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017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分装装置,该液体分装装置包括有气体隔膜、第一正压泵、第二正压泵、负压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密封瓶,气体隔膜分别与第一正压泵和第二正压泵的入口连通,第一三通阀中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正压泵的出口和负压泵的入口连通;该密封瓶同时与液体源、第一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连通口与第二正压泵的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分装,安全可靠,避免了工作人员受到辐射的危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分装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发展迅速,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PET-CT使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可以早期诊断发现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等不同疾病。通过回旋加速器制造18F、nC、13N等放射性核素,然后通过化学合成模块(也称合成器)将这些放射性核素标记到不同的化学底物上,合成最终的供临床使用的各种放射性药物。由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具有放射性高、半衰期短的特性,因此全部使用微量试剂通过化学合成模块全自动合成。对于PET-CT显像,目前虽然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但18F-FDG仍然是临床使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大的显像剂。目前国内各PET药物中心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生产。而对于生产出的18F-FDG产品的分装尚未建立一定的操作程序,使得在转移分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受到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出一种液体分装装置,安全可靠,避免了工作人员受到辐射的危险。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分装装置,该液体分装装置包括有气体隔膜、第一正压泵、第二正压泵、负压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密封瓶,气体隔膜分别与第一正压泵和第二正压泵的入口连通,第一三通阀中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正压泵的出口和负压泵的入口连通;该密封瓶同时与液体源、第一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连通口与第二正压泵的出口连通。进一步地,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所连接的管道伸至密封瓶的底部。进一步地,该液体分装装置还包括有产品瓶,该第二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与产品瓶连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启动负压泵抽密封瓶为真空状态,液体从液体源吸入密封瓶中,旋转第一三通阀至第一正压泵与密封瓶连通,向密封瓶加压,且旋转第二三通阀与密封瓶连通,液体经第二三通阀排出至产品瓶中;分装完成后启动第二正压泵,将残留在密封瓶和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产品瓶之间的管道中的液体压回至密封瓶、产品瓶中,管道中无残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多个气泵、多个三通阀和密封瓶组装构成分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者只需控制气泵和三通阀即可完成,整个流体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分装,安全可靠,避免了工作人员受到辐射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体分装装置,该液体分装装置包括有气体隔膜1、第一正压泵2、第二正压泵3、负压泵4、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密封瓶7和产品瓶8,气体隔膜I分别与第一正压泵2和第二正压泵3的入口连通,第一三通阀5中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正压泵2的出口和负压泵的入口连通;该密封瓶7同时与液体源、第一三通阀5的余下连通口、第二三通阀6的一连通口连通,第二三通阀6的一连通口所连接的管道伸至密封瓶7的底部;该第二三通阀6的另一连通口与第二正压泵3的出口连通,该第二三通阀6的余下连通口与产品瓶8连通。气体隔膜I是过滤空气的,因为泵要向外充正压就必须要从外界吸取空气,此滤膜就是过滤吸取的这些空气的,可避免空气对药品质量带来影响,过滤后的空气便于两个正压泵产生高压气;正压泵和负压泵4分别用来产生正压和负压;第一三通阀5是用于在第一正压泵2和负压泵4间切换用的;第二三通阀6用于第二正压泵3的出口、密封瓶7和产品瓶8之间连通切换用;第一三通阀5的出口与密封瓶7之间为往复流通,便于向密封瓶冲入正压或吸出负压,用于将液体从密封瓶7分装到产品瓶8或将液体从产品瓶8回吸到密封瓶7中;第二正压泵3向产品瓶8或密封瓶7充入正压,用于将管道中残余的液体完全压入到产品瓶8或密封瓶7中。在无放射 性时测定出模块箱内转移瓶到分装台之间管线的体积为V1,根据18F-FDG的活度和总体积V,计算出它的放射性浓度C,单位mCi/ml,这样能够计算出18F-FDG从模块箱内转移瓶到达配送铅罐所残留的活度A’=CVlt)同时在每次18F-FDG出药后测得总活度A,单位mCi,其中包括了前一次生产后残留的本底Afts,需要压出的活度计量Affia= A1+ A’,仏为第一次分装量,单位mCi。根据分装任务需要使用压出键功能压出18F-FDG,根据时间控制,到达需要的活度数值后,按下控制模块的纯化转移键,将管道内残余的18F-FDG再回吸到转移瓶内。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分装过程。合成模块里转移瓶到分装台管线的体积V1为4ml,合成后活度计读数A为3100mCi (A本底为lOOmCi,前一次生产后的残留计量),实际18F-FDG产品为3000mCi,总体积20ml,放射性浓度C为150mCi/ml,通过计算转移瓶到分装台管线的残余活度A’ =CV1即600mCi (150mCi/ml*4ml)。分装任务是第一次 A1=ZOOmCi 和第二次 A2=400mCi。先分装200mCi。分装 200mCi 需要压出 A 压出=A1+ A’SP 800mCi (600mCi+200mCi),其中600mCi是计算得出的转移瓶到分装台管线的残余活度A’,200mCi是分装任务。活度计读数是3100mCi,使用控制模块的压出功能,只需压出到活度计计数为2300mCi (A-Affia=3IOOmC1-800mCi)时,然后按纯化转移键回吸回来就完成第一次分装了,并记录下药品回吸回来后活度计的读数X 2900 mCi (随时间的变化,产品有衰变,按实际活度计读数为准)。完成上述步骤后可开始第二次分装400mCi。使用控制模块的压出功能,压出到活度计读数为Y = X-A2-Aj即Y = X — 400— 600后回吸,记下活度Y mCi,这样就完成了400mCi的分装任务。最后需要验证是否压出了 400mCi。其它分装依此类推。通过测定,分装误差值在30mCi之内。通常使用的18F-FDG合成模块在合成出18F-FDG后,使用控制模块的压出功能,将18F-FDG从模块箱中一次性压入分装台的钨合金的储存瓶中,再根据需要用注射器抽取一定体积的18F-FDG放进活度计中准确测定,然后再用注射器抽取注入配送铅罐中。经过改进采用压出功能键,在18F-FDG合成后按照所需量将其从模块箱中直接压到配送铅罐里,完成计量、分装任务,简化了以前的分装程序。通过改进18F-FDG合成模块功能键用途,将纯化转移功能用于分装,以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吸收剂量,提高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分装装置包括有气体隔膜、第一正压泵、第二正压泵、负压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密封瓶,气体隔膜分别与第一正压泵和第二正压泵的入口连通,第一三通阀中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正压泵的出口和负压泵的入口连通;该密封瓶同时与液体源、第一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连通口与第二正压泵的出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所连接的管道伸至密封瓶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分装装置还包括有产品瓶,该第二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与产品瓶连通。专利摘要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分装装置包括有气体隔膜、第一正压泵、第二正压泵、负压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密封瓶,气体隔膜分别与第一正压泵和第二正压泵的入口连通,第一三通阀中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正压泵的出口和负压泵的入口连通;该密封瓶同时与液体源、第一三通阀的余下连通口、第二三通阀的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连通口与第二正压泵的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