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85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所述板栅的极耳中置或偏置,极耳下方设置一条中央大筋,所述中央大筋直接连接极耳与底部边框;所述中央大筋与侧面边框或四周边框之间由较粗的主筋连接;所述边框、主筋、中央大筋之间由网状小筋条连接。通过中央大筋将极耳处的电流均衡的分配给各主筋条,主筋条再将电流分配给各小筋条,从而达到平均分配电流的目的。使电池活性物质利用更加充分,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快速充放电,从来提高电池比功率,延长电池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用铅酸电池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二次电池,特别是最近若干年,铅酸电池在储能、电动车、牵引车、通信、照明等领域获得较快发展。混合动力车是一种环保节能的车辆,铅酸蓄电池在混合动力车的应用研究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混合动力汽车要求蓄电池具有高倍率放电能力,以及较高的储存能量,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而传统的铅酸电池比较笨重,放电功率以及循环寿命也不能满足混合动力车的要求。板栅是活性物质的导电体和承载体,在蓄电池中作为核心部分对电池放电起重要作用,公知的板栅结构参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能够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可快速充放电,改善电池大功率充放电能力,提闻板棚的耐腐蚀性能,并提闻畜电池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的极耳中置或偏置,极耳下方设置一条中央大筋,所述中央大筋直接连接极耳与底部边框;所述中央大筋与侧面边框或四周边框之间由较粗的主筋连接;所述边框、主筋、中央大筋之间由网状小筋条连接。优选地,所述中央大筋和/或主筋的形状设置为锥形或方形。优选地,所述网状小筋条形成的网格形状是菱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六角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主筋与侧面边框设置成斜向相交连接,相交角度为20° 8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央大筋将极耳处的电流均衡的分配给各主筋条,主筋条再将电流分配给各小筋条,从而达到平均分配电流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电池活性物质利用更加充分,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快速充放电,从来提高电池比功率,延长电池寿命。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蓄电池板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板栅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板栅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2的板栅结构与公知蓄电池板栅结构放电曲线对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2,反映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极耳I设计成偏置的,中央大筋2直接连接极耳I与底部边框6,中央大筋2的作用在于将极耳部位的电流均匀的传到底部,中央大筋2可以设计成锥形或方形,方向可以设计成垂直与底部边框6,或者斜向交叉于底部边框;主筋3连接中央大筋2与侧面边框5,主筋3与侧面边框5设计成斜向相交连接,相交角度为20° 85°,主筋3可以设计成方形或锥形;在中央大筋2,主筋3,边框5组成的闭合区间内,设计交叉连接的横向小筋条4与纵向小筋条41,横向小筋条4与纵向小筋条41组成的网格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六角形等;主筋3的主要作用是将中央大筋2的电流传导给小筋条,进一步平衡电流密度。实施例2:参见图3,反映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结构,极耳11设计成中置的,中央大筋12直接连接极耳11与底部边框16,中央大筋12的作用在于将极耳部位的电流均匀的传到底部,中央大筋12可以设计成锥形或方形,方向可以设计成垂直与底部边框16,或者斜向交叉于底部边框;主筋13连接中央大筋与侧面边框15,主筋13与侧面边框15设计成斜向相交连接,相交的角度为20° 85°,主筋可以设计成方形或锥形;在中央大筋12、主筋13、边框15组成的闭合区间内,设计交叉连接的纵向小筋条14与横向小筋条144,两者组成的网格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六角形等;主筋13的主要作用是将中央大筋12的电流传导给小筋条,进一步平衡电流密度。与例I相比,例2的电流密度更加均匀,大电流汇流能力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对比实施例1、实施例2的板栅与公知电池板栅的放电能力,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使用高倍率2C放电,三者的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由三种不同的曲线比较可见,采用本技术的板栅结构,在同样的放电制度下,放出的电量更多,且工作电压平台更高,在使用尺寸型号的相同的极板组装电池放电时,本技术组装的电池容量可以提高15% 20%,设计优越性显而易见。本技术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做出任何的限制。本技术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方式和变形,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的极耳中置或偏置,极耳下方设置一条中央大筋,所述中央大筋直接连接极耳与底部边框;所述中央大筋与侧面边框或四周边框之间由较粗的主筋连接;所述边框、主筋、中央大筋之间由网状小筋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的极耳中置或偏置,极耳下方设置一条中央大筋,所述中央大筋直接连接极耳与底部边框;所述中央大筋与侧面边框或四周边框之间由较粗的主筋连接;所述边框、主筋、中央大筋之间由网状小筋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大筋和/或主筋的形状设置为锥形或方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福根唐怀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