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加工直径为1.00mm~2.381mm钢球的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包括主机部分,主机部分包括机体、主轴、提升电机、装料桶、打击电机以及打击叶片,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一皮带轮,提升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主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二皮带轮,打击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主轴的中部设有装料桶和打击叶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打击叶片焊在打击片轴上,装料桶的外侧设有封盖,封盖与打击片轴之间设有调心轴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型钢球强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
技术介绍
在仪器仪表、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需要大量的微型轴承,而这些微型轴承就需要大量的由军甲钢、轴承钢等材料制造的球与之相配。制作钢球的钢材有很多品种,但实际能供应的品种甚少,改进、更新设备,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轴承钢质量稳定性较差,波动大,与进口材料相比,其含氧量、非金属夹杂物、机械强度等都差,与日本钢球相比较,最大的差异就是钢球的硬度比日本钢球低(HRC洛氏硬度相差2度),钢球寿命试验的结果是国产钢球不耐磨,装国产钢球的轴承先于装日本钢球的轴承失效;另外国产钢球在轴承自动装配机上装配,表面会产生划条,日本钢球则不会产生,这说明钢球的表面硬度也没有日本钢球高。经过试验,钢球表面强化处理能改善钢球的强度,使之生产出的钢球表面的硬度达到或超过日本钢球的硬度,寿命试验的结果能使国产钢球接近或达到日本钢球的水平。钢球强化处理的机理是利用钢球的动能及势能,使之相互撞击,提高钢球的致密度,并且,在钢球的表面会产生一定厚度的冷作硬化层,硬化层的硬度较钢球的心部硬度要高2 3洛氏硬度(HRC),同时,经过强化处理的钢球,其心部硬度比未经强化处理的钢球的心部硬度要高I洛氏硬度(HRC)。以Imm钢球、质量(0.00000417kg/粒),提升高度0.8m,叶片转速IOOOrpm,打击叶片最大直径300mm为例:钢球的势能:Ep = mgh = 0.00000417*9.8*0.8 = 0.0000327 焦耳(J)钢球的动能:Ek = l/2*m*V*V = 1/2*0.00000417*3.14*0.3*1000*3.14*.0.3*1000 = 1.85 焦耳(J)由此可见,由于1.0Omm 2.381mm钢球质量比较小,强化机的装料桶的直径也不大,其势能对钢球的强化基本上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就要靠动能,钢球动能的产生主要靠中间高速旋转的打击叶片与自由落体状态下的钢球发生碰撞产生,其动能的大小与钢球的质量有关,及与高速旋转的打击叶片的转速有关,而硬化层的深度与动能有关,所以,通过调整打击叶片的转速可以改变硬化层的深度。硬化层的致密度与表面的硬度均匀性与强化的时间有关,通过调整强化的时间,可以改变表面的硬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加工直径为1.0Omm 2.381mm钢球的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本技术的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包括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机体、主轴、提升电机、装料桶、打击电机以及打击叶片,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一皮带轮,提升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主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二皮带轮,打击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主轴的中部设有装料桶和打击叶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打击叶片焊在打击片轴上,装料桶的外侧设有封盖,封盖与打击片轴之间设有调心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打击叶片采用IOmm钢板制作,打击叶片宽度为250臟,高度为100mm。进一步的,打击叶片的数量为6片。进一步的,所述装料桶外圆部分用IOmm钢板滚制,装料桶厚度250mm。进一步的,所述封盖与装料桶之间采用法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电机采用1: 30减速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装料桶的装料口的直径定为4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加工微型钢球的强化设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部件采用分体式结构,完全改变了国内现有的套轴双驱的方式,省却了特大型齿轮,节约了成本,最主要的是无死角,保证每批产品强化后都能清干净,防止了混球,可强化的规格向下延伸至1.0Omm(国内产品一般加工规格为3.0Omm,出球要出清比较困难,只适用于加工量大、单一品种的钢球)。由于出球容易,可调速,此专利产品更适用于小规格、小批量、多规格的高精度球坯的强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包括主机部分,主机部分包括机体11、主轴12、提升电机13、装料桶21、打击电机15以及打击叶片22,主轴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座17以及第一皮带轮18,提升电机13通过皮带16与第一皮带轮18连接,主轴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座19以及第二皮带轮20,打击电机15通过皮带14与第二皮带轮20连接,主轴12的中部设有装料桶21和打击叶片22,装料桶21与打击叶片22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打击叶片22焊在打击片轴上,装料桶21的外侧设有封盖23,封盖23与打击片轴之间设有调心轴承24。装料桶21的装料口的直径定为450mm。打击叶片22采用IOmm钢板制作,打击叶片22宽度为250臟,高度为100mm。打击叶片22的数量为6片。装料桶21外圆部分用IOmm钢板滚制,装料桶21厚度250mm。封盖23与装料桶21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提升电机13采用1: 30减速电机。为了保证出球干净,本设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部件采用分体式结构,而不采用套轴双驱的方式;为了加工的方便,本设备装料桶的装料口的直径定为450mm,便于焊接打击叶片及装料桶的内部打磨,同时,也便于钢球强化后的清理检查;由于强化钢球的规格不同、装球数量的多少、强化层要求深度的不同等,所以,装料桶、打击叶片均采用变频调速,整机采用定时器控制;装球量按50kg设计。本技术主要制作要点如下:1、装料桶外圆部分用IOmm钢板滚制,装料桶厚度250mm,—面用IOmm钢板气割后,与外圆部分焊接;2、焊接打击叶片,叶片用IOmm钢板制作,叶片宽度250mm,高度100mm,将叶片与外圆部分及断端面焊在一起,叶片数量6片;内部磨光,消除死角;3、再焊上有进料口的端盖,与打击叶片也焊在一起,内部磨光;4、在车床上加工毛坯装料桶,焊上带加强筋的法兰主轴,然后在车床上加工好整个装料桶;5、打击叶片的材料采用45号钢,直接焊在打击片轴上,防止高速旋转时由于机械原因脱落(转速比一般大的强化机要高);6、主机与打击部件的中心高度尽可能一致,封盖与打击片轴之间采用调心轴承,可解决主机部分与打击部分由于中心高度微量的不一致以及水平安装时两部件轴线的不平行所带来的影响;7、封盖与装料桶之间用法兰连接,它们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防止球卡进去; 8、提升电机采用1: 30减速电机,再采用变频器,否则装料桶转速减速不能做到小于IOrpm ;主电机功率2.2kw,打击电机功率0.75kw,均采用变频器,电路设计时要增加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间10小时以内可调。加工参数及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机体、主轴、提升电机、装料桶、打击电机以及打击叶片,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一皮带轮,提升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主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二皮带轮,打击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主轴的中部设有装料桶和打击叶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打击叶片焊在打击片轴上,装料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钢球强化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机体、主轴、提升电机、装料桶、打击电机以及打击叶片,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一皮带轮,提升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主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二皮带轮,打击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主轴的中部设有装料桶和打击叶片,装料桶与打击叶片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打击叶片焊在打击片轴上,装料桶的外侧设有封盖,封盖与打击片轴之间设有调心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钟杰,张红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龙湾沙城钢球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