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其特征在于右角码腔体的右面板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右角码腔体的后面板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且左角码腔体、连接板、右角码腔体和密封毛条安装槽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纱网与纱窗框通过粘扣带活体连接,安装快捷,易于拆卸清洁,周边密封严,提高了纱窗装配速度和纱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型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活质量都有极大的改善,建筑业的住宅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房屋的纱窗也向美观实用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纱窗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平开式固定框、设有滑道应用于推拉窗框、使纱网自如收放卷起的隐形纱窗框、将纱网胶合或镶嵌在磁条上的磁性纱窗框。以上纱窗框的型材目前是采用铁、铝合金框材、PVC框材、磁条框材。铁、铝合金框与纱扇结合时得至少用四个薄铁连接,不能随便开启纱扇,容易松动密封不严;PVC框制成后会出现框弯曲,而致使密封不严,采用的塑料挂件经不住老化,通常一两年就损坏;磁条框其磁条有极性限制,很难安装平整,并且使用寿命短。这些框材构成纱窗边框时共同缺点是构成复杂,需专业加工及安装,产品市场为劳动密集成本高,不易保洁,不方便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快捷,纱网与纱窗框活体连接,易于拆卸清洁,周边密封严和使用寿命长的平开纱窗框型材。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右角码腔体的前面板与右面板的连接处为弧形或直角形。右角码腔体的右面板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右角码腔体的后面板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且左角码腔体、连接板、右角码腔体和密封毛条安装槽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的左角码腔体的前面板向左延伸有粘扣带挡板。所述的左角码腔体的后面板向左延伸有拐臂式粘扣带挡板。本专利技术纱网与纱窗框通过粘扣带活体连接,安装快捷,易于拆卸清洁,周边密封严,提高了纱窗装配速度和纱窗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I和右角码腔体2,右角码腔体2的前面板12与右面板3的连接处为弧形或直角形。右角码腔体2的右面板3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4,右角码腔体2的内面板5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 6。左角码腔体I和右角码腔体2通过连接板7连接,且左角码腔体1、连接板7、右角码腔体2和密封毛条安装槽4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在结构上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左角码腔体I的前面板8向左延伸有粘扣带挡板9。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在结构上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左角码腔体I的后面板10向左延伸有拐臂式粘扣带挡板11。权利要求1.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I)和右角码腔体(2),其特征在于右角码腔体(2)的右面板(3)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4),右角码腔体(2)的后面板(10)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 6 ),左角码腔体(I)和右角码腔体(2 )通过连接板(7 )连接,且左角码腔体(I)、连接板(7)、右角码腔体(2)和密封毛条安装槽(4)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角码腔体(I)的前面板(8)向左延伸有粘扣带挡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角码腔体(I)的后面板(10)向左延伸有拐臂式粘扣带挡板(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角码腔体(2)的前面板(12)与右面板(3)的连接处为弧形或直角形。全文摘要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其特征在于右角码腔体的右面板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右角码腔体的后面板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左角码腔体和右角码腔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且左角码腔体、连接板、右角码腔体和密封毛条安装槽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纱网与纱窗框通过粘扣带活体连接,安装快捷,易于拆卸清洁,周边密封严,提高了纱窗装配速度和纱窗使用寿命。文档编号E06B9/52GK103104182SQ201310033340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洪福 申请人:张灵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开纱窗框型材,包括左角码腔体(1)和右角码腔体(2),其特征在于右角码腔体(2)的右面板(3)的外壁下部设有密封毛条安装槽(4),右角码腔体(2)的后面板(10)上开设有扭簧挂件装配槽口(6),左角码腔体(1)和右角码腔体(2)通过连接板(7)连接,且左角码腔体(1)、连接板(7)、右角码腔体(2)和密封毛条安装槽(4)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福,
申请(专利权)人:张灵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