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燃料合成辅料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污泥利用率、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城市污泥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和水煤浆法等污泥处理方法。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法是采用石灰等无机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可以降低含水率,提高污泥横向剪切力和卫生条件,有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污泥碱化稳定干化技术原理是使用生石灰稳定污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此过程中每公斤石灰可以化合0.32kg水、释放1141kJ的热量,将温度提升到70°C,pH值提升到12以上,从而有效杀灭病原体,并分解有机物,采用石灰稳定干化法,经过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可以降低到70%左右,但需在自然界中堆放I个月后方可使含水率继续降低到60%左右,才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的标准要求,其处置时间长,污泥利用率低,而且需要大量土地进行自然干化及填埋处理,极易对土地造成污染。污泥热干化处理方法,是将污泥与热载体接触从而达到干化处理的目的,污泥热干化后污泥的臭味、病原物、粘度、不稳定等负面特性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了污泥含水率,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流化床干化、转盘干燥、喷雾干化和空心桨叶式干化等设备工艺,污泥热干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如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热源,还可能产生安全事故,须严加防范。污泥焚烧是指污泥在一定温度、气相充分有氧的条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n2等,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用于维持反应的温度条件,污泥焚烧产生大量烟气,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有关规定,污泥焚烧一般采用流化床等设备工艺,如固定(鼓泡)流化床焚烧炉、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和回转式流化床焚烧炉等设备工艺,污泥焚烧的炉渣和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应分别收集、储存、运输,项目投资大,污泥处理难度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水煤浆法是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制成污泥水煤浆,进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将此种污泥水煤浆洁净燃烧,变成可利用的余热或电能;制作污泥水煤浆的过程可先用煤粉和生石灰粉吸附过滤城市污水生成煤滤泥,加入煤粉制成污泥水煤浆;也可直接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加入煤制成污泥水煤浆,由于使用煤的原始状态不同,可以使用粒煤加污泥球磨制成粒度为50 150 的混合煤浆,进而制成污泥水煤浆;也可直接用煤粉、污泥、污水、分散剂、稳定剂一并加入制浆罐,直接制成污泥水煤浆,此方法项目投资比较大,实用性单一,只能用于电厂燃料,煤水用量大,而污泥利用量小,且存在除臭不良等问题。鉴于上述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制成的污泥合成燃料存在诸多缺陷,同时存在由于所用设备较多,造成成本较高,不利于成本的节省,且最终的燃料成型效果不佳的问 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泥利用率、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或者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燃料合成辅料仓。所述燃料合成辅料仓数量为I个以上。所述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和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均为定量输送装置。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和/或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可为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为无轴螺旋输送机。所述破碎混料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装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采用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燃料合成混料装置,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同时在生化处理后采用固化装置及吸附装置,简化了设备,节省了成本。2.采用破碎设备,使燃料成型效果更好。3.本技术污泥处理能力高,合成燃料热值可达5000kcal/kg以上,燃烧后气体排放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燃烧炉渣还可以制成建筑用砖,污泥利用率高,不产生废气、废水,污染小,使用自产燃料产生热风干燥,能耗小,无高压设备及容器,设备安全性高,制成燃料适用各类燃烧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图1和图2中,1.污泥输送装置,2.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3.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4.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5.配料输送装置,6.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7.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8.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9.破碎混料输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方式一:请参见图1,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1、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2、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3、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5、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6、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9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4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8连接燃料合成辅料仓。实施方式二: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1、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2、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3、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5、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9、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6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4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8连接燃料合成辅料仓。上述燃料合成辅料仓数量可为I个以上,如秸杆辅料仓、煤粉辅料仓等。上述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7和所述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8均可为定量输送装置。所述污泥输送装置1、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2、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3、配料输送装置5、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6、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4、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7和/或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8可为螺旋输送装置;该螺旋输送装置可为无轴螺旋输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或者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燃料合成辅料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合成燃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或者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进料仓、污泥输送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装置、生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固化处理混料输送装置、配料仓、破碎装置、破碎混料输送装置、配料输送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装置、燃料合成混料输送装置和燃料成型机;其中,生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生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生化处理辅料仓;固化处理混料装置通过固化处理辅料输送装置连接固化处理辅料仓;生化处理混料装置和固化处理混料装置分别与吸附塔连接;燃料合成混料装置通过燃料合成辅料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安伟,刘永刚,辛志伟,孙韧,刘洁,李玉庆,苏雨强,费志义,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丰慧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于安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