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送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980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送出装置。该离子送出装置包括:箱体(2),开设有第一吹出口(13)和第二吹出口(23);正离子产生部(31),利用被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一放电电极(31a)的放电,产生正离子;负离子产生部(32),利用被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二放电电极(32a)的放电,产生负离子;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一送风通道(11),在敞开端具有第一吹出口(13)且配置有正离子产生部(31);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二送风通道(21),在敞开端具有第二吹出口(23)且配置有负离子产生部(32);以及风扇(3),使气流在第一送风通道(11)和第二送风通道(21)内流通,从第一吹出口(13)送出正离子并从第二吹出口(23)送出负离子,并且第一送风通道(11)和第二送风通道(21)接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送出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以往的离子送出装置。该离子送出装置构成空气净化机,并且在箱体内设置有利用电介质树脂成形品形成的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第一送风通道连通开设在箱体一个侧面的第一吸入口和开设在上表面的第一吹出口。第二送风通道连通第二吸入口和开设在上表面的第二吹出口,上述第二吸入口开设在与第一吸入口相对的箱体的侧面。在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上配置有过滤尘埃的集尘过滤器。在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内配置有风扇。风扇由西洛克风扇构成,并且同轴设置有两个叶轮,上述两个叶轮由共用的风扇电动机驱动。各叶轮分别配置在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内,利用风扇电动机使叶轮转动,从而使气流在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此外,在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内分别配置有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装置具有施加有正的高电压的第一放电电极和施加有负的高电压的第二放电电极。利用第一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由空气离子构成的正离子,并且利用第二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由空气离子构成的负离子。在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中,利用风扇的驱动并通过第一、第二吸入口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第一、第二送风通道内。利用集尘过滤器过滤包含在空气中的尘埃。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包含在除去尘埃后的空气中,并从第一、第二吹出口送出。利用从第一、第二吹出口送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破坏空气中的浮游菌和异味成分,从而可以对室内进行杀菌、除臭。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80425号(第6页-第14页、图1)然而,按照上述以往的离子送出装置,利用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第一、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期间会相互碰撞。因此,因碰撞使离子消失并中和而失去活性,从而使离子的送出量减少,导致室内不能得到充分的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离子送出量的离子送出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子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开设有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 ;正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一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正离子;负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二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负离子;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一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一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正离子产生部;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二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二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负离子产生部;以及风扇,使气流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从所述第一吹出口送出正离子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送出负离子,并且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接地。按照这种结构,利用风扇的驱动,使气流在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利用第一放电电极的放电从正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包含在流过通过接地去除电荷后的第一送风通道的气流中,并从第一吹出口送出。利用第二放电电极的放电从负离子产生部产生的负离子包含在流过通过接地去除电荷后的第二送风通道的气流中,并从第二吹出口送出。利用从第一、第二吹出口送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破坏室内的浮游菌和异味成分,来进行杀菌和除臭。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在所述正离子产生部的上游一侧接地,并且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在所述负离子产生部的上游一侧接地。按照这种结构,将第一、第二送风通道的正离子产生部和负离子产生部的上游一侧保持为接地电位。由正离子产生部和负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被导向下游的第一、第二吹出口。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离子产生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相对的第一感应电极,向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所述第一放电电极放电,并且所述负离子产生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相对的第二感应电极,向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所述第二放电电极放电,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与相互导通的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电连接。按照这种结构,向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放电电极之间施加正的电压,使第一放电电极放电。此外,向与第一感应电极导通的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之间施加负的电压,使第二放电电极放电。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通过与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二感应电极电连接而接地。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金属部导通而机壳接地。按照这种结构,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通过第一、第二感应电极而机壳接地。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通过电阻接地。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电阻在2ΜΩ以上。此外,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离子和所述负离子是空气离子或带电微粒子水。按照本技术,由于在接地的第一送风通道内配置正离子产生部,并且在接地的第二送风通道内配置负离子产生部,所以可以防止因正离子和负离子碰撞导致中和而失去活性。此外,由于第一、第二送风通道通过接地来去除电荷,所以可以降低第一、第二送风通道的电位梯度。这样,由于可以降低电位梯度对产生离子的电场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可以增加离子产生量。因此,可以增加离子送出量,从而可以提高杀菌效果和除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正面断面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侧面断面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电路图。图5是表示利用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室内离子浓度的测量点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I离子送出装置2 箱体3 风扇4控制部5 电阻11第一送风通道12 第一吸入口13 第一吹出口14、24接地电极15、25集尘过滤器21第二送风通道22 第二吸入口23 第二吹出口30离子产生装置31正离子产生部31a第一放电电极31b第一感应电极32负离子产生部32a第二放电电极32b第二感应电极48次级共用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子送出装置的正面断面图和侧面断面图。离子送出装置I构成空气净化机,并且在箱体2内左右并列设置有通过电介质树脂成形品形成的第一送风通道11和第二送风通道21。第一送风通道11连通开设在箱体2 —个侧面的第一吸入口 12和开设在上表面的第一吹出口 13。在第一吸入口 12上配置有过滤尘埃的集尘过滤器15和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通气板16。第二送风通道21连通第二吸入口 22和开设在上表面的第二吹出口 23,上述第二吸入口 22开设在与箱体2的第一吸入口 12相对的侧面。在第二吸入口 22上配置有过滤尘埃的集尘过滤器25和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通气板26。在第一送风通道11和第二送风通道21内配置有风扇3。风扇3由西洛克风扇构成,并且同轴设置有两个叶轮3b、3c,上述两个叶轮3b、3c由共用的风扇电动机3a驱动。叶轮3b面向第一吸入口 12、配置在第一送风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开设有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正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一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正离子;负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二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负离子;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一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一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正离子产生部;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二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二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负离子产生部;以及风扇,使气流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从所述第一吹出口送出正离子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送出负离子,并且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7 JP 2011-2357501.一种离子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开设有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 ; 正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一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正离子; 负离子产生部,利用被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二放电电极的放电,产生负离子; 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一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一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正离子产生部; 由电介质构成的第二送风通道,在敞开端具有所述第二吹出口且配置有所述负离子产生部;以及 风扇,使气流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内流通, 从所述第一吹出口送出正离子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送出负离子,并且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在所述正离子产生部的上游一侧接地,并且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在所述负离子产生部的上游一侧接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河毅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