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乃喜专利>正文

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108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主要由地基、前墙、后墙、膜支撑架、覆膜、舍顶支柱、舍顶支架、舍顶和草帘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建造牛舍的膜支撑架的采光面角度、牛舍的宽度和高度、墙体厚度等多方面的技术改进,使在北纬37度-40度、海拔1000米以上的寒冷地区建造的牛舍冬至前后凌晨舍温能达到12℃以上,实现了严冬牛舍不设置加温设施也不影响牛的生长和发育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在膜支撑架的基部掀起覆膜通风降低舍温,进入雨季后,将冬季用的全覆膜换成夏季用的半覆膜,可解决舍内温度升高的问题。其总体设计采光性能好,保温效果强,环境调节能力强,经济实用,特别适宜北纬37度-40度、海拔1000米以上的寒冷地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牛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适宜在高纬度山区建造的冬暖型牛舍。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市场对牛肉及牛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养牛已农业经济的一大产业,随之牛舍的合理建造也显得非常重要了。长期以来,牛舍的建造主要以各种房屋结构为主,存在采光、保温性较差和造价较高的问题,尤其在我国北方高寒山区寒冷的冬季,牛舍内温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牛的生长和发育是很不利的。近年来,已有不少日光采暖型畜禽设施的报道,在生产上也有推广应用。但是,在北纬37度以上,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建设冬季完全利用日光即可达到养牛需要温度的牛舍,还未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解决北纬37度以上、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冬季养牛温度低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包括建筑在地基上的前墙和后墙并且前墙高度低于后墙,其特征在于在前墙与后墙之间设置有舍顶支柱,在舍顶支柱与后墙之间的上部空间构筑有舍顶支架,舍顶支架上筑有舍顶,在舍顶支架与前墙的顶端之间由膜支撑架连接,在膜支撑架上部有覆膜。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中所述的前墙高度为后墙高度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所述后墙高度为舍顶支 柱高度的五分之三至三分之二。—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中所述前墙与舍顶支柱之间的距离为2.0-2.3米,舍顶支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为2.95-3.5米。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科暖型牛舍,其中的膜支撑架从基部到顶部分段设计不同采光面倾斜角度和水平距离,分别是从前墙顶部起,膜支撑架底角为58度,膜支撑架底角水平距为0.75米,膜支撑架第二角为37度,膜支撑架第二角水平距为1.0米,膜支撑架第三角为22度,膜支撑架第三角水平距与舍顶连接。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牛舍内地面紧靠后墙处设置有排尿沟,排尿沟的前部设置有牛床,饲槽设在舍顶支柱的前部,饲槽与前墙之间为走廊。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尿沟宽0.3-0.5米、深0.16-0.2米;所述的牛床宽为2.65-3.0米;牛床朝向排尿沟(9) 一侧倾斜设置,倾斜坡度为6-7度;所述的饲槽宽0.7-0.8米、前槽高0.75米、后槽高0.65米;所述的走廊宽1.3-1.5 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北纬37度-40度、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自然地理状况,通过设计建造牛舍的方位、膜支撑架的采光面角度、牛舍的宽度和高度、墙体厚度等多方面的技术改进,使在北纬37度-40度、海拔1000米以上的寒冷地区建造的牛舍冬至前后凌晨舍温能达到12°C以上,实现了严冬牛舍不设置加温设施也不影响牛的生长和发育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当渡过冬季后,可通过在膜支撑架的基部掀起覆膜通风降低舍温,进入雨季后,将冬季用的全覆膜换成夏季用的覆盖半截膜支撑架半覆膜,可解决舍内温度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牛舍的前半部分充分利用了冬季高纬度地区的太阳能源,牛舍的后半部分的建造注重了牛舍的保温功能,同时,在夏季可通过覆膜的调整替换解决了通风降温问题,总体设计采光性能好,保温效果强,环境调节能力强,经济实用,特别适宜北纬37度-40度、海拔1000米以上的寒冷地区建造牛舍。本专利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截面结构示意 图中:1、地基,2、前墙,3、后墙,4、膜支撑架,5、覆膜,6、舍顶支柱,7、舍顶支架,8、舍顶,9、排尿沟,10、牛床,11、饲槽,12、走廊,13、膜支撑架底角,14、膜支撑架底角水平距,15、膜支撑架第二角,16、膜支撑架第二角水平距,17、膜支撑架第三角,18、膜支撑架第三角水平距,19、草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如图1所示,由地基1、前墙2、后墙3、膜支撑架4、覆膜5、舍顶支柱6、舍顶支架7、舍顶8和草帘19构成。牛舍内地基I水平宽度为4.95-5.8米,其中,舍顶支柱6前为2.0-2.3米,舍顶支柱6后为2.95-3.5米。舍顶支柱6高3.1-3.2米。前墙2的墙体为厚0.24米的砖混结构,高0.9-1.1米,后墙3的墙体为厚0.45-0.5米,墙体内、外层为砖混结构,中间夹着0.07-0.12米厚的保温材料层,如聚苯板或岩绵或其它保温材料,高1.9-2.1米。由舍顶支柱6与后墙3水平支撑着舍顶支架7,舍顶支架7上为土木结构与保温材料构成的舍顶8,舍顶8的顶端设有覆盖覆膜5的草帘19。膜支撑架4为钢筋或钢管结构,连接前墙2的顶部与舍顶8和舍顶支柱6的交汇处,膜支撑架4从基部到顶部分段设计不同采光棚面倾斜角度和水平距离,分别是从前墙2顶部起,膜支撑架底角13为58度,膜支撑架底角水平距14为0.75米,膜支撑架第二角15为37度,膜支撑架第二角水平距16为1.0米,膜支撑架第三角17为22度,膜支撑架第三角水平距18至与舍顶8连接,使冬至时不同时间段达到采光最佳的角度与距离。膜支撑架4上为覆膜5,覆膜5为7-10丝的三层共挤塑料复合棚膜。牛舍内地面紧靠后墙3的为0.3-0.5米排尿沟9,排尿沟9深0.16-0.2米。排尿沟9的前面为2.65-3.0米的牛床10,牛床10近排尿沟9端低、远排尿沟9端高,坡度为6_7度。饲槽11设在舍顶支柱6的前面,饲槽11宽0.7-0.8米,前槽高0.75米,后槽高0.65米。走廊12为1.3-1.5米。权利要求1.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包括建筑在地基(I)上的前墙(2)和后墙(3)并且前墙高度低于后墙,其特征在于在前墙与后墙之间设置有舍顶支柱¢),在舍顶支柱(6)与后墙(3)之间的上部空间构筑有舍顶支架(7),舍顶支架上筑有舍顶(8),在舍顶支架(6)与前墙的顶端之间由膜支撑架(4)连接,在膜支撑架(4)上部有覆膜(5)。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墙高度为后墙高度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所述后墙高度为舍顶支柱(6)高度的五分之三至三分之二。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与舍顶支柱之间的距离为2.0-2.3米,舍顶支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为2.95-3.5米。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科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支撑架(4)从基部到顶部分段设计不同采光面倾斜角度和水平距离,分别是从前墙(2)顶部起,膜支撑架底角(13)为58度,膜支撑架底角水平距(14)为0.75米,膜支撑架第二角(15)为37度,膜支撑架第二角水平距(16)为1.0米,膜支撑架第三角(17)为22度,膜支撑架第三角水平距与舍顶(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牛舍内地面紧靠后墙⑶处设置有排尿沟(9),排尿沟(9)前部设置有牛床(10),饲槽(11)设在舍顶支柱(6)的前部,饲槽(11)与前墙(2)之间为走廊(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尿沟(9)宽0.3-0.5米、深0.16-0.2米;所述的牛床(10)宽为2.65-3.0米;牛床(10)朝向排尿沟(9)一侧倾斜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包括建筑在地基(1)上的前墙(2)和后墙(3)并且前墙高度低于后墙,其特征在于在前墙与后墙之间设置有舍顶支柱(6),在舍顶支柱(6)与后墙(3)之间的上部空间构筑有舍顶支架(7),舍顶支架上筑有舍顶(8),在舍顶支架(6)与前墙的顶端之间由膜支撑架(4)连接,在膜支撑架(4)上部有覆膜(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乃喜
申请(专利权)人:赵乃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