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8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属于建筑基坑工程及边坡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组平行排列的前排桩和后排桩,冠梁Ⅰ、冠梁Ⅱ、连系梁和预应力竖向锚索。前排桩和后排桩的顶端分别设有冠梁Ⅰ和冠梁Ⅱ,冠梁Ⅰ与冠梁Ⅱ之间通过连系梁连接,各组后排桩的桩间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有预应力竖向锚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后排桩的桩间加入预应力竖向锚索之后,能有效地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减少支护结构的位移,同时还可减少后排桩的长度以节约造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属于建筑基坑工程及边坡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的建筑越来越密集,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新建,建筑物的地下室向着更大、更深发展。目前,我国常采用的支护方案有: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桩锚支护,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排桩加内支撑结构、双排桩等支护方式。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桩锚支护施工必然会超出建筑红线,但因建筑红线以外的土地受到国家政策限制,或者需要经相关部门许可,这给建筑地下室的顺利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排桩加内支撑结构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而且地下室结构施工作业面少;以往的双排桩支护结构有其整体性好的特点,但抗倾覆及变形很难满足现有设计规范要求。因此,现有常规的支护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抗倾覆能力又能减少位移的双排桩支护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包括多组平行排列的前排桩I和后排桩2,冠梁I 3、冠梁II 4、连系梁5和预应力竖向锚索6。前排桩I和后排桩2的顶端分别设有冠梁I 3和冠梁II 4,冠梁I 3与冠梁II 4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平行排列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2),冠梁Ⅰ(3)、冠梁Ⅱ(4)、连系梁(5)和预应力竖向锚索(6);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顶端分别设有冠梁Ⅰ(3)和冠梁Ⅱ(4),冠梁Ⅰ(3)与冠梁Ⅱ(4)之间通过连系梁(5)连接,各组后排桩(2)的桩间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有预应力竖向锚索(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平行排列的前排桩(I)和后排桩(2),冠梁I (3)、冠梁II (4)、连系梁(5)和预应力竖向锚索(6);前排桩(I)和后排桩(2)的顶端分别设有冠梁I (3)和冠梁II (4),冠梁I (3)与冠梁II (4)之间通过连系梁(5)连接,各组后排桩(2)的桩间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有预应力竖向锚索(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预应力竖向锚索的双排桩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净刘甜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