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604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自动蓄能和手动蓄能;自动锤部件为轴承部件提供动力并通过传动机构为走时条盒和自动条盒上弦蓄能;柄轴部件通过传动机构为走时条盒和自动条盒上弦蓄能;其中自动条盒为万年历的瞬跳提供瞬跳动能,实现万年历的瞬间换历。有益效果是:整套瞬跳机构的运行,需要较大的能量来推动,所需要的能量均由独立条盒来提供,独立条盒与走时条盒相互独立不会干扰,采用条盒蓄能结构避免了对机芯输出力矩的压力,增强了机芯走时的稳定性,提高机芯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年历的瞬跳机构,特别是一种通过蓄能机构实现万年历瞬跳的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万年历手表结构中,一般表盘显示都会有日历、周历、月历、月相和平闰年,而换历结构大多数均为慢爬结构,其特点就是在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换到下个月的第一天的时候,由于大小月与平闰年的不同,换月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根据机芯构造不同需要持续30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同样日历、周历、月相等的更换也均需要一段儿时间来实现。为了满足手表爱好者对机芯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就出现了万年历的瞬跳结构,所谓瞬跳就是瞬间实现所有显示的更换,就算是从2月到3月也是一瞬间就能完成,所以要实现瞬间换历就对结构的能量要求很大。现有的机械手表的万年历瞬跳机构,一般是由凸轮控制。如瑞士公司申请的公开号为EP1734419A1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中实现万年历瞬跳的动力是由时轮输出,实现瞬跳的全部能量完全是通过旋转凸轮使得弹簧变形而积累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对机芯输出的负载,对机芯走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能机构实现万年历瞬跳的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自动蓄能;所述自动蓄能机构包括,自动锤部件和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中,自动锤部件为轴承部件提供动力,所述轴承部件与摇摆轮部件啮合,所述摇摆轮部件与第一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一介轮部件与第二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二介轮部件与第三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三介轮部件与走时条盒啮合为走时条盒上弦;还包括有蓄能自动条盒轮;所述第二介轮部件与第四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四介轮部件与第五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与第六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与蓄能自动条盒轮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上弦。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手动蓄能,所述手动蓄能机构包括,柄轴和手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手动上弦的传动机构中,摇摆轮部件与第一介轮部件脱啮,所述柄轴通过介轮为走时条盒上弦,所述条盒轮与第三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三介轮部件与第二介轮部件啮合;还包括有蓄能自动条盒轮,所述第二介轮部件与第四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四介轮部件与第五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与第六介轮部件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与蓄能自动条盒轮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上弦。蓄能自动条盒轮与瞬跳万年历机构中的启动轮组件啮合,时轮部件控制启动机构使得启动轮组件脱离束缚在蓄能自动条盒轮的作用下转动;所述启动轮组件拨动万年历换历杆组件实现瞬间换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套瞬跳机构的运行,需要较大的能量来推动,所需要的能量均由独立条盒来提供,独立条盒与走时条盒相互独立不会干扰,采用条盒蓄能结构避免了对机芯输出力矩的压力,增强了机芯走时的稳定性,提高机芯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锤分别给走时条盒与蓄能条盒两个条盒上弦的传动示意图;图2是蓄能装置运用在瞬跳万年历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锤部件2.轴承部件3.摇摆轮部件4.第一介轮部件5.第二介轮部件6.第三介轮部件7.走时条盒8.第四介轮部件9.第五介轮部件10.第六介轮部件11.蓄能自动条盒轮12.启动轮组件13.万年历换历杆组件 14.时轮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是利用发条的能量作为瞬跳万年历换历的能量储备,而这个条盒与手表正常走时的条盒是两个相对独立条盒,相互不会产生干扰。如图1所示,本技术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包括自动蓄能和手动畜能两种方法。现以自动上弦为例进行说明,本技术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包括,自动锤部件和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包括,轴承部件2、摇摆轮部件3、第一介轮部件4、第二介轮部件5、第三介轮部件6、走时条盒7、第四介轮部件8、第五介轮部件9、第六介轮部件10和蓄能自动条盒轮11 ;所述自动锤部件1旋转为轴承部件2提供动力,所述轴承部件2与摇摆轮部件3啮合,所述摇摆轮部件3与第一介轮部件4啮合,所述第一介轮部件4与第二介轮部件5啮合;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分别与第三介轮部件6和第四介轮部件8同时啮合,所述第三介轮部件6与走时条盒7啮合为走时条盒7上弦;所述第四介轮部件8与第五介轮部件9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9与第六介轮部件10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10与蓄能自动条盒轮11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上弦;所述摇摆轮部件3单向上弦。现以手动上弦为例进行说明,本技术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包括,,柄轴和手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手动上弦的传动机构包括,摇摆轮部件3、走时条盒7、第三介轮部件6、第二介轮部件5、第四介轮部件8、第五介轮部件9、第六介轮部件10和蓄能自动条盒轮11 ;转动柄轴通过介轮为走时条盒7上弦,所述条盒轮7与第三介轮部件6啮合,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分别与第三介轮部件6和第四介轮部件8同时啮合,所述第四介轮部件8与第五介轮部件9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9与第六介轮部件10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10与蓄能自动条盒轮11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上弦;所述摇摆轮部件3单向上弦;此时,摇摆轮部件3与第一介轮部件4脱啮,因此,手动上弦的时候不会因为轮系的转动而使自动锤随之旋转。如图2所示,本技术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中的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与启动轮组件12啮合,所述时轮部件14通过启动机构脱离启动轮组件12 ;所述启动轮组件12拨动万年历换历杆组件13实现瞬间换历。其工作原理是:蓄能自动条盒轮11本身具有逆时针的旋转趋势,由于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与启动轮组件12相啮合,从而使得启动轮组件12具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在初始位置时,启动结构没有被开启时,启动轮组件12保持静止,蓄能自动条盒轮11也处于静止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轮部件14的旋转将会开启启动结构,即放开启动轮组件12,在蓄能自动条盒轮11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这时启动轮组件就会拨动万年历换历杆组件13实现瞬间换历。由此可见,时轮输出的力矩只要能把启动结构开启即可,而换历所需的能量均由蓄能自动条盒轮11来提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机芯输出力矩对走时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以基本相同的结构传动,改变零部件的外形或固定方式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自动蓄能;所述自动蓄能机构包括,自动锤部件和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中,自动锤部件(1)为轴承部件(2)提供动力,所述轴承部件(2)与摇摆轮部件(3)啮合,所述摇摆轮部件(3)与第一介轮部件(4)啮合,所述第一介轮部件(4)与第二介轮部件(5)啮合;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与第三介轮部件(6)啮合,所述第三介轮部件(6)与走时条盒(7)啮合为走时条盒(7)上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蓄能自动条盒轮(11);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与第四介轮部件(8)啮合,所述第四介轮部件(8)与第五介轮部件(9)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9)与第六介轮部件(10)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10)与蓄能自动条盒轮(11)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上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自动蓄能;所述自动蓄能机构包括,自动锤部件和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所述自动上弦的传动机构中,自动锤部件(I)为轴承部件(2)提供动力,所述轴承部件(2)与摇摆轮部件(3)啮合,所述摇摆轮部件(3)与第一介轮部件(4)啮合,所述第一介轮部件(4)与第二介轮部件(5)啮合;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与第三介轮部件(6)啮合,所述第三介轮部件(6)与走时条盒(7)啮合为走时条盒(7)上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蓄能自动条盒轮(11);所述第二介轮部件(5)与第四介轮部件(8)啮合,所述第四介轮部件(8)与第五介轮部件(9)啮合,所述第五介轮部件(9)与第六介轮部件(10)啮合,所述第六介轮部件(10)与蓄能自动条盒轮(11)啮合为蓄能自动条盒轮(11)上弦。2.一种瞬跳万年历的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为手动蓄能,所述手动蓄能机构包括,柄轴和手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丙霞赵国望步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