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176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绳装置,钢丝绳(13)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二安装座(20)连接,所述的钢丝绳(1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鹅头滑轮(14)与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一安装座(1)连接。安装好以上零部件后,通过调节装置拉紧钢丝绳,待工作装置给立柱弯矩M=GxL时,背绳对立柱鹅头拉力也产生弯矩M’=FxL’来平衡弯矩M,使立柱所受弯矩减小。该背绳装置采用销轴和螺纹连接,装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廉,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桩工机械立柱安全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桩工机械使用的背绳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通过拉紧立柱鹅头后部,以部分平衡机器工作装置对立柱产生的弯矩的装置。
技术介绍
基础桩施工中,为了减少或避免钻孔中途接钻杆和套管,桩工机械的立柱一般有相当的高度,以达到一次接钻就能达到所需成孔深度的目的。随着桩工基础行业的发展,对桩孔直径和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匹配的工作装置重量和直径也越大,即图1中工作装置重力G和力臂L越大,对立柱产生弯矩M=GxL也越大,这就对立柱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提高了立柱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部分平衡工作装置对立柱的弯矩的背绳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背绳装置,钢丝绳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鹅头滑轮与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的钢丝绳与第三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调节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的钢丝绳的端部设有套环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板铰接,所述的钢丝绳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的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均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的第三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轴孔。所述的调节装置的结构是:扭杆设有螺纹反向的双头螺管,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的双头螺管的一端,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的双头螺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的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末端安装有防止脱出所述的双头螺管的限位螺钉。所述的调节装置不限于以上螺纹方式调节,亦可用其他调节方式代替,如油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背绳装置,安装好以上零部件后,通过调节装置拉紧钢丝绳,待工作装置给立柱弯矩M=GxL时,背绳对立柱鹅头拉力也产生弯矩M’ =FxLj来平衡弯矩M,使立柱所受弯矩减小。该背绳装置采用销轴和螺纹连接,装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廉,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桩工机械立柱安全使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能部分平衡工作装置对立柱的弯矩且装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的背绳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桩工机械安装好背绳装置后效果图。图2背绳装置组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工作装置17重力G和力臂L越大,对立柱18产生弯矩M=GxL也越大,这就对立柱18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提高了立柱18的制造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桩工机械上安装有背绳机构19,背绳机构19的钢丝绳13 —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二安装座20连接,钢丝绳1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鹅头滑轮14与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一安装座I连接。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桩工机械上安装有背绳机构19,在桩工机械的立柱18竖立前将背绳机构19的钢丝绳13穿过鹅头滑轮14,然后通过连接销轴和螺母将钢丝绳13的一端的套环连接在第二安装座20上,第二安装座20固定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第二螺纹杆10通过第二锁紧螺母9连接在双头螺管8的一端,第一螺纹杆5通过第一锁紧螺母6连接在双头螺管8的另一端,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0的螺纹末端安装有防止脱出双头螺管8的限位螺钉15,钢丝绳13的端部设有套环11,套环11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第三连接板21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板21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第二螺纹杆10铰接,第一螺纹杆5与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16铰接,第二连接板4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板3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2和螺母与第一安装座I铰接,第一安装座I固定安装在桩工机械上。其中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21上有多个轴孔,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可通过改变安装销轴位置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背绳整体长度;双头螺管8的两端螺纹反向,对应的与之两端分别相连的第二螺纹杆10、第二锁紧螺母9和第一螺纹杆5、第一锁紧螺母6的螺纹亦方向,这样可使得转动扭杆7时,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0在双头螺管8轴向上做相反的运动。如图2安装好各零部件后,即可通过转动扭杆7拉紧钢丝绳13,然后扭紧第一锁紧螺母6和第二锁紧螺母9防止松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是:钢丝绳13的一端的套环连接在第二安装座20上,钢丝绳13的端部设有套环11,套环11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第三连接板21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板21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油缸的缸体与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16铰接,第二连接板4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和螺母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板3的另一端采用连接销轴2和螺母与第一安装座I铰接,第一安装座I固定安装在桩工机械上。其中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21上有多个轴孔,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可通过改变安装销轴位置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背绳整体长度。安装好各零部件后,即可通过控制油缸的伸缩拉紧钢丝绳13。调节装置不限于以上螺纹方式调节,亦可用其他调节方式代替,如油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绳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13)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二安装座(20)连接,所述的钢丝绳(1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鹅头滑轮(14)与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一安装座(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绳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13) —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二安装座(20)连接,所述的钢丝绳(1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鹅头滑轮(14)与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桩工机械上的第一安装座(I)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13)与第三连接板(21)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板(2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调节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I)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13)的端部设有套环(11)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板(21)铰接,所述的钢丝绳(13)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板(21)、所述的第三连接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奂云邓超罗永康李海舰史筱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