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016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5:19
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还包括一设于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筒体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筒体下出口的隔臭板,隔臭板的一头设有配重块从而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隔臭板可转动,配重块的上方具有配重块的活动空间;筒体的下端还设有一挡水板,挡水板位于隔臭板的上方,该挡水板从隔臭板的配重块一侧向隔臭板的另一侧由上自下倾斜,挡水板的下端与筒体的下端围成下出水口,挡水板的下端与筒体的最下端相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防虫、防臭、防溢水,使用更加卫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落水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落水配件的主要形式是落水管,现有的落水配件还存在的缺点在于:不具有防虫、防臭、防溢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落水配件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虫、防臭、防溢水的新型落水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所述的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下出口的隔臭板,所述隔臭板的一头设有配重块从而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的隔臭板可转动,所述配重块的上方具有配重块的活动空间;所述筒体的下端还设有一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位于所述隔臭板的上方,该挡水板从隔臭板的配重块一侧向隔臭板的另一侧由上自下倾斜,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围成下出水口,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最下端相平。进一步,所述挡水板上设有两个下延的铰座,所述的隔臭板位于两个铰座之间,所述隔臭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铰座铰接。进一步,所述的筒体螺设于所述的落水管内。进一步,所述的落水管包括上管、中管和下管,所述上管的下部套入所述中管的上部,所述中管的下部套入所述下管的上部;所述中管的头部设有中外螺纹,所述的上管上套有上定位套,所述上定位套的侧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上定位套部分插入上管和中管之间从而定位中管;所述的上管外还套有上锁紧螺套,所述上锁紧螺套的上端具有第一锁紧端面,所述的上锁紧螺套螺设在所述的中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一锁紧端面锁紧所述的上定位套;所述下管的头部设有下外螺纹,所述的中管上套有下定位套,所述下定位套的侧面亦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下定位套部分插入中管和下管之间从而定位下管;所述的中管外还套有下锁紧螺套,所述下锁紧螺套的上端具有第二锁紧端面,所述的下锁紧螺套螺设在所述的下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二锁紧端面锁紧所述的下定位套。进一步,所述的中管还联通有分支管路。本技术在使用时,下水时,水从落水管流下来,冲开隔臭板,水可顺利下流。不下水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隔臭板回转,隔臭板回转直至碰到挡水板和筒体的下端面后定位,由隔臭板将下出水口封闭,起到防虫、防臭、防溢水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防虫、防臭、防溢水,使用更加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防回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落水管包括上管1、中管2和下管3,所述上管I的下部套入所述中管2的上部,所述中管2的下部套入所述下管3的上部;所述中管2的头部设有中外螺纹,所述的上管I上套有上定位套4,所述上定位套4的侧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上定位套4部分插入上管I和中管2之间从而定位中管;所述的上管I外还套有上锁紧螺套5,所述上锁紧螺套5的上端具有第一锁紧端面6,所述的上锁紧螺套5螺设在所述的中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一锁紧端面6锁紧所述的上定位套4 ;所述下管3的头部设有下外螺纹,所述的中管2上套有下定位套7,所述下定位套7的侧面亦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下定位套7部分插入中管2和下管3之间从而定位下管;所述的中管2外还套有下锁紧螺套8,所述下锁紧螺套8的上端具有第二锁紧端面9,所述的下锁紧螺套8螺设在所述的下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二锁紧端面9锁紧所述的下定位套7。落水管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落水管长度的调节,进行调节时,拧开上锁紧螺套5,然后将上定位套4移至上管I的合适位置,再移动中管2,使上定位套4部分插入上管I和中管2之间,再拧紧上锁紧螺套5即可再次锁紧上定位套4 ;拧开下锁紧螺套8,然后将下定位套7移至中管2的合适位置,再移动下管3,使下定位套7部分插入中管2和下管3之间,再拧紧下锁紧螺套8即可再次锁紧下定位套7。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所述的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10,所述筒体10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10下出口的隔臭板11,所述隔臭板11的一头设有配重块12从而在配重块12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的隔臭板11可转动,所述配重块12的上方具有配重块12的活动空间;所述筒体10的下端还设有一挡水板13,所述的挡水板13位于所述隔臭板11的上方,该挡水板13从隔臭板的配重块一侧向隔臭板的另一侧由上自下倾斜,所述挡水板13的下端与所述筒体10的下端围成下出水口,所述挡水板13的下端与所述筒体10的最下端相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筒体10螺设于所述的中管2内,所述挡水板上设有两个下延的铰座14,所述的隔臭板11位于两个铰座14之间,所述隔臭板1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铰座14铰接。下水时,水从落水管流下来,冲开隔臭板11,水可顺利下流。不下水时,在配重块12的重力作用下隔臭板11回转,隔臭板11回转直至碰到挡水板13和筒体10的下端面后定位,定位后隔臭板11处于水平位置,由隔臭板11将下出水口封闭,起到防虫、防臭、防溢水的作用。还可在中管2上设与其联通的分支管路15,可实现多路下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所述的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下出口的隔臭板,所述隔臭板的一头设有配重块从而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的隔臭板可转动,所述配重块的上方具有配重块的活动空间; 所述筒体的下端还设有一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位于所述隔臭板的上方,该挡水板从隔臭板的配重块一侧向隔臭板的另一侧由上自下倾斜,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围成下出水口,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最下端相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落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上设有两个下延的铰座,所述的隔臭板位于两个铰座之间,所述隔臭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铰座铰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落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螺设于所述的落水管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落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管包括上管、中管和下管,所述上管的下部套入所述中管的上部,所述中管的下部套入所述下管的上部; 所述中管的头部设有中外螺纹,所述的上管上套有上定位套,所述上定位套的侧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上定位套部分插入上管和中管之间从而定位中管;所述的上管外还套有上锁紧螺套,所述上锁紧螺套的上端具有第一锁紧端面,所述的上锁紧螺套螺设在所述的中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一锁紧端面锁紧所述的上定位套; 所述下管的头部设有下外螺纹,所述的中管上套有下定位套,所述下定位套的侧面亦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下定位套部分插入中管和下管之间从而定位下管;所述的中管外还套有下锁紧螺套,所述下锁紧螺套的上端具有第二锁紧端面,所述的下锁紧螺套螺设在所述的下外螺纹上使所述的第二锁紧端面锁紧所述的下定位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落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管还联通有分支管路。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还包括一设于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筒体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筒体下出口的隔臭板,隔臭板的一头设有配重块从而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落水配件,包括竖向的落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落水管内的防回水组件,所述的防回水组件包括竖向贯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下出口的隔臭板,所述隔臭板的一头设有配重块从而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的隔臭板可转动,所述配重块的上方具有配重块的活动空间;所述筒体的下端还设有一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位于所述隔臭板的上方,该挡水板从隔臭板的配重块一侧向隔臭板的另一侧由上自下倾斜,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围成下出水口,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最下端相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洁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兰特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