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849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是以水杨梅为材料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水杨梅第一次加7~9倍量水,第二次加5~7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5~1.35(90℃热测)的稠膏,干燥,粉碎,过筛,制粒,压制成片,包衣,即得。该药物对治疗痢疾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使用其它抗痢药不敏感的病例,本药亦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于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成 药,特别是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往往伴随着腹胀、腹痛以及痢疾、急性胃肠炎等病状;现有药品中有许多能够对其进行治疗,如氟派酸胶囊、泻痢停、黄连素等等,针对不同的症状人们可以服用不同的药品来进行治疗,各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这些治疗痢疾的药物对某些患者没有很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中的提供一种使用其他抗痢药不敏感的患者仍然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且复发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这种中草药的特点,提供一种能够治疗痢疾的药物,特别是针对那些对其他抗痢药不敏感的患者而研制的,且复发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是所用材料为水杨梅。所述的药物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散剂或冲剂。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将水杨梅第一次加7 9倍量水,第二次加5 7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I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5 1.35 (90°C热测)的稠膏,干燥,粉碎,过筛,制粒,压制成片,包衣,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泻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泄泻,里急后重。在食品、中成药行业,采取整块、打粗粉或细粉等方式直接加入产品的办法。但本专利技术人采用提取方式,提取了水杨梅中的果胶、熊果酸、β_谷留醇、土当归酸、儿茶素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等成分。而浓缩采用的是减压浓缩方式,水的沸点降低了,有效保护以上药物有效成分,防止受热破坏、防止物料焦化,同时节省大量能源。这种提取物对治疗痢疾具有很好的功效,特别是对使用其它抗痢药不敏感的患者,本药亦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于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取水杨梅1000g,第一次加7倍量水,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5(90°C热测)的稠膏,干燥,粉碎,过筛,制粒,压制成约666片,按每片0.5克计,每日3次,每次4-6片,5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二:取水杨梅lOOOg,第一次加9倍量水,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35(90°c热测)的稠膏,干燥,粉碎,过筛,制粒,压制成约666片,按每片0.5克计,每日3次,每次4-6片,5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三:取水杨梅1000g,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3(90°C热测)的稠膏,干燥,粉碎,过筛,制粒,压制成约666片,按每片0.5克计,每日3次,每次4-6片,5天为一个疗程。临床实施例:(I)、童某,女,55岁,突发细菌性痢疾,一日如厕10余次,脱水,全身发冷、排粘液脓血样大便,发病4小时后即服用水杨梅片,一次5片,一日3次,第二日即好转,第四日治愈,共服药5日。(2)、治疗菌痢及肠炎:主要用于急性病人,据316例观察,治愈率达91.4%。绝大部分病例于3日内见效,平均服药6天;对使用其它抗痢药不敏感的病例,本药亦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于2%。本专利技术也可 按照其他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散剂、冲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是所用材料为水杨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是所用材料为水杨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剂型可以为片齐U、胶囊、散剂或冲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柏荣冯秋红郭安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富兴飞鸽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