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369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方法,解决了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不完善的问题。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方法,由掘进机组向前截割到一定距离时的巷道进行临时支护,然后进行永久支护两个步骤组成,永久支护包括铺设钢丝网、上钢梁,安装顶板锚杆,安装帮部锚杆,安装顶板锚索。本发明专利技术减轻了掘进辅助运输工作量、提高了巷道内的安全系数、并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炭系地质构造带内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方法,由掘进机组向前截割到一定距离时对巷道进行临时支护,然后进行永久支护两个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临时支护步骤包括,在离工作面最近的两排已支护好的顶锚杆上各固定一个“U”型吊环,利用槽钢作为前探梁穿入前后两个顶锚杆的“U”型吊环,在前探梁之间固定水平的木板梁,推出带有木板梁的前探梁组进行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的步骤包括,铺设钢丝网、上钢梁,安装顶板锚杆,安装帮部锚杆,安装顶板锚索;锚杆锚固形式采用全长锚固或加长锚固形式;锚杆长度必须大于围岩的最大松动深度,顶板锚杆长度选2.4m,帮锚杆长度选2.2m;锚杆安装时需要加预紧力,沿巷道顶面和侧面法线方向的锚杆的预紧力为55~57KN,靠近顶角和底角的锚杆预紧力为59~61KN;锚杆直径选择22mm;锚杆材料选择Ⅱ级20MnSi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距选择为0.7~0.9m,排距选择为0.9~1.1m;钻孔直径比锚杆直径大6~10mm;树脂药卷的直径比钻孔直径小3~6mm;锚索选用7股直径为5mm的高强度钢绞线组成,根据锚杆的排距确定锚索排距为0.9~1.1m,锚索采用端头锚固方式锚固,锚索安装的预紧力根据锚杆预紧力确定,不低于100KN;选择4mm铁丝编制菱形金属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平郄宝厚翟英达李凯刘文纪润清王爱国张春山佘春王军蔡海关占胜杨发长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