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390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纱装置,所述退纱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中并排装设有主罗拉和辅罗拉,壳体外装有电机,主罗拉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辅罗拉通过皮带与主罗拉连接,壳体上与罗主罗拉垂直方向的两侧边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调整纱线的张力,保持同步性,控制方便,节省人力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调整纱线张力的退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织造产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纱线问题。比如遇到问题纱线,需要将多余的纱线回收,否则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者在织做分离边时,需要从外界添加若干纱线。补充纱线时需要控制纱线的张力,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力控制,一般都是采用纱筒来实现,而纱筒是无法自动调整纱线的张力的,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精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增加人力成本,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整纱线张力的退纱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纱装置,所述退纱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中并排装设有主罗拉和辅罗拉,壳体外装有电机,主罗拉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辅罗拉通过皮带与主罗拉连接。所述壳体上与主罗拉垂直方向的两侧边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位。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本技术通过电机控制罗拉的转动速度,以此来调整纱线的张力,工人只需要调节电机的转速,即可控制罗拉的转动速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纱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壳体的内腔中并排装设有主罗拉(3)和辅罗拉(2),壳体外装有电机(5),主罗拉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辅罗拉通过皮带与主罗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蒋辉梁庆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