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昭雄专利>正文

滚沟机头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031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沟机头座结构,以一可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为主体;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轴承座下侧向左右延伸靠持架,轴承座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另端为一轴心端之传动轴;机头座上另有一油压唧筒与一油压缸之装置。此结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增加原车牙机之用途,提升其适用性,降低配管工程之成本,提升配管作业之便利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沟机头座结构。一般配管作业中常见之接管方式除了螺牙、焊接等方式外,另外尚有利用法兰或卡箍环之接合方式;其中,螺牙之接管方式需在管之末端车制螺牙,而利用法兰或卡箍环之接管方式则需在接管之末端形成沟槽,以利法兰或卡箍环末端之凸唇伸入沟槽中扣持,才不至于因为外力之作用使之松脱掉落。在一全程之配管工程中,施工者需依管之输送物质、不同之施工环境甚至于不同之施工条件而决定作用何种接管方式,所以在配管业界而言,车牙机与滚沟机则为必备之加工机械,又由于接管之车牙及滚沟加工需通过高扭力低转速之运转方可准确完成,故其加工机械之马达头需具有高扭力低转速之特性,也因此专属之车牙机与滚沟机价格仍过于昂贵;于是,有业者为降低马达成本,采用高转速之马达配合变速箱而使其转速降低,但由于其扭力仍需由高马力之马达获得,故使其整体之体积因而增加,将造成操作搬运之不便。况且,车牙机或滚沟机为专属加工机械,对施工者而言誓必同时购置方可应付配管工程之需要,无形中增加施工之成本,且两组机械同时配设于施工现场,亦会增加现场施工之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可轻易架设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上使用之滚沟机头座结构;增加原车牙机之用途,大辐提升其适用性,同时操作者不需另行购置专属之滚沟机,降低配管工程之成本,以及提升配管作业之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以一可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为主体;其特征在于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轴承座下侧向左右延伸有靠持架,轴承座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另端为一轴心端之传动轴;机头座上另有一油压唧筒与一油压缸相组合之装置,带动另一滚沟模组与前述传动轴之滚沟模相对接压抵,而滚沟模组之一侧与油压缸之活塞杆相枢接,另侧则以一心轴与一深度调节钮相穿设,油压唧筒以一输油管将液压由注入油压缸中,同时通过加压扳手与释压扳手控制注油与排油之动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马达头之夹头将传动轴之轴心端夹固,可使操作者搭配手边现有之车牙机使用,而可增加原车牙机之用途,而不需另行购置专属之滚沟机,减除重复购置马达头之成本;另由于其可轻易架设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上使用之特性,而提供一体积小、结构简单之滚沟机头座结构,大幅增加其适用性,以及配管作业之便利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使用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施行状态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之动作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之动作示意图。本技术之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以一可与一般车牙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10为主体,并可配合扶撑轮或延伸套轴30使用;其中,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11,轴承座11下侧向左右延伸靠持架13,轴承座11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121、另端为一轴心端122之传动轴12;机头座10上另有一油压唧筒14与一油压缸15相组合之装置,用以带动另一滚沟模组16与前述传动轴12之滚沟模121相对接压抵,而滚沟模组16之一侧与油压缸15之活塞杆151相枢接,另侧则以一心轴161与一深度调节钮17相穿设,油压唧筒14以一输油管142将液压由注入油压缸15中,同时通过加压扳手141与释压扳手143控制注油与排油之动作。至于本技术之装配方式如图2所示,其先行将一车牙机之牙模卸除,仅使用马达头40之组件,将机头座10跨置于马达头40之平行柱42上,而为配合不同规格之马达头40使用,可先行在传动轴之轴心端锁结一延伸套轴30,再以马达头40之夹头41确实将延伸套轴30夹固即可,而通过马达头40带动以高扭力低转速运转,其靠持架13则依马达头40之旋向而与马达头40之平行柱42相支撑抵靠,以使机头座10稳固并不随马达头40旋转。本技术在操作时,先如图3所示,将机头座10与马达头40相组装结合,将再被加工管体50之管壁夹置于滚沟模121与滚沟轮组16间,并同时配合脚架60与扶撑轮20扶撑管体50以确保运转之稳定;运转时,如图4A、4B所示,经由扳压油压唧筒14之加压板手141,使油压缸15之活塞杆151伸出,以带动沟模轮组16依心轴161为轴心摆动而向滚沟模121抵靠,此时如图4A所示,配合管体50经传动轴12之带动而旋转,持续压动加压扳手141,以及调节深度调节钮17,而逐渐压深管壁之沟纹直到加工成型,再如图4B所示,扳动释压扳手143,此时油压缸15内之液压油排出而活塞杆151上升,使滚沟轮组16脱离管体50即可将管体50抽出。本技术由于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可轻易架设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上使用,而增加原车牙机之适用性,不需另行购置专属之滚沟机,而降低配管工程之成本,以及提升配管作业之便利性,提供滚沟作业另一较佳可行之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滚沟机头结构,主要以一可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为主体;其特征在于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轴承座下侧向左右延伸靠持架,轴承座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另端为一轴心端之传动轴;机头座上另有一油压唧筒与一油压缸相组合之装置,带动另一滚沟模组与前述传动轴之滚沟模相对接压抵,而滚沟模组之一侧与油压缸之活塞杆相枢接,另侧则以一心轴与一深度调节钮相穿设,油压唧筒以一输油管将液压由注入油压缸中,同时通过加压扳手与释压扳手控制注油与排油之动作。专利摘要一种滚沟机头座结构,以一可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为主体;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轴承座下侧向左右延伸靠持架,轴承座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另端为一轴心端之传动轴;机头座上另有一油压唧筒与一油压缸之装置。此结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增加原车牙机之用途,提升其适用性,降低配管工程之成本,提升配管作业之便利性。文档编号B23Q1/00GK2326384SQ9821222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昭雄 申请人:陈昭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沟机头结构,主要以一可与一般车牙机之马达头相装配使用之机头座为主体;其特征在于:机头座贯穿一轴承座,轴承座下侧向左右延伸靠持架,轴承座中套置一端为滚沟模另端为一轴心端之传动轴;机头座上另有一油压唧筒与一油压缸相组合之装置,带动另一滚沟模组与前述传动轴之滚沟模相对接压抵,而滚沟模组之一侧与油压缸之活塞杆相枢接,另侧则以一心轴与一深度调节钮相穿设,油压唧筒以一输油管将液压由注入油压缸中,同时通过加压扳手与释压扳手控制注油与排油之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昭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