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键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51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键盘结构,其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按键层、接触层、发光层、开关层、上印刷线路层以及下印刷线路层,按键层设置有按键以及位于按键的背面的图文,接触层设置有接触点,发光层设置有发光区和第一通孔,开关层设置有金属弹片,上印刷线路层设置有第一接触区和第二通孔,下印刷线路层设置有第二接触区。上述各部分能够方便快速地叠装成键盘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发光层来实现背光效果以适用于光线不足;按键层的正面采用UV转印工艺做出整片状无间隙的按键,防尘防水;标识按键名的图文位于按键的背面,图文永久耐磨;开关层的金属弹片行程短、力度低且寿命长,第二通孔能够增加金属弹片的行程进而增强手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键盘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电脑的输入设备,键盘可分为104标准键盘、107标准键盘、笔记本式键盘以及无线键盘,其中,上述键盘普遍为剪刀脚结构键盘,其工作原理为:将按键排列成矩阵的形式,由硬件或软件随时对矩阵扫描,一旦某一按键被按下,键盘控制芯片的微处理器便根据其位置,将该按键的行列信息转换为位置码并送入主机或者直接在显示屏显示键名,再由键盘驱动程序查表,得到按键的ASCII 5马,最后送入内存中的键盘缓冲区供主机取出暂存的指令分析执行。现有的剪刀脚结构键盘一般包括有键帽(即字键)、由X架构的支撑体、起升降作用的硅胶回弹体以及三片式线路组成的键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剪刀脚结构键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结构复杂且装配不方便;键帽表面的图文易被摩擦掉,使用效果差;无背光效果,只能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适用范围比较局限;键盘整体厚度较厚,难以满足电脑键盘日益轻薄的要求,按键与按键之间有间隙,容易脏污滞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键盘结构,该新型键盘结构能够实现方便快速装配,且具有背光效果以适用于光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按键层(1)、接触层(2)、发光层(3)、开关层(4)、上印刷线路层(5)以及下印刷线路层(6),按键层(1)的正面设置有经UV转印而成的按键(11),按键层(1)于按键(11)的背面印制有可透光且用于标识按键名的图文(12),接触层(2)设置有与按键(11)位置对应的接触点(21),发光层(3)设置有与图文(12)位置对应的发光区(31)以及与接触点(21)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32),开关层(4)设置有与接触点(21)位置对应的金属弹片(41),上印刷线路层(5)的上表面和下印刷线路层(6)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线路布线,上印刷线路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明胡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