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楹的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04306 阅读:21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5-16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洋楹的嫁接方法,包括步骤:接穗培育、接穗制备、砧木处理、嫁接及嫁接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南洋楹嫁接方法,操作简单,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嫁接后的南洋楹的成活率提高至70.4%,比传统方法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嫁接方法可有效解决南洋楹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中所需建园材料的繁殖问题,有助于良种基地早结丰产优质,为南洋楹良种的生产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南洋植(Paraserianthesfalcataria(L.)Nielsen)是含羞草科(Mimosaceae)南洋楹属常绿乔木树种,速生、经营周期短,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目前,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法广泛应用于用材树种上,有效保持了品种的优良特性,大大加速了工业用材林的良种化进程。我国南洋楹良种繁育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未有有效的南洋楹嫁接或组织培养方法作支撑建立良种生产基地,生产用种基本都是在早期引种尚存的少量散生母树上采集,造成了南洋楹种子产量及遗传品质均较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这一优良速生树种的推广利用。南洋楹无性繁殖较难,自2006年起,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大规模南洋楹嫁接试验研究,6年总计嫁接南洋楹苗逾万株,平均成活率仅不足20%。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切接、劈接技术进行南洋楹嫁接,成活率极低,未见相关南洋楹新的嫁接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南洋楹的新的嫁接方法。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接穗培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洋楹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接穗培育选取南洋楹优良品系作为采穗母株,在1月上旬至2月中旬进行侧枝去梢修剪促芽;5~7天后,采集当年生木质化健壮的枝条,去掉叶片;将枝条截成接穗,每个接穗含2~3个腋芽;(2)接穗制备从接穗下芽的下方0.4cm~0.8cm处向下斜削接穗,深度达到韧皮部内略带木质部,形成长度为2cm~3cm的接穗切口;从所述接穗下芽的对侧下方1.5cm~2.5cm处,与接穗径向呈40°~50°的夹角削至所述接穗切口的底端;然后在接穗上芽的上端0.4cm~0.6cm处将枝切断;(3)砧木处理嫁接前两周对已定砧的1~2年生实生苗进行截主干,保留高度40~60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活晏姝韦如萍王润辉郑会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4日 20:32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