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织鞋面,其包含一编织基面、多个编织管及一强化系线,其中多个编织管编织于编织基面,强化系线连续穿设于这些编织管,且强化系线的二端分别固设于编织基面,强化系线具有多个鞋眼段,各鞋眼段裸露于各编织管之间以供带动紧缩编织基面。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方式,其中编织基面可包含至少一热熔线及至少一织线互相编织并热熔结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鞋面,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编织鞋面。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鞋子由鞋面及鞋底所组成,其中鞋面通常由布料、皮革或合成皮革所制成,一般鞋子可达成包覆性及保护性,却也同时常伴随着透气度不佳、使用者脚部易发汗、易产生异味等缺点。并且一般鞋子的鞋面弹性不佳,导致使用者脚部常受压迫。于是市面上出现一种编织鞋面,以织线或织条编织而成,以织线或织条间的间隙增加鞋面的透气性,同时可提供有弹性的鞋面。一般已知的编织鞋面所应用的鞋带系统可分为二种,其一是鞋带穿系于鞋面中央近脚背处,则鞋面被鞋带拉紧后可能产生不合脚的皱折,又鞋面各处张力不均,并且缺乏对脚部的侧向支撑力;其二是再外加多条自鞋底延伸至鞋面中央的包覆扣带,使鞋带穿系于这些扣带,但由于增加这些扣带却使得鞋面的透气度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织鞋面,以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及合脚的包覆性。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其包含一编织基面、多个编织管及一强化系线,其中多个编织管编织于编织基面上,强化系线则连续穿设于这些编织管,强化系线的二端分别固设于编织基面,且强化系线具有多个鞋眼段,各鞋眼段分别裸露于各编织管之间,以供带动紧缩编织基面。应用本技术的编织鞋面可定位在一鞋底的上方,其中各编织管的一第一端较一第二端接近鞋底。其中编织鞋面还可包含多个固定勾,各固定勾呈圈状或勾状,分别固设于编织基面且邻近各编织管的第一端,强化系线则连续穿设于编织管及固定勾。在本技术中,该编织基面还包含:至少一穿孔,其位于邻近该第二端或该鞋眼段。在本技术中,该编织鞋面被一鞋带所系,该鞋带穿设于各该穿孔及各该穿孔邻接的该鞋眼段。在本技术中,该编织鞋面具有一左半侧及一右半侧,其中一该编织管编织于该左半侧及该右半侧。在本技术中,该编织鞋面具有一左半侧及一右半侧,其中位于该左半侧的所述编织管数量与位于该右半侧的所述编织管数量相等。当应用本技术的编织鞋面为一鞋带所系时,鞋带可穿设于各鞋眼段,尤其是穿设于编织管第二端的鞋眼段。当系紧鞋带时,鞋带拉紧强化系线的鞋眼段,使得鞋面紧缩,又强化系线是穿设于编织管,因此编织管亦同时受力且编织管平均带动紧缩编织基面,达到合脚的包覆性。依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其包含一编织基面、多个编织管及一强化系线。该编织基面包含:至少一热熔线;及至少一织线,该织线与该热熔线互相编织并热熔结合。该多个编织管编织于该编织基面。该强化系线连续穿设于所述多个编织管,且该强化系线的二端分别固设于该编织基面,该强化系线具有:多个鞋眼段,各该鞋眼段裸露于各该编织管之间以供带动紧缩该编织基面。在本技术中,该织线具有弹性。在本技术中,该编织基面具有:一脚趾面,其由至少一该热熔线与至少一该织线编织而成;一延伸面,其由至少一该织线编织而成;及一脚踝面,其由至少一该热熔线与至少一该织线编织而成。在本技术中,该编织鞋面定位在一鞋底的上方,其中各该编织管的一第一端较一第二端接近该鞋底。在本技术中,该编织鞋面还包含:多个固定勾,其分别固设于该编织基面且邻近各该第一端,该强化系线连续穿设于所述多个编织管及所述多个固定勾。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其中上述编织基面可包含至少一热熔线及至少一织线,热熔线与织线互相编织而成此编织基面。其中热熔线在加热加压后,热熔线与织线热熔结合,并可提高编织基面的支撑强度。使得编织鞋面不仅具备透气性佳、包覆性好、更达到支撑强度强。本技术通过编织鞋面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又设计一强化系线穿设于编织基面的编织管,当外加的鞋带紧缩时,除了产生鞋眼段的紧缩力,更可透过强化系线在编织管内的滑移而令编织基面产生均匀的紧缩力,使得编织基面通过受到鞋带及强化系线的均匀紧缩力,达到合脚的包覆感及充足的支撑力。而通过编织基面中的热熔线,更可再提高编织鞋面的支撑强度。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绘示应用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的鞋子的立体图;图2是绘示应用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的鞋子的立体图;图3是绘示图2的鞋带紧缩时的作动状态图;图4是绘示应用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的鞋子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编织基面101:热熔线102:织线110:穿孔120:左半侧130:右半侧140:脚趾面150:延伸面160:脚踝面200:编织管201:编织管210:第一端220:第二端300:强化系线310:鞋眼段400:固定勾500:鞋带501、502:鞋带系段600:鞋底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绘示应用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的鞋子的立体图。编织鞋面包含一编织基面100、多个编织管200及一强化系线300,其中编织基面100是定位在一鞋底600的上方,多个编织管200编织于编织基面100,各编织管200分别具有一第一端210及一第二端220,第一端210较第二端220接近鞋底600 ;强化系线300连续穿设于这些编织管200,且强化系线300的二端分别固设于编织基面100,强化系线300具有多个鞋眼段310,各鞋眼段310裸露于各编织管200之间以供带动紧缩编织基面100。当一鞋带500穿设于多个鞋眼段310时,鞋带500可用于拉紧鞋眼段310,鞋眼段310带动拉紧强化系线300,而强化系线300带动紧缩编织基面100。请参照图2,其绘示应用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编织鞋面的鞋子的立体图。上述编织鞋面还可包含多个固定勾400,固定勾400分别固设于编织基面100且位于邻近各编织管200近鞋底600的第一端210,其中固定勾400可呈圈状或勾状。强化系线300可连续穿设于这些编织管200及这些固定勾400。上述编织鞋面的编织基面还可包含至少一穿孔110,穿孔110位于相应各编织管200较远离鞋底的第二端220处,使各穿孔110邻接鞋眼段310。又各穿孔110不限位于邻接鞋眼段310的处,穿孔110亦可位于二鞋眼段310之间或鞋眼段310周围。当上述的编织鞋面被一鞋带500所系,鞋带500可穿设于各穿孔110及各鞋眼段310,鞋带500并可同时穿设于鞋眼段310及其所邻接的穿孔110。又上述的编织鞋面具有一左半侧120及一右半侧130,一编织管201可编织于左半侧120及右半侧130的编织基面100,又位于左半侧120的编织管200数量与位于右半侧130的编织管200数量可 相等。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2的鞋带500紧缩时的作动状态图。当上述的编织鞋面被一鞋带500所系,拉紧鞋带500时,鞋带500同时拉紧强化系线300的鞋眼段310 ;鞋带500具有一鞋带系段501及一鞋带系段502分别穿设于鞋眼段310,当鞋带系段501的拉紧力道比鞋带系段502的拉紧力道大时,鞋眼段310不仅相应拉紧力道被鞋带系段501及502拉紧,且强化系线300更相应拉紧力道而可滑动于编织管200,同时拉动编织管200由编织管200的管侧带动编织基面100紧缩;强化系线300的滑动方向请参照图3所示。因此鞋带500紧缩时,编织基面100可受到鞋带500及强化系线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编织基面;多个编织管,其编织于该编织基面;及一强化系线,其连续穿设于所述多个编织管,且该强化系线的二端分别固设于该编织基面,该强化系线具有:多个鞋眼段,各该鞋眼段裸露于各该编织管之间以供带动紧缩该编织基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编织基面; 多个编织管,其编织于该编织基面 '及 一强化系线,其连续穿设于所述多个编织管,且该强化系线的二端分别固设于该编织基面,该强化系线具有: 多个鞋眼段,各该鞋眼段裸露于各该编织管之间以供带动紧缩该编织基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其定位在一鞋底的上方,其中各该编织管的一第一端较一第二端接近该鞋底。3.根据权利要求2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多个固定勾,其分别固设于该编织基面且邻近各该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勾呈圈状或勾状。5.根据权利要求3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该强化系线连续穿设于所述多个编织管及所述多个固定勾。6.根据权利要求2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该编织基面还包含: 至少一穿孔,其位于邻近该第二端或该鞋眼段。7.根据权利要求6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其被一鞋带所系,该鞋带穿设于各该穿孔及各该穿孔邻接的该鞋眼段。8.根据权利要求1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左半侧及一右半侧,其中一该编织管编织于该左半侧及该右半侧。9.根据权利要求1的编织鞋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森煤,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