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670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装置,包括底座钢板(1)、支架(2)、悬挂细丝(3),外筒(8)、内筒(9)、加速度传感器(10)、齿轮组(11)、温度传感器(12)、倾角传感器(13)、导线(14)、指示灯(15)、液晶屏(16)、复位开关(17)、启动开关(18),其特征在于:支架(2)焊接于底座钢板(1),悬挂细丝(3)上端焊接于支架(2)上杆处,下端固定于齿轮组(11)的水平齿轮中央,且水平齿轮下端通过支柱固定于内筒(9)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出内筒稳定后偏移的角度,从而在整体上大幅提升实验操作方便性和实验测量结果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转筒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是最基本的实验。但是在以往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温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采用传统的温度计和计时仪表测量,操作不便,误差较大。第二,内筒达到稳定状态的判断。基本都是人为估计判断,误差较大,即使有些装置加上光电门加以改进,还是必须测量当光物体通过两个光电门时间是否相等再人为进行反复调整,操作十分繁琐。第三,外筒驱动问题。有些装置通过砝码下落带动外筒上端绕线小轮去驱动外筒转动,但是很难保证它们连线都在同一高度,引来外力的干扰。有些采用同步电机带动外筒转动,转速恒定,但是内筒处于稳定状态时的需要的转速不一定和电机转速相等,无法调整。第四,黏滞力矩的测量。砝码驱动的装置一般是测量时间t内匀速下降的距离S,由于在判断匀速的操作中十分复杂,很不方便,而且各部件高度难以保证一致,误差也比较大。有些采用平面镜测转动角度,类似于光杠杆放大法,由于需加刻度尺和望远镜等装置,调试十分不便,再加上人眼观察习惯不同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也会带有一定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装置,包括底座钢板(1)、支架(2)、悬挂细丝(3),外筒(8)、内筒(9)、加速度传感器(10)、齿轮组(11)、温度传感器(12)、倾角传感器(13)、导线(14)、指示灯(15)、液晶屏(16)、复位开关(17)、启动开关(18),其特征在于:支架(2)焊接于底座钢板(1),悬挂细丝(3)上端焊接于支架(2)上杆处,下端固定于齿轮组(11)的水平齿轮中央,且水平齿轮下端通过支柱固定于内筒(9)上端面;垂直齿轮的固定支架(4)上端焊接于支架(2)上杆处,下端与垂直齿轮连接;传动杆的支架钢板(5),下端焊接于底座钢板(1),上端设有直径和传动杆(20)直径相同的圆孔,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伟王启银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