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100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28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内的方锁舌组件、电机减速机构和拨叉,还包括转盘和转动套,电机减速机构上设置有伞齿,转盘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伞齿与外齿啮合,转动套设置在转盘上,拨叉设置在转动套上。智能门锁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位于转动套内,弹性件压接在拨叉与转盘之间。转动套上设置有下齿,转盘上设置有内齿,下齿与内齿啮合,内齿位于外齿的内侧。下齿和内齿分别呈环状。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槽,拨叉上的拨杆设置在定位槽上。所述拨叉上设置有插脚,该插脚插套在转动套中,弹性件的一端插入插脚。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方锁舌组件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门锁,通过电机经过减速机构后输出较大的转矩及较低的转速从而带动锁舌伸出或回缩实现关门或开门,当锁舌被卡在门框或其它地方而导致不能正常伸出或回缩时,该较大的转矩就会破坏门锁。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1649807U于2010年11月24日公开了ー种用于智能门锁的离合推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壳体内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減速装置,減速装置上设有减速齿轮输出轴,减速齿轮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推块弹簧推动套和活动套接有推块,推动弹簧推动套处在推块内;推块弹簧推动套上设有两脚,推块弹簧推动套上活动套接有推块弹簧,推块弹簧卡在所述的两脚上;推块弹簧的两端抵在推块的内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g在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智能门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ー种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内的方锁舌组件、电机减速机构和拨叉,其结构特征是还包括转盘和转动套,电机減速机构上设置有伞齿,转盘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伞齿与外齿啮合,转动套设置在转盘上,拨叉设置在转动套上。智能门锁还包括弾性件,该弹性件位于转动套内,弾性件压接在拨叉与转盘之间。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下齿,转盘上设置有内齿,下齿与内齿啮合,内齿位于外齿的内侧。所述下齿和内齿分别呈环状。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弾片、弹性塑料或橡胶。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上齿,拨叉上设置有第一齿,上齿与第一齿啮合。 所述上齿和第一齿分别呈环状。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ー个以上的定位槽,拨叉上的拨杆设置在定位槽上。所述拨叉上设置有插脚,该插脚插套在转动套中,弾性件的一端插入插脚;锁壳上设置有防止拨叉窜动的限位。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方锁舌组件相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能够在方锁舌组件因故障而不能正常伸出或回缩时,通过脱离转盘与转动套或者转动套与拨叉之间的啮合状态而避免电机减速机构输出的转矩传递到拨叉及方锁舌组件,有效的防止了门锁被破坏,既提高了安全性能,有延长了使用寿命。当故障排除后,转盘与转动套或者转动套与拨叉再次啮合,门锁被再次投入正常运行。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组装后方锁舌组件伸出时的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组装后方锁舌组件回缩时的示意图。图中:1为锁売,2为方锁舌组件,3为电机減速机构,3.1为伞齿,4为转盘,4.1为外齿,4.2为内齿,5为转动套,5.1为下齿,5.2为定位槽,6为弹性件,7为拨叉,7.1为拨杆,7.2为插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參见图1-图3,本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I内的方锁舌组件2、电机减速机构3和拨叉7,还包括转盘4和转动套5,电机减速机构3上设置有伞齿3.1,转盘4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4.1,伞齿3.1与外齿4.1啮合,转动套5设置在转盘4上,拨叉7设置在转动套5上。智能门锁还包括弾性件6,该弹性件6位于转动套5内,弾性件6压接在拨叉7与转盘4之间。根据设计或客户需要,该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弾片、弹性塑料或橡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弹簧。转动套5上设置有下齿5.1,转盘4上设置有内齿4.2,下齿5.1与内齿4.2啮合,内齿4.2位于外齿4.1的内側。下齿5.1和内齿4.2分别呈环状。转动套5上设置有ー个以上的定位槽5.2,拨叉7上的拨杆7.1设置在定位槽5.2上。拨叉7上设置有插脚7.2,该插脚7.2插套在转动套5中,弾性件6的一端插入插脚7.2。拨叉7的一端与方锁舌组件2相接。电机减速机构3为包括有电机及減速机构的集成件,电机减速机构3通过伞齿3.1输出较大的转矩及较低的转速,用于驱动方锁舌组件2的伸出或缩回。正常工作吋,拨叉7的拨杆7.1设置在定位槽5.2上;电机减速机构3驱动伞齿3.1带动转盘4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由转盘4带动转动套5、拨叉7 —起转动,实现方锁舌组件2的伸出或回缩。当处于伸出状态的方锁舌组件2不能回缩时,或者处于回缩状态的方锁舌组件2不能伸出时,由于电机减速机构3在工作,势必通过伞齿3.1带动转盘4转动,而此时,通过内齿4.2与下齿5.1之间的打滑,在借助弾性件6的作用下,内齿4.2与下齿5.1之间不再啮合而处理脱离状态,从而也不再将转矩传递到拨叉7,确保门锁的安全。在制作时,内齿4.2和下齿5.1的精度及强度可以明显低于伞齿3.1和外齿4.1,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为了防止内齿4.2与下齿5.1脱离时,拨叉7发生窜动,可以在锁壳I上设置有防止拨叉7窜动的限位,根据设计或客户需要,该限位可以为锁壳I上的盖板或者直接在锁壳I上设计ー个限位台阶或限位凸台。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套5上设置有上齿,拨叉7上设置有第一齿,上齿与第一齿啮合。上齿和第一齿分别呈环状。当处于伸出状态的方锁舌组件2不能回缩时,或者处于回缩状态的方锁舌组件2不能伸出时,上齿和第一齿之间不再啮合而处理脱离状态,从而也不再将转矩传递到拨叉7,确保门锁的安全。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ー种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I)内的方锁舌组件(2)、电机减速机构(3)和拨叉(7),其特征是还包括转盘(4)和转动套(5),电机减速机构(3)上设置有伞齿(3.1),转盘(4)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4.1),伞齿(3.1)与外齿(4.1)啮合,转动套(5)设置在转盘(4)上,拨叉(7)设置在转动套(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还包括弾性件(6),该弹性件(6)位于转动套(5)内,弾性件(6)压接在拨叉(7)与转盘(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套(5)上设置有下齿(5.1),转盘(4)上设置有内齿(4.2),下齿(5.1)与内齿(4.2)哨合,内齿(4.2)位于外齿(4.1)的内侦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下齿(5.1)和内齿(4.2)分别呈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弾片、弹性塑料或橡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套(5)上设置有上齿,拨叉(7)上设置有第一齿,上齿与第一齿哨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上齿和第一齿分别呈环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套(5)上设置有ー个以上的定位槽(5.2),拨叉(7)上的拨杆(7.1)设置在定位槽(5.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拨叉(7)上设置有插脚(7.2),该插脚(7.2)插套在转动套(5)中,弾性件(6)的一端插入插脚(7.2);锁壳(I)上设置有防止拨叉(7)窜动的限位; 该限位为设置在锁壳(I)上的盖板或者设置在锁壳(I)上的限位台阶或限位凸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是所述拨叉(7)的一端与方锁舌组件(2)相接。专利摘要一种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内的方锁舌组件、电机减速机构和拨叉,还包括转盘和转动套,电机减速机构上设置有伞齿,转盘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伞齿与外齿啮合,转动套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设置在锁壳(1)内的方锁舌组件(2)、电机减速机构(3)和拨叉(7),其特征是还包括转盘(4)和转动套(5),电机减速机构(3)上设置有伞齿(3.1),转盘(4)上设置有环状的外齿(4.1),伞齿(3.1)与外齿(4.1)啮合,转动套(5)设置在转盘(4)上,拨叉(7)设置在转动套(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旭吴劲勇陈伟健寇宏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