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215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由水车、接水器、稳压池Ⅰ、虹吸池供水管、虹吸池供水管闸阀、稳压池Ⅱ供水管、稳压池Ⅱ供水管闸阀、辅助虹吸管、辅助虹吸管闸阀、稳压池Ⅱ、虹吸池、虹吸管、虹吸管闸阀、拍门、池壁、连通管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渠道输水条件下实现自动涌流灌溉的难题,实现了用渠道中的水作为动力的自动节水灌溉,无需电、油等外动力,无污染,对水质无要求,具有节能、省力、灌水均匀、灌水质量高、节水效率高、装置投资省、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一、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涌流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种在经济技术方面非常适合我国广大灌区现状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为了较准确地控制各涌流灌溉参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自动涌流灌溉,降低劳动强度,已研制成功了在井灌区压力管道输水情况下的灌溉系统,涌流地面节水 灌溉技术已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但我国目前大多数灌区为渠道输水灌区,无法利用上述技术,限制了涌流灌溉技术的发展。本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使用本装置进行农田灌溉,既不需要其它外动力,也没有对水质的限制,同时,又可实现自动灌溉,有利于涌流灌溉技术参数调控,有利涌流灌溉技术的推广,可规模化生产,使用方便、灵活,省工、省力、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是使用于农田涌流节水灌溉的装置,是一种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配套装置,在现有渠道输水的广大灌区,能利用渠道中水流作为动力,实现自动涌流灌溉。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包括水车、接水器、稳压池1、虹吸池供水管、虹吸池供水管闸阀、稳压池II供水管、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辅助虹吸管、辅助虹吸管闸阀、稳压池I1、虹吸池、虹吸管、虹吸管闸阀、拍门、池壁和连通管;所述的水车通过水车支架固定在渠道上,或固定在设置的专用固定底座上;接水器一端固定在水车上,另一端与稳压池I相连;渠道边墙上部设置稳压池I;固定稳压池I的河道顶部表面应向渠道内方向倾斜,使稳压池I充水满后的溢流水流入渠道内;渠道边墙兼作虹吸池的池壁,渠道和虹吸池之间设有连通管,以连通渠道和虹吸池;虹吸池为顶部开口的水池;虹吸池内设有稳压池II ;稳压池II池顶高程高于虹吸池内最高水位;稳压池II供水管连通稳压池I和稳压池II,稳压池II供水管出口设置在稳压池II中;虹吸池供水管一端与稳压池II供水管连通,另一端放置于虹吸池中;虹吸池供水管及稳压池II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虹吸池供水管闸阀及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用以调节管道中流量大小;辅助虹吸管一端设置在稳压池II一侧下部,另一端与虹吸管连通,帮助虹吸管形成虹吸,辅助虹吸管上设置有辅助虹吸管闸阀,可调节流量大小,同时,当稳压池II内水位下降,露出辅助虹吸管在稳压池II内的进口时,辅助虹吸管吸入空气,破坏虹吸管的真空,使虹吸管停止虹吸。虹吸管固定在虹吸池池底或池壁上;虹吸管呈倒U型,一端设置在虹吸池中,另一端与灌溉用管道连接;虹吸池通过连通管与渠道相通;连通管与虹吸池连接处设有拍门,防止虹吸池中水流倒流回渠道内。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在渠道输水条件下,可完成自动涌流灌溉。首先将装置固定好,当渠道中有水流通过时,水流冲击水车转动,在水车边缘上设置有水筒,其位置要低于渠道中的水位,能使水筒内装满水,水筒随水车转动,将渠道中的一部分水抬高到水车顶部,倒入接水器中,水由接水器输入到稳压池I中,多余的水由稳压池I顶溢流到渠道内,能保证稳压池I内始终充满水,起到稳压作用,以能使进入虹吸池供水管和稳压池II供水管内部的水流流量不变,两管中的流量分别用虹吸池供水管闸阀及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进行调节;由于虹吸池供水管直接向虹吸池中供水,所以,虹吸池中水位不断上升,此时拍门自动关闭,防止虹吸池中的水倒流回渠道中;由于稳压池II供水管向稳压池II中供水,稳压池II中水位也会不断上升;当虹吸池中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时,在辅助虹吸管的作用下,虹吸管自动形成虹吸,即可向田间供水,进行第一周期的灌溉,由于渠道中的水会连续进行补充,此时,水位会逐渐稳定,使虹吸流量不变,保证了向田间供水的稳定性。适当调整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和辅助虹吸管闸阀开度,能使得在虹吸管未形成虹吸前,稳压池II供水管中的流量大于辅助虹吸管中流量(使用前率定好),使稳压池II中的水位逐渐上升(当升高到稳压池II的池顶时,多余水量溢流到虹吸池中,稳压池II可制作的大一点,不让池中水溢流);当虹吸管形成虹吸后,由于虹吸作用,使得辅助虹吸管中流速加大,致使稳压池II中水位下降,当下降到辅助虹吸管进口时,吸入空气,破坏虹吸管的真空,使虹吸管停止虹吸。进入周期停水时间。通过以上动作,完成了第一周期的灌水过程和停水过程。由于稳压池I 一直向虹吸池供水管和稳压池II供水管中供水,而且流量不变,此时,虹吸池中水位再不断上升,当虹吸池中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时,在辅助虹吸管帮助下,虹吸管自动形成虹吸,即可向田间供水,进行第二周期的灌溉。这样,周而复始,实现了涌流灌溉。从停止虹吸到再次形成虹吸之间的时间为涌流灌溉的周期停水时间。可以通过调整9-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和11-辅 助虹吸管闸阀开度,调整12-稳压池II中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来调整周期灌水时间和周期停水时间,实现不同灌水要求的涌流灌溉。再者,可以通过调整15-虹吸管闸阀开度,以调整虹吸出水流量,满足田间灌溉对流量大小的需要。通过以上闸阀开度的调节,即可实现对不同流量、不同周期灌溉时间、不同周期停水时间、不同循环率的涌流灌溉技术参数的调节,满足了现实的需要。四附图说明图1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示意中:1-渠道;2_水车支架;3_水车;4_接水器;5_稳压池I ;6_虹吸池供水管;7_虹吸池供水管闸阀;8_稳压池II供水管;9_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10_辅助虹吸管;11_辅助虹吸管闸阀;12_稳压池II ;13_虹吸池;14_虹吸管;15_虹吸管闸阀;16_拍门;17_渠道边墙;18_连通管五具体实施例方式1、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本装置主要有渠道1、水车支架2、水车3、接水器4、稳压池I 5、虹吸池供水管6、虹吸池供水管闸阀7、稳压池II供水管8、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9、辅助虹吸管10、辅助虹吸管闸阀11、稳压池II 12、虹吸池13、虹吸管14、虹吸管闸阀15、拍门16、渠道边墙17、连通管18等构成。虹吸池13可用一般水池构造设计,连通管18可在修筑渠道时,预留一孔即可,或用一段管道代替亦可,其出口的拍门16可用轻质材料做成,采用立轴式支承,以减小拍门处的水头损失;为保证不变形,虹吸管14和辅助虹吸管10可采用钢管,其余管道可用UPVC管;稳压池I 5和稳压池II 8要求有一定的刚度,以使其工作中不变形为准;水车3用一般材料制作,以能稳定的转动,并将一定水提升起来为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供水管闸阀均为市购女口广叩ο(I)根据所需要的灌溉流量和周期灌水时间和周期停水时间,调整虹吸池供水管闸阀7、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9及辅助虹吸管闸阀11的开度,使进入虹吸池供水管6和稳压池II供水管8及辅助虹吸内10的水流流量恒定,以保证稳压池II 12和虹吸池13内的水位有规律地上下变动,确保周期灌水时间、周期停水时间、循环率等参数的稳定,实现高质量的涌流灌溉;(2)水车3在渠道I中水流的冲击下开始转动,通过其上的水筒提升部分水到接水器4中;(3)接水器4将水输送到稳压池I 5中,多余的水由稳压池I 5顶溢流到渠道I内,能保证稳压池I 5内始终充满水,起到稳压作用,以确保稳压池I 5输出水量的恒定;(4)通过调整虹吸管闸阀15开度,以调整虹吸管14的流量,从而满足田间灌溉对流量大小的需要。(5 )由于稳压池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车、接水器、稳压池Ⅰ、虹吸池供水管、虹吸池供水管闸阀、稳压池Ⅱ供水管、稳压池Ⅱ供水管闸阀、辅助虹吸管、辅助虹吸管闸阀、稳压池Ⅱ、虹吸池、虹吸管、虹吸管闸阀、拍门、池壁和连通管;所述的水车通过水车支架固定在渠道上,或固定在设置的专用固定底座上;接水器一端固定在水车上,另一端与稳压池Ⅰ相连;渠道边墙上部设置稳压池I;固定稳压池Ⅰ的河道顶部表面向渠道内方向倾斜,使稳压池Ⅰ充水满后的溢流水流入渠道内;渠道边墙兼作虹吸池的池壁,渠道和虹吸池之间设有连通管,以连通渠道和虹吸池;虹吸池为顶部开口的水池;虹吸池内设有稳压池Ⅱ;稳压池Ⅱ池顶高稍高于虹吸池内最高水位;稳压池Ⅱ供水管连通稳压池Ⅰ和稳压池Ⅱ,稳压池Ⅱ供水管出口设置在稳压池Ⅱ中;虹吸池供水管一端与稳压池Ⅱ供水管连通,另一端放置于虹吸池中;虹吸池供水管及稳压池Ⅱ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虹吸池供水管闸阀及稳压池Ⅱ供水管闸阀,用以调节管道中流量大小;辅助虹吸管一端设置在稳压池Ⅱ一侧下部,另一端与虹吸管连通,帮助虹吸管形成虹吸,辅助虹吸管上设置有辅助虹吸管闸阀,可调节流量大小;虹吸管固定在虹吸池池底或池壁上;虹吸管呈倒U型,一端设置在虹吸池中,另一端与灌溉用管道连接;虹吸池通过连通管与渠道相通;连通管与虹吸池连接处设有拍门,防止虹吸池中水流倒流回渠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管式自动涌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车、接水器、稳压池1、虹吸池供水管、虹吸池供水管闸阀、稳压池II供水管、稳压池II供水管闸阀、辅助虹吸管、辅助虹吸管闸阀、稳压池I1、虹吸池、虹吸管、虹吸管闸阀、拍门、池壁和连通管;所述的水车通过水车支架固定在渠道上,或固定在设置的专用固定底座上;接水器一端固定在水车上,另一端与稳压池I相连;渠道边墙上部设置稳压池I;固定稳压池I的河道顶部表面向渠道内方向倾斜,使稳压池I充水满后的溢流水流入渠道内;渠道边墙兼作虹吸池的池壁,渠道和虹吸池之间设有连通管,以连通渠道和虹吸池;虹吸池为顶部开口的水池;虹吸池内设有稳压池II ;稳压池II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堂孙玉霞董涛刘香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