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73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颗粒剂,原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物质组成:黄芪14~18、党参15~18、白术14~18、天花粉15~18、知母22~26、三棱15~17、莪术15~18、鸡内金14~17、白芍20~25、茯苓22~26、当归22~25、丹参47~49、水蛭9~11。本发明专利技术颗粒剂可以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免疫损伤;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肝细胞炎症及坏死。临床使用人群广泛、应用时间长、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肝炎指病程在半年以上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由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中医临床表现为气虚血瘀、胁部胀痛,不适、食少、乏力等。慢性肝炎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统计表明,约20%的慢性肝炎患者转变为肝硬化,约5 10%的患者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早期肝硬化系指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因为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所以肝硬化早期的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或症状轻微不被注意,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中医临床表现如下: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疲倦乏力、脸消瘦、面黝黑、腹泻、腹胀、腹痛、肝区疼痛、不规则出血、蜘蛛痣和肝掌等。早期肝硬化患者,盲目过多地用药反而会增加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负荷,同时未知的或已知的药物副作用均可加重对机体的损害,故对早期肝硬化患者不宜过多长期盲目用药,因此早期肝硬化科学规范的治疗至关重要。慢性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颗粒剂,包括中药原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物质组成:黄芪14~18、党参15~18、白术14~18、天花粉15~18、知母22~26、三棱15~17、莪术15~18、鸡内金14~17、白芍20~25、茯苓22~26、当归22~25、丹参47~49、水蛭9~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二黑邵石祥吴宗耀叶立红杨莉郑欢伟胡玮佳牛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