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3431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泥原料存储库、刮板输送机、预备料仓、煤泥干燥机、煤尘气体除尘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成品存储库。该处理系统中的刮板输送机在进料口处设置了振动导料仓,该振动导料仓利用了增振弹簧,能让振打器振打增强,不受支架的约束,能产生较强的振动,使粘性物料能够顺利导入刮板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大大提高了煤泥物料干燥的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耗能低、噪音小、结构稳定性强、加工效率高、设备成本低、设备适应性强、无堵料现象、生产故障少、制造成本低、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加工处理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煤泥的干燥处理主要是将含水率约为40%的湿煤泥通过热风干燥处理加工成含水率小于10%的干燥煤泥。现有的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普遍存在耗能高、噪音大、结构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设备成本高、设备适应性差、堵料现象严重、生产故障多、制造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等缺点,这些问题都大大限制了煤泥干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符合目前国家倡导的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耗能低、噪音小、结构稳定性强、加工效率高、设备成本低、设备适应性强、无堵料现象、生产故障少、制造成本低、节约资源的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泥原料存储库、刮板输送机、预备料仓、煤泥干燥机、煤尘气体除尘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成品存储库,其中: 所述煤泥原料存储库包括:地基、侧面围护结构、顶部支架和顶部覆盖物,所述地基包括I米宽、5米深的沟,沟内设置页岩条形砌筑基础,所述页岩之间填充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的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2:2.1:1,所述条形砌筑基础与沟之间的空间填充粉煤灰并夯实,在所述粉煤灰的顶部铺设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1:1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所述找平层中嵌入底圈梁,所述底圈梁的底部与所述条形砌筑基础间通过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1:1的水泥砂浆粘结,所述侧面围护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柱、外围护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设置在所述底圈梁之上并且以10米的间距间隔排列,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从下向上分为由粗变细的三段,最下面一段的高度为4米,横截面为I米X I米的正方形,中间段的高度为3米,横截面为0.7米X0.7米的正方形,最上面一段的高度为2米,横截面为0.5米X 0.5米的正方形,所述混凝土墙柱最上面一段的顶部设置顶圈梁,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之间均设置有两根由钢桁架构成的横向拉梁,所述两根横向拉梁分别设置在所述最下面一段上和所述最上面一段上,所述外围护板为玻璃或PVC板,所述外围护板上开有煤泥原料进料门和煤泥原料出料门,所述顶部支架包括由钢网架构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顶圈梁相连,所述顶部覆盖物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方的利普仓卷板,所述利普仓卷板的端部与所述顶圈梁通过设置在所述顶圈梁中的预埋件固定连接,所述利普仓卷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刮板输送机包括:链条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刮板、物料传送台、进料口和卸料口、进料口升降机构、回收装置,所述链条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为链轮和链条,所述物料输送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链轮,其中一端的链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刮板以25cm的间距平行设置于所述链条上,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一端并且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与所述煤泥原料出料门通过卡口件相连,所述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导料仓,所述振动导料仓包括导料仓仓体、导料仓仓体支架、振打器、增振弹簧、弹簧定位套,所述导料仓仓体设置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支架上,所述振打器设置于所述导料仓仓体上,所述增振弹簧一端与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所述弹簧定位套固定于所述导料仓仓体上,所述增振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定位套内,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预备料仓相连,所述进料口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进料口下部,所述进料口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千斤顶,所述底座下部设置刃脚,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千斤顶的顶杆支顶于所述进料口底面,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煤泥原料出料门接合部位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下部,用于回收未输送到所述预备料仓的余料,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回收仓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收仓体侧壁上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预备料仓相连。所述预备料仓包括:料仓主进料口、料仓副进料口、仓体、预加热装置、支架、移动机构、料仓下料口、输送管道,所述料仓主进料口与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卸料口相连,所述料仓副进料口与所述输送管相连,所述料仓下料口通过带有振动装置的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煤泥干燥机相连,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电机、与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振动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摇杆、弹性臂,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曲柄,曲柄带动连杆移动,连杆进而带动摇杆摆动,摇杆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弹性臂做上下往复振动,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扭簧和所述振动头,所述仓体为双层壁结构,所述双层壁之间设置有所述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采用油浴,并配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仓体由所述支架支撑,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下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顶板、围板、固定座、滚轮支架固定板、滚轮支架、滚轮、滚轮固定销、支架固定销、紧固螺钉,所述顶板为矩形板并固定于所述支架底部,围板位于所述顶板下并与所述顶板的四条边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供隐藏所述滚轮组件的空腔,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围板形成的四个夹角部,所述固定座中固定有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所述滚轮支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销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上,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固定销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开有螺钉孔,所述围板对应螺钉孔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滚轮支架上对应螺钉孔的位置开有限位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螺钉孔和限位孔,并可从所述通孔、螺钉孔和限位孔内卸出。所述煤泥干燥机包括:干燥仓、干燥机进料口、进料闭风器、干燥机出料口、出料闭风器、热风进风口、排风口、防爆装置、搅拌装置、检修门,所述干燥仓下部设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两个扬料轴,所述扬料轴上均匀布设有扬料齿,所述扬料轴两侧及下部的干燥仓仓壁上设置有多排、每排多个耐磨衬板,所述各个耐磨衬板的各边之间以S形的边线拼合,所述进料闭风器与带有振动装置的所述输送管道相连,所述干燥机进料口与所述进料闭风器以及所述干燥仓相连,所述干燥机进料口上端周围设置有水帘喷口,所述干燥机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回收水槽,所述回收水槽与所述水帘喷口之间通过水泵和循环水管相连,所述回收水槽还与补水管相连,所述干燥机出料口与所述出料闭风器相连,所述出料闭风器与所述成品存储库通过皮带输送机相连,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煤尘气体除尘机相连,所述干燥仓的仓体上开设有所述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通过感应门锁与所述干燥仓保持锁定或解锁,所述感应门锁包括串联的触摸式感应开关、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为控制器和触摸式感应开关供电,所述控制器控制触摸式感应开关的响应时间。所述煤尘气体除尘机包括:机壳、引风机、除尘进风口、除尘排风口、过滤装置、反吹装置、回收灰斗,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一侧上部,所述除尘进风口设置在机壳另一侧下部并与所述煤泥干燥机的排风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引风机与除尘进风口之间,所述过滤装置为布袋,所述除尘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引风机下侧,所述除尘排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相连,并与所述气体回收利用装置相连,所述反吹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顶部并向下反吹布袋过滤的煤尘,所述回收灰斗设置在机壳底部,收集反吹下来的煤尘;所述灰斗与所述成品存储库通过皮带输送机相连。所述气体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泥的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泥原料存储库、刮板输送机、预备料仓、煤泥干燥机、煤尘气体除尘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成品存储库,其中:所述煤泥原料存储库包括:地基、侧面围护结构、顶部支架和顶部覆盖物,所述地基包括1米宽、5米深的沟,沟内设置页岩条形砌筑基础,所述页岩之间填充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的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2:2.1:1,所述条形砌筑基础与沟之间的空间填充粉煤灰并夯实,在所述粉煤灰的顶部铺设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1:1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所述找平层中嵌入底圈梁,所述底圈梁的底部与所述条形砌筑基础间通过质量配比为水泥:沙:水=3:1:1的水泥砂浆粘结,所述侧面围护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柱、外围护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设置在所述底圈梁之上并且以10米的间距间隔排列,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从下向上分为由粗变细的三段,最下面一段的高度为4米,横截面为1米×1米的正方形,中间段的高度为3米,横截面为0.7米×0.7米的正方形,最上面一段的高度为2米,横截面为0.5米×0.5米的正方形,所述混凝土墙柱最上面一段的顶部设置顶圈梁,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柱之间均设置有两根由钢桁架构成的横向拉梁,所述两根横向拉梁分别设置在所述最下面一段上和所述最上面一段上,所述外围护板为玻璃或PVC板,所述外围护板上开有煤泥原料进料门和煤泥原料出料门,所述顶部支架包括由钢网架构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顶圈梁相连,所述顶部覆盖物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方的利普仓卷板,所述利普仓卷板的端部与所述顶圈梁通过设置在所述顶圈梁中的预埋件固定连接,所述利普仓卷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刮板输送机包括:链条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刮板、物料传送台、进料口和卸料口、进料口升降机构、回收装置,所述链条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为链轮和链条,所述物料输送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链轮,其中一端的链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刮板以25cm的间距平行设置于所述链条上,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一端并且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与所述煤泥原料出料门通过卡口件相连,所述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振动导料仓,所述振动导料仓包括导料仓仓体、导料仓仓体支架、振打器、增振弹簧、弹簧定位套,所述导料仓仓体设置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支架上,所述振打器设置于所述导料仓仓体上,所述增振弹簧一端与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料仓仓体,所述弹簧定位套固定于所述导料仓仓体上,所述增振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定位套内,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预备料仓相连,所述进料口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进料口下部,所述进料口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千斤顶,所述底座下部设置刃脚,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千斤顶的顶杆支顶于所述进料口底面,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煤泥原料出料门接合部位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物料传送台下部,用于回收未输送到所述预备料仓的余料,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回收仓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收仓体侧壁上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预备料仓相连;所述预备料仓包括:料仓主进料口、料仓副进料口、仓体、预加热装置、支架、移动机构、料仓下料口、输送管道,所述料仓主进料口与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卸料口相连,所述料仓副进料口与所述输送管相连,所述料仓下料口通过带有振动装置的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煤泥干燥机相连,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电机、与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振动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摇杆、弹性臂,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曲柄,曲柄带动连杆移动,连杆进而带动摇杆摆动,摇杆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弹性臂做上下往复振动,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扭簧和所述振动头,所述仓体为双层壁结构,所述双层壁之间设置有所述预加热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采用油浴,并配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仓体由所述支架支撑,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下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顶板、围板、固定座、滚轮支架固定板、滚轮支架、滚轮、滚轮固定销、支架固定销、紧固螺钉,所述顶板为矩形板并固定于所述支架底部,围板位于所述顶板下并与所述顶板的四条边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供隐藏所述滚轮组件的空腔,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围板形成的四个夹角部,所述固定座中固定有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所述滚轮支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销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上,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固定销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固定板开有螺钉孔,所述围板对应螺钉孔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滚轮支架上对应螺钉孔的位置开有限位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