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0455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中,CPU每T1周期对BPi单板的系统负荷进行一次监测,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大于或等于预置门限N时,CPU对该BPi单板的系统负荷在M1个T1周期内持续监测,当监测的CPU占有率连续M1个T1周期内均大于或等于该预置该门限N时,启动基带资源迁移过程;所述的装置中包括:系统负荷检测装置、持续监测装置、基带资源迁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在BBU定时监测BP的负荷情况,将负荷冲高到可能导致用户不能接入的BP上载频动态调整到其他负荷相对较低的BP上,从而解决因为负荷冲高导致用户不能正常接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GSM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系统负荷调整机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基带与射频分离的,动态基带分配的基站系统的负荷调整。
技术介绍
GSM移动通信系统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相应的基站收发信台(BTS)提供无线覆盖。在GSM系统中,基站收发信台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信机(TRX)构成,每个无线收发信机处理八个物理时隙上的信号处理、无线接收和无线发射。从原理上看,无线收发信机可以划分为射频处理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通常采用数据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每一个小区中,网络维护人员会根据话务量的估算,分配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信机处理用户的通话和数据。在实际网络环境中,业务量随时间的分布是非常不平衡的,某个小区的最大业务量很可能是平均业务量的数倍,如果对这些小区配置固定的基带设备就在大部分时间内浪费了基带资源;而在相同时刻,其它小区业务量可能与这个小区形成了互补,例如相邻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其小区业务量在大部分时刻是互补的。如果可以将基带资源灵活分配给需要的小区就能实现对一个地区的基带资源利用最大化,对节省成本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实现了基带池对基带处理板出现故障的处理上也可以随时调配资源,有很好的容错性。但是GSM系统中,基带和射频一般是一一对应的,基带资源的分配在网络规划的时候就确定了。当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分开,基带资源的动态分配就成为了可能。在新一代通讯设备制造领域,射频拉远系统被逐渐引起关注,典型的架构是把基站收发信台BTS分成两个部分:BBU(BasebandUnit,基带单元)+RRU(RemoteRadioUnit,射频远置单元)。BBU由基带处理板(BP,BasebandProcess)组成,多个基带资源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基带资源池,可以供多个RRU共享;RRU则提供了信号的射频处理功能,两者之间采用光纤连接,构成射频拉远系统架构。基带资源池里每个基带单元为处理一个载频上所有无线信道的基带资源。为了扩大容量提高站点利用率、节约成本,以及一些新技术诸如多载波联合、基带跳频的应用,射频拉远系统的BBU一般由多块基带处理板(BP)组成,这些基带处理板的基带资源在站点上电或者配置更改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BSC载频、基带资源和射频RRU资源的关联分配,这个规则一般可以有平均分配、集中分配等。无论是何种分配方法,一般来说,为降低系统复杂性,这种关联分配一般都是静态分配,即一旦分配完成,只要站点规划不做更改,这种关联关系就不做更改。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于一个站点的各小区,在同一时间点往往会出现用户不平衡,即某个小区的某些载频在某个时间段用户特别多,而其他载频或者其他小区的载频用户相对要少,这样就会出现BBU的多块BP系统负荷不平衡,前者所在的BP负荷特别高,因为BP单板的处理能力是一定的,就可能出现某块BP因为负荷冲高处理能力下降导致用户不能接入的问题,甚至会因为负荷过高导致基带板异常复位,而同时系统中其实存在其他BP负荷相对较低的情况。也就是说按照站点的设计,不应该出现这种负荷升高导致的用户不能接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在BBU定时监测BP的负荷情况,将负荷冲高到可能导致用户不能接入的BP上载频动态调整到其他负荷相对较低的BP上,从而解决因为负荷冲高导致用户不能正常接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包括:步骤1-1:CPU每T1周期对BPi单板的系统负荷进行一次监测;步骤1-2: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大于或等于预置门限N时,启动系统负荷监控处理过程。进一步地,该系统负荷监控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CPU对该BPi单板的系统负荷在M1个T1周期内持续监测;步骤2-2: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连续M1个T1周期内均大于或等于该预置该门限N时,启动基带资源迁移过程。进一步地,该基带资源迁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选择当前CPU占有率低于该BPi单板CPU占有率的BPj单板;步骤3-2:选择该BPj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小的载频Cj和该BPi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大Ci的载频;步骤3-3:所述主控模块通知该BPi单板和BPj单板进行Ci和Cj的呼叫资源信息交换;步骤3-4:所述主控模块收到该BPi单板和BPj单板应答后,进行基带资源交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1中选择的BPj单板为当前CPU占有率最低且低于该门限N的BPj单板;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3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5-1:将该贡献最小的载频与该贡献最大的载频进行预交换;步骤5-2:判断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是否均小于该门限N;步骤5-3:当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均小于该门限N时,进行所述步骤3-3的交换过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还包括:步骤8-1:各BP单板每T1周期向主控模块上报各自的CPU负荷信息,此负荷信息包括各BP单板总的负荷百分比和该BP板所携带各载频的负荷贡献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装置,包括:系统负荷检测装置、持续监测装置、基带资源迁移装置,所述系统负荷检测装置用于每T1周期对BPi单板的系统负荷进行一次监测;所述持续监测装置用于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大于或等于预置门限N时,CPU对该BPi单板的系统负荷在M1个T1周期内持续监测;所述基带资源迁移装置用于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连续M1个T1周期内均大于或等于该预置该门限N时,启动基带资源迁移过程。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资源迁移装置包括:第一选择装置、第二选择装置、通知装置、基带资源交换装置,所述第一选择装置用于选择的BPj单板为当前CPU占有率最低且低于该门限N的BPj单板;所述第二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该BPj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小的载频Cj和该BPi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大Ci的载频;所述通知装置用于所述主控模块通知该BPi单板和BPj单板进行Ci和Cj的呼叫资源信息交换;所述基带资源交换装置用于所述主控模块收到该BPi单板和BPj单板应答后,进行基带资源交换。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资源迁移装置还包括:预交换装置、预判断装置、交换装置,所述预交换装置,用于将该贡献最小的载频与该贡献最大的载频进行预交换;所述预判断装置,用于判断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是否均小于该门限N;所述交换装置,用于当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均小于该门限N时,所述主控模块通知该BPi单板和BPj单板进行Ci和Cj的呼叫资源信息交换。由于当BBU监测BP的负荷较高时,对将负荷冲高到可能导致用户不能接入的BP上载频动态调整到其他负荷相对较低的BP上,避免了用户因为负荷过高而无法接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BBU监测BP的负荷较高时,负荷监控处理过程在M个T1周期中对负荷进行持续监控,既避免了负荷瞬间冲高时对系统负荷的频繁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GSM系统基带资源池调整前的管理系统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G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1:CPU每T1周期对BPi单板的系统负荷进行一次监测;步骤1‑2: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大于或等于预置门限N时,启动系统负荷监控处理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1:CPU每T1周期对BPi单板的系统负荷进行一次监测;步骤1-2: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大于或等于预置门限N时,启动系统负荷监控处理过程;该系统负荷监控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CPU对该BPi单板的系统负荷在M1个T1周期内持续监测;步骤2-2:当监测到的该BPi单板的CPU占有率连续M1个T1周期内均大于或等于该预置该门限N时,启动基带资源迁移过程;其中,该基带资源迁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选择当前CPU占有率低于该BPi单板CPU占有率的BPj单板;步骤3-2:选择该BPj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小的载频Cj和该BPi单板上对负荷贡献最大Ci的载频;步骤3-3:主控模块通知该BPi单板和BPj单板进行Ci和Cj的呼叫资源信息交换;步骤3-4:所述主控模块收到该BPi单板和BPj单板应答后,进行基带资源交换。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选择的BPj单板为当前CPU占有率最低且低于该门限N的BPj单板。3.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3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5-1:将该贡献最小的载频与该贡献最大的载频进行预交换;步骤5-2:判断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是否均小于该门限N;步骤5-3:当预交换后该BPi单板和BPj单板的CPU占有率均小于该门限N时,进行所述步骤3-3的交换过程。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拉远系统的系统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还包括:步骤8-1:各BP单板每T1周期向主控模块上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陈贞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