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前置水过滤器,包括外壳及与外壳密封连接的上盖,上盖构成有源水进口和净水通口,外壳内设有接通源水进口的源水内腔,源水内腔内设有将源水内腔内源水过滤后将净水导入净水通口的超滤膜组。上盖在源水进口至源水内腔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上盖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能避免源水水压过大而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组件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是前置水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城市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因源水污染而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纯水机得到应用。现有纯水机普遍存在多级预处理滤组,并经过多级预处理后由增压泵增压,再输入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过滤后得到净水,多级预处理滤组导致纯水机结构复杂,且在源水水压较大时易导致预处理滤组内的组件造成损坏,进而会影响到正常的制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在源水水压较大时能阻断源水输入,进而能避免组件损坏的前置水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前置水过滤器,包括外壳及与外壳密封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构成有源水进口和净水通口,外壳内设有接通源水进口的源水内腔,源水内腔内设有将源水内腔内源水过滤后将净水导入净水通口的超滤膜组,所述上盖在源水进口至源水内腔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所述上盖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本技术在应用时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将净水通口排出的净水直接投入使用,或将净水通口排出的净水接入反渗透滤组进行再次过滤后再投入使用。所述上盖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有压环板,所述源水内腔内设有薄膜套,上盖设有接通薄膜套内部的冲洗水口,超滤膜组位于薄膜套内,所述薄膜套下端构成有源水通口,薄膜套上端开口,且薄膜套上端的开口边缘均嵌入压环板内。本技术通过压环板对薄膜套进行固定,在压环板的作用下源水内腔内源水流通时,薄膜套也不易出现较大的变型,即保证流经本技术的源水通过薄膜套内部进行流通。所述上盖连接有下端开口的料壳,超滤膜组上端与料壳下端开口大小形状匹配并嵌入料壳内,料壳与超滤膜组之间构成有接通净水通口的滤料腔,所述超滤膜组过滤后的净水通过滤料腔后与净水通口接通。本技术通过将超滤膜组上端设置为与料壳下端开口大小形状匹配,如此,能通过料壳对超滤膜组进行定位,且保证从净水通口流出的水流都经过超滤膜组处理。所述上盖连接有压盖,压盖上连接有调节件,所述上盖构成有接通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的封水口,所述限压组件包括封水垫、控制板、感压膜片、压板及感压弹簧,所述感压膜片周边密封固定于上盖和压盖之间,感压膜片、压盖及调节件三者之间构成有空腔,压板和感压弹簧均设置在空腔内,压板连接于感压膜片中央部位,感压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压板和调节件,所述控制板中央部位位于源水进水腔内,控制板上端穿过感压膜片中央部位和压板并设置在空腔内,感压膜片中央部位与控制板紧固连接,控制板下端穿过封水口并设置在低压腔内,控制板下端构成有封水板,所述封水垫套设在控制板上,封水垫设置于封水板上端面且与封水口位置对应。本技术应用时,若进入源水进水腔内水压较大,源水进水腔内水压对感压膜片的作用力使控制板上移,进而带动封水垫封闭封水口来阻断水流的流通。所述限压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控制板上的紧固套筒,所述紧固套筒上端密封连接于感压膜片下端面,紧固套筒下端连接于封水垫上端面。本技术通过增设紧固套筒,能避免控制板在上下移位的过程中感压膜片与控制板接触部位不会在控制板上下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括外壳及与外壳连接的上盖,源水内腔内设有超滤膜组,上盖在源水进口至源水内腔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上盖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技术应用时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流经本技术的水路通断,在源水进水腔内水压较大时使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之间水流断开,进而能避免过大的源水水压对本技术内的组件造成损坏。(2)本技术上盖设有接通薄膜套内部的冲洗水口,超滤膜组位于薄膜套内,薄膜套下端构成有源水通口,薄膜套上端开口,薄膜套上端的开口边缘由压环板固定,流经本技术的水流需经过薄膜套下端的源水通口进入再流出,如此能保证在对超滤膜组进行冲洗时冲洗水能对超滤膜组冲洗充分,而不是直接从源水内腔进入后从冲洗水口流出,保证了对超滤膜组的冲洗质量。(3)本技术的料壳与超滤膜组之间构成有接通净水通口的滤料腔,本技术在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源水的水质在滤料腔中添加滤料,如此能进一步的保证过滤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01、源水进口,02、封水口,03、紧固套筒,04、感压膜片,05、压板,06、调节件,07、感压弹簧,08、螺母,09、空腔,10、压盖,11、净水通口,12、冲洗水口,13、上盖,14、料壳,15、滤料腔,16、冲洗通道,17、密封圈一,18、压环板,19、密封垫,20、套环,21、源水内腔,22、源水通口,23、超滤膜组,24、薄膜套,25、外壳,26、连接板,27、密封圈二,28、紧固件,29、低压腔,30、封水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不,前置水过滤器,包括外壳25及与外壳25连接的上盖13,外壳25与上盖13连接部位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 27,上盖13上套设有紧固外壳25与上盖13连接的紧固件28。上盖13构成有源水进口 01和净水通口 11,外壳25内设有接通源水进口 01的源水内腔21,源水内腔21内设有将源水内腔21内源水过滤后将滤后得到的净水导入净水通口 11的超滤膜组23,为了加强超滤膜组23的结构,超滤膜组23上端设有套设在超滤膜组23上的套环20。上盖13在源水进口 01至源水内腔21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29,上盖13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29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上盖13连接有压盖10,压盖10上连接有调节件06,上盖13构成有接通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29的封水口 02。限压组件包括封水垫30、紧固套筒03、控制板、感压膜片04、压板05、螺母08及感压弹簧07,感压膜片04周边密封固定于上盖13和压盖10之间,感压膜片04、压盖10及调节件06三者之间构成有空腔09,调节件06设有接通空腔09的气孔。压板05、螺母08及感压弹簧07均设置在空腔09内,压板05连接于感压膜片04中央部位,控制板中央部位位于源水进水腔内,控制板上端穿过感压膜片04中央部位和压板05并设置在空腔09内,螺母08套设在控制板上且对压板05进行上限位,感压弹簧07两端分别作用于螺母08上端面和调节件06。控制板下端穿过封水口 02并设置在低压腔29内,控制板下端构成有封水板,封水垫30套设在控制板上,封水垫30设置于封水板上端面且与封水口 02位置对应。紧固套筒03套设在控制板上,紧固套筒03上端密封连接于感压膜片04下端面,紧固套筒03下端连接于封水垫30上端面,感压膜片04在螺母08和紧固套筒03的作用下与控制板紧固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以下结构:上盖13连接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置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5)及与外壳(25)密封连接的上盖(13),所述上盖(13)构成有源水进口(01)和净水通口(11),外壳(25)内设有接通源水进口(01)的源水内腔(21),源水内腔(21)内设有将源水内腔(21)内源水过滤后将净水导入净水通口(11)的超滤膜组(23),所述上盖(13)在源水进口(01)至源水内腔(21)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29),所述上盖(13)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29)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前置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5)及与外壳(25)密封连接的上盖(13),所述上盖(13 )构成有源水进口( OI)和净水通口( 11),外壳(25 )内设有接通源水进口( OI)的源水内腔(21),源水内腔(21)内设有将源水内腔(21)内源水过滤后将净水导入净水通口(11)的超滤膜组(23),所述上盖(13)在源水进口(Ol)至源水内腔(21)接通的通道上依次构成有源水进水腔和低压腔(29),所述上盖(13)内设有受源水进水腔内水压作用来控制源水进水腔与低压腔(29)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限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3)连接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连接有压环板(18),所述源水内腔(21)内设有薄膜套(24),上盖(13)设有接通薄膜套(24)内部的冲洗水口(12),超滤膜组(23)位于薄膜套(24)内,所述薄膜套(24)下端构成有源水通口(22),薄膜套(24)上端开口,且薄膜套(24)上端的开口边缘均嵌入压环板(1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3)连接有下端开口的料壳(14),超滤膜组(23)上端与料壳(14)下端开口大小形状匹配并嵌入料壳(14)内,料壳(14)与超滤膜组(23)之间构成有接通净水通口(11)的滤料腔(15),所述超滤膜组(23)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浦太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