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813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以及回热装置(5),回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于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第一制冷剂出口连接于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端;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第二制冷剂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吸气口,能够实现对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提高制冷剂的能效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制冷剂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通常包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与其他部件配合安装形成一整套制冷系统,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压缩机通过吸气管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通过排气管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为低温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膨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后,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吸热蒸发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并进入压缩机中进行下一循环,从而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该循环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以及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556090B中公开的一种蒸汽压缩制冷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闪蒸筒,所述闪蒸筒的上端进液口与冷凝器相接,上端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压缩机的一个输入口相接,下端出液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相接。但是,上述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中,冷凝器输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闪蒸筒的进液口以及节流孔板进入闪蒸筒进行气液分离,制冷剂气体从闪蒸筒上端的出气口进入压缩机,制冷剂液体从闪蒸筒下端的出液口流入蒸发器。虽然进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进行了充分的热交换,但是,这种热量交换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本身还存在较高的热量,而上述蒸汽压缩制冷机组并未对该部分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从而造成热能的损失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对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未进行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从而提高整个制冷剂能效比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还包括回热装置,所述回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第一制冷剂出口、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连接于所述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液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气管。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制冷剂液管与所述制冷剂气管相互贴附设置,或者所述制冷剂气管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液管中,或者所述制冷剂液管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气管中。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包括壳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壳管内的盘管,所述壳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所述盘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的第二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凝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与膨胀阀之间设置有过滤器。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冷却管道。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压缩机为磁悬浮离心机。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所述蒸发器为满液式蒸发器或干式蒸发器或降膜式蒸发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包括的回热装置具有第一制冷剂入口、第一制冷剂出口、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其中,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于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第一制冷剂出口连接于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端;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第二制冷剂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吸气口。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回热装置并在膨胀阀的作用下进一步降温降压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然后流入蒸发器中蒸发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并进入回热装置中,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与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换热,使进入膨胀阀的制冷剂温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使蒸发器输出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对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部分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提高制冷剂的能效比。(2)本技术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回热装置的第二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与回热装置一起极大地降低了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中的液体分子,从而对压缩机的液击起到了保护作用。(3)本技术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冷却管道,使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流出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流入压缩机,从而对压缩机起到良好的冷却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回热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回热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蒸发器,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回热装置,6_冷却管道,7_气液分离器,8-过滤器,31-进水口,32-出水口,51-第一制冷剂入口,52-第一制冷剂出口,53-第二制冷剂入口,54-第二制冷剂出口,55-制冷剂液管,56-制冷剂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以及回热装置5,其中:所述回热装置5具有的第一制冷剂入口 51和第一制冷剂出口 52,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 51连接于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 52连接于所述膨胀阀4的制冷剂入口端,使得所述冷凝器2流出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从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流入所述回热装置5,然后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 52流出所述回热装置5并流经所述膨胀阀4进行降温降压后流入所述蒸发器I蒸发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同时,所述回热装置5还具有第二制冷剂入口 53和第二制冷剂出口 54,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 53连接于所述蒸发器I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 54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的吸气口,使得所述蒸发器I的制冷剂出口端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 53再次流入所述回热装置5内,由于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低于从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 51流入所述回热装置5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的温度,结果是,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将释放热量而降温,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将吸收释放的热量而升温并从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 54流出进入所述压缩机2进行下次循环。由于所述回热装置5能够利用所述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阀(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装置(5),所述回热装置(5)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连接于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52)连接于所述膨胀阀(4)的制冷剂入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53)连接于所述蒸发器(1)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54)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的吸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I)、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阀(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装置(5),所述回热装置(5)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其中, 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连接于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52)连接于所述膨胀阀(4)的制冷剂入口端; 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53)连接于所述蒸发器(I)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54)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的吸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装置(5)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52)的制冷剂液管(5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53)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54)的制冷剂气管(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液管(55)与所述制冷剂气管(56 )相互贴附设置,或者所述制冷剂气管(56 )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液管(55 )中,或者所述制冷剂液管(55)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气管(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冬李向威肖如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