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指一种漂鲈线组结构。
技术介绍
—般情况下,钓鱼者在钓鱼时多使用一根鱼线,一个鱼钩,但是仅使用一个鱼钩上鱼率低,有时鱼将鱼馆吃了却未咬上钩,钓鱼者不得不将鱼钩拉上来重新放上鱼馆,十分麻烦;有的钓鱼者采用在主鱼线上绑上一根支鱼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麻烦,可以这对鱼线的捆绑有很高的要求,捆绑不好可能造成支鱼线滑脱,如采用打死结的方法捆绑又容易对鱼线产生伤害,主鱼线和支鱼线还容易产生缠绕打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能够提高上鱼率,且能有效防止鱼线缠绕、打结的一种漂鲈线组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鲈线组结构,包括有鱼线,其中,鱼线上纽结有至少I个单元漂鲈线组;纽结结构方便定位又方便移动位置或脱离鱼线;每个单元漂鲈线组包括有单元线、单元支线、鱼钩、鱼漂、饵坠及鱼线扣,鱼漂穿置于单元线上,单元线的一端系于鱼线上,单元线的另一端系于鱼线扣上,单元支线的一端系于鱼线扣上,单元支线的另一端与鱼钩连接相配合,饵坠系于鱼线扣的底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鱼线上设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漂鲈线组结构,包括有鱼线(11),其特征是:所述的鱼线(11)上纽结有至少1个单元漂鲈线组;每个所述的单元漂鲈线组包括有单元线(12)、单元支线(13)、鱼钩(2)、鱼漂(3)、饵坠(4)及鱼线扣(5),所述的鱼漂(3)穿置于单元线(12)上,所述的单元线(12)的一端系于鱼线(11)上,所述的单元线(12)的另一端系于鱼线扣(5)上,所述的单元支线(13)的一端系于鱼线扣(5)上,所述的单元支线(13)的另一端与鱼钩(2)连接相配合,所述的饵坠(4)系于鱼线扣(5)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