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辅助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66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跳高辅助练习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上设置横轴,横轴上安装海绵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直径较大的海绵滚筒来模拟跳高横杆,练习者起跳后可以以背弓的姿态停留在滚筒上,能够让使用者充分体会背弓的感觉,有助于使用者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学习和训练;结构合理,易于安装,高度调整方便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跳高辅助练习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初始阶段,往往需要用背弓辅助练习器来辅助训练。但是目前所用的辅助练习器大多无法准确模仿跳高过程中的过杆步骤,因此只能原地起跳做背弓模仿练习,导致训练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现有的跳高辅助练习器,其大多使用橡胶绳或橡胶管来模拟跳高横杆,橡胶绳或橡胶管由于和人体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上,导致练习者无法真正体会到背弓的感觉,也就不能准确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跳高辅助练习器,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海绵滚筒作为跳高横杆,能够与使用者背部充分接触,辅助练习者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跳高辅助练习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上设置横轴,横轴上安装海绵滚筒。所述海绵滚筒直径为0.3m-0.5m。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高度定位孔4。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是伸缩式立柱。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直径较大的海绵滚筒来模拟跳高横杆,练习者起跳后可以以背弓的姿态停留在滚筒上,能够让使用者充分体会背弓的感觉,有助于使用者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学习和训练;2、结构合理,易于安装,高度调整方便等。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配重底盘;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高度定位孔;5、海绵滚筒;6、横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跳高辅助练习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和横轴6。在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上设置横轴6,横轴6上安装海绵滚筒5。海绵滚筒5能够灵活转动,练习者起跳后可以以背弓的姿态停留在海绵滚筒5上,充分体会背弓的感觉,然后顺势落到海绵垫上。本技术中,所述海绵滚筒5直径优选为0.3m-0.5m,在该尺寸范围内,可以使海绵滚筒5充分与人体接触。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整海绵滚筒5模拟的跳高高度,所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高度定位孔4。当需要模拟一定跳高高度时,仅需要将横轴6安装到相应高度的高度定位孔4内即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整海绵滚筒5模拟的跳高高度,所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优选是伸缩式立柱。当需要模拟一定跳高高度时,仅需要将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调整到相应高度即可。权利要求1.跳高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和横轴(6),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I),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上设置横轴(6),横轴(6)上安装海绵滚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高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滚筒(5)直径为0.3m_0.5m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高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高度定位孔(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高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是伸缩式立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跳高辅助练习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上设置横轴,横轴上安装海绵滚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直径较大的海绵滚筒来模拟跳高横杆,练习者起跳后可以以背弓的姿态停留在滚筒上,能够让使用者充分体会背弓的感觉,有助于使用者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学习和训练;结构合理,易于安装,高度调整方便等。文档编号A63B5/16GK202933422SQ20122066844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陈晋 申请人:山东交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跳高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和横轴(6),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的底部分别设置配重底盘(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相对应的高度定位孔(4)上设置横轴(6),横轴(6)上安装海绵滚筒(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