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52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感应灯,它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发光本体,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源接口、红外感应器、光源关闭电路、光源持续打开电路、两个感应控制电路和可固定发光本体的凹槽,所述发光本体顶端和内部设置有光源,发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手动开关和触电片,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配合触电片的触电柱,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人进入房间后可以自动使发光本体内部的光源发光,人走后可以自动关闭,发光本体内置蓄电池,也可以将发光本体拿出来作为手电筒使用,打开手动开关,可使发光本体顶端的电源发光,这样的组合感应灯,功能强大,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感应灯
技术介绍
现在的灯具越来越多,尤其便携式的灯具应用很广泛,但是现在便携灯具一般就是个照明的功能,很少在这样的灯具上投入太多成本,所以功能不是很强大,在一般卧室里面,如果没有设置双控开关的话,进去开灯,出去也要关灯,就会比较麻烦,在很黑的时候开灯也不方便,因此外面对应这样的情况设计一种便携的感应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席,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组合感应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感应灯,它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发光本体,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源接口、红外感应器、光源关闭电路、光源持续打开电路、两个感应控制电路和可固定发光本体的凹槽,所述发光本体顶端和内部设置有光源,发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手动开关和触电片,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配合触电片的触电柱。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壳设置设置有光源关闭按钮、光源持续打开按钮、第一感应开关按钮和第二感应开关按钮。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壳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窗口。有益效果: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人进入房间后可以自动使发光本体内部的光源发光,人走后可以自动关闭,发光本体内置蓄电池,也可以将发光本体拿出来作为手电筒使用,打开手动开关,可使发光本体顶端的电源发光,这样的组合感应灯,功能强大,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发光本体底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一种组合感应灯,它包括可分离的底座I和发光本体2,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源接口 3、红外感应器、光源关闭电路、光源持续打开电路、两个感应控制电路和可固定发光本体的凹槽4,所述发光本体顶端和内部设置有光源5,发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6、手动开关7和触电片8,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配合触电片8的触电柱9,所述底座外壳设置设置有光源关闭按钮、光源持续打开按钮、第一感应开关按钮和第二感应开关按钮,所述底座外壳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窗口 10。 所举之实施例及附图仅是对本本技术加以说明,并不加以任何限制,本技术还可尚有其它的变化实施方式,所以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案专利技术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权利要求的等效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发光本体,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源接口、红外感应器、光源关闭电路、光源持续打开电路、两个感应控制电路和可固定发光本体的凹槽,所述发光本体顶端和内部设置有光源,发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手动开关和触电片,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配合触电片的触电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发光本体,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源接口、红外感应器、光源关闭电路、光源持续打开电路、两个感应控制电路和可固定发光本体的凹槽,所述发光本体顶端和内部设置有光源,发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手动开关和触电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龙曹金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