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56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光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与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接收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能量损耗以及热能对电池管理系统损害的现象,能够有效控制电池充放电时的均衡,非常适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均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电池充放电的均衡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锂电池均衡通常采用旁路控制方式或者耗能控制方式,如在锂电充电过程中,如果发觉电池组内某节电池充电电压达到保护电压,则关闭整组充电或者将此节电池旁路或通过电阻消耗法将电能消耗掉。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均衡技术要么损失能量,要么会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其它元件造成热损害,且不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的充放电时间。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均衡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均衡控制电路,能够克服现有的均衡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均衡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均衡控制电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能量损耗以及热能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元件损害,且能够有效的实现电池充放电时的均衡控制,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均衡控制电路,主要包括:光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与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接收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光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较佳的,前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电阻R47和电阻R48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7传输至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较佳的,前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中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46、电阻R45、电阻R44、电容C21以及电容C22 ;所述电阻R46的一端与光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6和光耦合器的发射极均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2连接,所述电阻R4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5和所述电容C22均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1连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均衡控制电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并使光耦合器与滤波电路连接,这样,在电池管理系统将控制信号施加于均衡控制电路时,均衡控制电路能够正常输出电池所需要的电压或电流,在电池管理系统没有控制信号施加于均衡控制电路,均衡控制电路可以自动关闭电源输出;从而本专利技术不但能够根据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为电池提供对应的电压或电流,避免了能量损耗以及热能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元件损害,还可以有效控制电池充放电时的均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均衡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均衡控制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光稱合器和滤波电路。光稱合器的输入端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滤波电路接收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光I禹合器可以为包含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光I禹合器,且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两个电阻连接,如图1中的电阻R47和电阻R48,这样,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7传输至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本专利技术中的滤波电路可以为包含电阻和电容的滤波电路,如图1中的电阻R46、电阻R45、电阻R44、电容C21和电容C22,且电阻R46的一端与光稱合器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5的一端与电阻R46和光稱合器的发射极均连接,电阻R45的另一端与电容C22连接,电阻R44的一端与电阻R45和电容C22均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电容C21连接。当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到电池组内某节电池需要均衡时,电池管理系统发出一个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方波,该方波为控制信号,PWM方波的宽度可以表示出需要均衡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该控制信号施加于光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侧,即施加在电阻R47上。光耦合器中的光敏三极管侧输出一个与PWM方波完全一致的PWM2方波;PWM2方波在经过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4、电容C21以及C22滤波后成为一直流控制信号Vref,该直流控制信号Vref用来控制电池的电压或电流的均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合器和滤波电路; 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与该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接收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电阻(R47)和电阻(R48)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7)传输至光耦合器的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46)、电阻(R45)、电阻(R44)、电容(C22)以及电容(C21); 所述电阻(R46)的一端与光耦合器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6)和光耦合器的发射极均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2)连接,所述电阻(R44)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5)和所述电容(C22)均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1)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均衡控制电路,包括光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与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接收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能量损耗以及热能对电池管理系统损害的现象,能够有效控制电池充放电时的均衡,非常适于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合器和滤波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接收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集电极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与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接收所述光耦合器的发射极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滤波后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书赵星张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凯迈洛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