凹陷面(16)中的顶块(1)外部面对应橡胶套(22)的环形凸起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弹出瓶塞,包括橡胶套(22)、内柱体(18)、顶块(13)、弹簧(7)、涨缩控制杆(5)、压柱(4)和外螺纹管(3),其特征是:橡胶套(22)的上口内面设有内环(19),在橡胶套(22)的外缘面中部设有复数条环绕的环形凸起条(20);所述内柱体(18)上部设有挡环(9),在靠近挡环(9)处设有环形槽(10),内柱体(18)的上端面中部至内柱体(18)的下部设有圆孔(11),在内柱体(18)的外缘面中部设有环形凹陷面(16),所述环形凹陷面(16)与内柱体(18)圆孔(11)的下部之间设有至少三个开口(12),开口(12)与开口(12)之间为连接柱(17),在至少三个开口(12)的外部分别设有顶块(13),在顶块(13)的内侧面中部分别设有V形凸出(15),在圆孔(11)下部设有弹簧(7),涨缩控制杆(5)下端压在弹簧(7)上,涨缩控制杆(5)的上端面中部设有缩颈的压柱(4),压柱(4)外部面处于外螺纹管(3)的光孔(2)内,在外螺纹管(3)是上部外缘面上设有环绕的提起环(I),外螺纹管(3)连接圆孔(11)上部设置的内螺纹(8),所述外螺纹管(3)下端面压在涨缩控制杆(5)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光,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附海镇多邦电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